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的正常

不正常的正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直都很喜歡棉花糖和莊鵑瑛(小球)的歌曲,其中,有兩首歌曲分別是「不被了解的怪人」和「不正常的正常」。

在聽了小球的分享後,我深深覺得這世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希望自己被標籤化,也沒有人可以隨意的去標籤別人,以去凸顯自己的正常。

心理學中有normal和abnormal這兩個專有名詞,多數人會把abnormal翻譯為變態,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不正常的意思。例如:以IQ來說,心理測驗低於兩個標準差(PR70以下)的人,會被歸類為智能不足,但PR70以上的人就不需要被幫助嗎?所以,我覺得任何事物的界線都是模糊的,若用力劃清,便容易造成一些困擾(由硬邦邦的界線衍生出來的)。

我可以理解上述的歸類多半是為了讓每個人有更好的生活,讓得到偏態分數的人,可以有適當的資源可以運用。但個性呢?個性總沒有對錯了吧,也沒有說自己擁有哪個個性,就會在社會上適應困難。

我覺得每個人的個性、特質會受到遺傳、星座、後天生活型態、重要他人⋯的影響,也沒有永遠無法改變的特質。因此,若以自己為中心點,去批判別人的個性,或是把它們歸因於某些刻板印象中的話(例如:你這麼固執,一定是遺傳誰誰誰;你這個固執、小氣,難怪是客家人),我覺得會非常傷人且令人討厭。

從認知的角度來看,會批判別人的人,多半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所以才常常會用極端的話語去說三道四。

回歸正題,我覺得正不正常是自己定義的,而非別人給予的,如果我們一直活在別人陰影下,可能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是正常的。

我想,懂得欣賞自己的美,做自己熱愛的事物,抬頭挺胸且有自信的過生活,才是最自己應該去追尋的,不正常又怎樣?正常又怎樣?

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avatar-img
鼠尾草的沙龍
1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鼠尾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3歲當了老師後,雖然工作忙碌,但我其實蠻喜歡自己的工作的。 因為職位的關係,可以自行設計教材和課程,因此自己也常常在思考,如果我是坐在台下的學生?如果我有時光機可以回去國小的時光,我會希望自己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知識,或對於自身有什麼樣的探討? 一方面基於學生的普遍議題,一方面基於自己的覺察,所以
每個人的時區都不一樣,經歷的人生大事也有所不同。2024年以前,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長大,似乎是以大人的外表、小孩的內心在進行工作,雖然工作時的自己一樣保有專業,但內心深處的自己,我知道仍是小孩子。 現在工作即將滿一年了,好多事情也隨著經濟的餘裕而一一實現;在家裡,我還是那個幼稚的小孩,喜歡黏著家人
我曾經想過,控制不讓自己的眼淚流下,是不是就是長大的象徵!但後來才發現這一點都不厲害。 聽長輩說,嬰兒時期的我非常愛哭,情緒表露無疑,現在在回頭看,其實也挺羨慕的! 長大後、有意識之後,我常常盡可能地不讓表情失守,儘管內心波濤胸湧。 明明被人家誤會、被罵的時候很難過,但還是會強忍淚水,等自己一
23歲當了老師後,雖然工作忙碌,但我其實蠻喜歡自己的工作的。 因為職位的關係,可以自行設計教材和課程,因此自己也常常在思考,如果我是坐在台下的學生?如果我有時光機可以回去國小的時光,我會希望自己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知識,或對於自身有什麼樣的探討? 一方面基於學生的普遍議題,一方面基於自己的覺察,所以
每個人的時區都不一樣,經歷的人生大事也有所不同。2024年以前,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長大,似乎是以大人的外表、小孩的內心在進行工作,雖然工作時的自己一樣保有專業,但內心深處的自己,我知道仍是小孩子。 現在工作即將滿一年了,好多事情也隨著經濟的餘裕而一一實現;在家裡,我還是那個幼稚的小孩,喜歡黏著家人
我曾經想過,控制不讓自己的眼淚流下,是不是就是長大的象徵!但後來才發現這一點都不厲害。 聽長輩說,嬰兒時期的我非常愛哭,情緒表露無疑,現在在回頭看,其實也挺羨慕的! 長大後、有意識之後,我常常盡可能地不讓表情失守,儘管內心波濤胸湧。 明明被人家誤會、被罵的時候很難過,但還是會強忍淚水,等自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