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眼淚流下,是種偽裝嗎?

不讓眼淚流下,是種偽裝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曾經想過,控制不讓自己的眼淚流下,是不是就是長大的象徵?但後來才發現這一點都不厲害。

聽長輩說,嬰兒時期的我非常愛哭,情緒表露無疑,現在在回頭看,其實也挺羨慕的。

長大後、有意識之後,我常常盡可能地不讓表情失守,儘管內心波濤胸湧。明明被人家誤會、被罵的時候很難過,但還是會強忍淚水,等自己一個人獨處時才釋放,可能也是怕不知道別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後,不知如何是好吧,尤其我很不喜歡在家人面前哭,甚至有點排斥,這種的想太多,似乎也讓我的心理平復的時間更久。

在我的人生中,我非常的愛我的阿公阿嬤,從小到大,每次要離開他們、回自己家時,都會很想哭,這種經驗屢次不爽。小時候,我會偷偷哭完在上車;長大後,我學會了忍住淚水,捏捏自己的大腿,或轉移注意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冷靜。可能也是怕丟臉吧。

有一次聊天時,家人曾說我幼兒園時因為捨不得阿嬤回家,因此對著車子大哭很久。雖然現在沒有印象了,但我知道這的確是我會做的事情,只是小時候可以沒有顧忌的把自己的心情讓別人知道。

原來,我還是從前那個愛哭的女孩,只是曾幾何時,我把自己封起來了,包袱好重好重,希望未來可以慢慢的、更真誠地面對情緒,不要活得這麼累,更重要的是,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外在的形象。


avatar-img
鼠尾草的沙龍
1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鼠尾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3歲當了老師後,雖然工作忙碌,但我其實蠻喜歡自己的工作的。 因為職位的關係,可以自行設計教材和課程,因此自己也常常在思考,如果我是坐在台下的學生?如果我有時光機可以回去國小的時光,我會希望自己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知識,或對於自身有什麼樣的探討? 一方面基於學生的普遍議題,一方面基於自己的覺察,所以
每個人的時區都不一樣,經歷的人生大事也有所不同。2024年以前,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長大,似乎是以大人的外表、小孩的內心在進行工作,雖然工作時的自己一樣保有專業,但內心深處的自己,我知道仍是小孩子。 現在工作即將滿一年了,好多事情也隨著經濟的餘裕而一一實現;在家裡,我還是那個幼稚的小孩,喜歡黏著家人
今天被生活類節目《我們回家吧》感動爆擊。 我之前曾經因為嘉賓看過幾集,但今天我扎扎實實的把一、二季全部的集數全部看完啦! 每位來賓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讓我更了解在地文化,但讓我超級感動、想要意猶未盡看節目的點,無疑是製作團隊的用心!我真的好喜歡每一次的開場白(行前會議和可愛企劃)以及寶儀姊真實地
23歲當了老師後,雖然工作忙碌,但我其實蠻喜歡自己的工作的。 因為職位的關係,可以自行設計教材和課程,因此自己也常常在思考,如果我是坐在台下的學生?如果我有時光機可以回去國小的時光,我會希望自己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知識,或對於自身有什麼樣的探討? 一方面基於學生的普遍議題,一方面基於自己的覺察,所以
每個人的時區都不一樣,經歷的人生大事也有所不同。2024年以前,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長大,似乎是以大人的外表、小孩的內心在進行工作,雖然工作時的自己一樣保有專業,但內心深處的自己,我知道仍是小孩子。 現在工作即將滿一年了,好多事情也隨著經濟的餘裕而一一實現;在家裡,我還是那個幼稚的小孩,喜歡黏著家人
今天被生活類節目《我們回家吧》感動爆擊。 我之前曾經因為嘉賓看過幾集,但今天我扎扎實實的把一、二季全部的集數全部看完啦! 每位來賓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讓我更了解在地文化,但讓我超級感動、想要意猶未盡看節目的點,無疑是製作團隊的用心!我真的好喜歡每一次的開場白(行前會議和可愛企劃)以及寶儀姊真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