復仇過後,等待自己的會是一種救贖還是荒蕪的廢墟?│The Glory 黑暗榮耀《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黑暗榮耀 The Glory 的劇照海報
這套劇集已經在Netflix上映一段時間,現在終於有空可以看完了。少看或者研究韓劇的我竟然能夠一氣呵成看完上半部份,也不禁有點兒驚訝。
復仇或者涉及上流社會的校園霸凌為題材,在韓劇上並不鮮有。至於這套劇讓我覺得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它在被害者和加害者各自的心理描寫。劇中運用的場景光感不論是陽光普照的公園,女主角(文同珢)的房間,還是高中時期的校園都隱含了一點灰暗,目的是令觀眾一同感受女主角在這段復仇路上所思所感受的一切。

復仇就如圍棋一樣,攻勢要沉默而且猛烈

誰說復仇就不要動腦筋的?倘若被憤怒衝昏頭腦,而且沒有精密的計劃,那就不要復仇好了,反正也只是送羊入虎口而已。劇中運用了圍棋對奕來形容文同珢的復仇,從外圍慢慢鞏固自己的陣地,同時逐一瓦解對方的陣地(勢力),攻城掠地,讓對方沒法沉著應戰,慢慢地而且猛烈地把對方的世界摧毀。

復仇過後,在未來等待著自己的又是什麼?

要報仇的不是只有女主角一個人,還有協助她的阿姨和男主角學長。一個是家暴的丈夫,另外一個是殺父仇人。這三者的復仇對象之中雖然同樣摧毀了他們該有的未來,可是在他們的心理層面上的描寫,或者在復仇對象的社會地位方面也造了很強烈的對比。
對於阿姨是最貼近現實,大半數人在迫於無奈之下會選擇殺掉加害者後接受法律的制裁。而阿姨向文同珢笑言,這段時間是她過得最為開心的,縱使她們正在計劃著一場骯髒的復仇,可是在過程中她可以盡情展露出真正的自己,開心地過活,又讓她幻想著一個不再受家暴煎熬,能夠跟女兒慢慢共度晚餐。當女主角向她坦白等待她們的末路是會令她失去女兒的時候,使她出現兩難的局面。
而學長的描寫我覺得是較為諷刺的。他曾勸喻文同珢收手,復仇會令她失去一切,失去生命的意義,然而他自己也很了解復仇的意念並非一夜之間就能夠抹去。因為他的殺父仇人雖然接受著法律制裁,正在獄中度過,而他仍然飽受著煎熬,從未對此釋懷。作為一名醫生,被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所規範令他無法下手。同時他答應成為文同珢的劊子手的時候,不禁令人懷疑他是否把復仇對象一度轉移,好讓匿藏在內心深處的仇恨發洩出來。
「等復仇結束,你的世界也會是一片廢墟」
到底救贖和失去,阿姨和學長會在最後如何抉擇,迎接他們的又是什麼,這是值得令人期待下半部份的發展。
avatar-img
20會員
7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豆 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情為何物? 到底愛情對我們的生命來說是一種滋潤,還是一種折磨? 童話故事式的愛情又是否真實存在? Lost Dog 迷犬舞蹈團改編而成的《茱麗葉與羅密歐》把這些問題直球式拋出,由茱麗葉與羅密歐二人帶領觀眾去思考一直所信奉的愛情是什麼一回事。 故事簡介 有曾想過二人沒有在結局中死去的話……
記憶對我們來說看似是獨一無二,卻帶著一點含糊不清。順向失憶症的真織和神谷透之間的戀情能讓我們思考「記憶」為何物,那段令人痛心的過去和記憶在將來該何去何從?
最近羅列著累積了一定數量的電影的時候,卻挑選了這套片名相當獵奇的電影作開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起初聽起來很恐怖,誰不知竟然是一套催淚的純愛作品。[1] 成年的男主角,志賀春樹(小栗旬飾,年輕時期:北村匠海飾)在打算辭去教職前遇上了母校的圖書館大修繕,在被要求的情況下一同跟學生整理館內的書籍時,逐
說起來已經有三個多月沒有在方格子更新,在上星期回來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文章的時候,發現營運方算是跟我開了個玩笑,我多了一個「魔法師」的稱號了。那一刻的我卻不由自主把「魔法師」跟「三十歲」劃上了等號。將近三十歲的自己原來已經到了一個不老也不年輕的分岔路口前面,之前也為了「三十而立」這件事而煩惱著。 轉變並
上次濫好人的時候你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嗎?中學時期?大學研修?還是在社會打滾的時候?那欺騙你的又是誰呢,是你最親的人嗎? 騙你的人,無處不在。 提高警覺意識去提防身邊可疑的人事物,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能,簡單至一個向你借一兩個錢幣坐車回家的陌生老婆婆,複雜至是你最親的朋友或者家人,趁你沒有防範之心的情況就
愛情為何物? 到底愛情對我們的生命來說是一種滋潤,還是一種折磨? 童話故事式的愛情又是否真實存在? Lost Dog 迷犬舞蹈團改編而成的《茱麗葉與羅密歐》把這些問題直球式拋出,由茱麗葉與羅密歐二人帶領觀眾去思考一直所信奉的愛情是什麼一回事。 故事簡介 有曾想過二人沒有在結局中死去的話……
記憶對我們來說看似是獨一無二,卻帶著一點含糊不清。順向失憶症的真織和神谷透之間的戀情能讓我們思考「記憶」為何物,那段令人痛心的過去和記憶在將來該何去何從?
最近羅列著累積了一定數量的電影的時候,卻挑選了這套片名相當獵奇的電影作開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起初聽起來很恐怖,誰不知竟然是一套催淚的純愛作品。[1] 成年的男主角,志賀春樹(小栗旬飾,年輕時期:北村匠海飾)在打算辭去教職前遇上了母校的圖書館大修繕,在被要求的情況下一同跟學生整理館內的書籍時,逐
說起來已經有三個多月沒有在方格子更新,在上星期回來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文章的時候,發現營運方算是跟我開了個玩笑,我多了一個「魔法師」的稱號了。那一刻的我卻不由自主把「魔法師」跟「三十歲」劃上了等號。將近三十歲的自己原來已經到了一個不老也不年輕的分岔路口前面,之前也為了「三十而立」這件事而煩惱著。 轉變並
上次濫好人的時候你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嗎?中學時期?大學研修?還是在社會打滾的時候?那欺騙你的又是誰呢,是你最親的人嗎? 騙你的人,無處不在。 提高警覺意識去提防身邊可疑的人事物,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能,簡單至一個向你借一兩個錢幣坐車回家的陌生老婆婆,複雜至是你最親的朋友或者家人,趁你沒有防範之心的情況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總之後來,師父也反省到自己原來做錯了,就準備去懲罰女主的同門。結果意外被他發現這個同門原來已經變成邪修了,就在他正要殺她時,同門的姊姊也是男主的前妻趕來救了她。
Thumbnail
前陣子很紅的韓劇《黑暗榮耀》和《金字塔遊戲》,皆建構在霸凌議題上,讓觀眾看得是氣得牙癢癢,也在受害者報復時感到相當暢快。我們都對劇中的霸凌行為嗤之以鼻,但現實世界的我們,是不是又對受害者帶點偏見,對這類事件視若無睹呢? 在韓國一部超過300萬人次觀看的影片《曾是邊緣人的大人們》,邀請來一群學生時期
Thumbnail
復仇在劇情中是一個重要的要素,觀眾通過對經歷過的霸凌的主角的情感產生共鳴。編劇藉由對反派與主角的塑造,強化觀眾的認同感。此外,復仇完成後可能使主角感到虛無與迷失,進一步認識生命與原則等議題。這些思想在遊戲人中之龍8中也有所體現。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追完之後 非常可以理解女主角復仇的心情
Thumbnail
分享兩個故事,聊聊面對傷害和委屈時的復仇情緒,以及如何抉擇復仇或放下的兩種選擇,真正從心靈脫離痛苦。
Thumbnail
只是因為嫉妒,殺死了七個人;只是因為嚮往自由,就被處死刑;只是因為喜歡,做了錯誤的決定;只是因為聽了一半,而產生誤會。 這些因果關係,都極為簡單,造成的結果卻得不償失,極為慘烈。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昨天讀完中山七里的《恩仇鎮魂曲》,本來是想閱讀計劃中的《N》,但還是心癮難耐,索性立即借御子柴系列中文版最新的《復仇協奏曲》來看,打算先看完這個系列了卻一件心事。 這一次開宗明義講述復仇,但由於我暫時只是看了20%,所以還未弄清楚到底是誰要向誰復仇,這一次的引子可能是一種提示,也可能是一種誤導
Thumbnail
總之後來,師父也反省到自己原來做錯了,就準備去懲罰女主的同門。結果意外被他發現這個同門原來已經變成邪修了,就在他正要殺她時,同門的姊姊也是男主的前妻趕來救了她。
Thumbnail
前陣子很紅的韓劇《黑暗榮耀》和《金字塔遊戲》,皆建構在霸凌議題上,讓觀眾看得是氣得牙癢癢,也在受害者報復時感到相當暢快。我們都對劇中的霸凌行為嗤之以鼻,但現實世界的我們,是不是又對受害者帶點偏見,對這類事件視若無睹呢? 在韓國一部超過300萬人次觀看的影片《曾是邊緣人的大人們》,邀請來一群學生時期
Thumbnail
復仇在劇情中是一個重要的要素,觀眾通過對經歷過的霸凌的主角的情感產生共鳴。編劇藉由對反派與主角的塑造,強化觀眾的認同感。此外,復仇完成後可能使主角感到虛無與迷失,進一步認識生命與原則等議題。這些思想在遊戲人中之龍8中也有所體現。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追完之後 非常可以理解女主角復仇的心情
Thumbnail
分享兩個故事,聊聊面對傷害和委屈時的復仇情緒,以及如何抉擇復仇或放下的兩種選擇,真正從心靈脫離痛苦。
Thumbnail
只是因為嫉妒,殺死了七個人;只是因為嚮往自由,就被處死刑;只是因為喜歡,做了錯誤的決定;只是因為聽了一半,而產生誤會。 這些因果關係,都極為簡單,造成的結果卻得不償失,極為慘烈。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昨天讀完中山七里的《恩仇鎮魂曲》,本來是想閱讀計劃中的《N》,但還是心癮難耐,索性立即借御子柴系列中文版最新的《復仇協奏曲》來看,打算先看完這個系列了卻一件心事。 這一次開宗明義講述復仇,但由於我暫時只是看了20%,所以還未弄清楚到底是誰要向誰復仇,這一次的引子可能是一種提示,也可能是一種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