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老城生活故事〕 永和市場的過去、現在、未來──下篇:攤商訪談

2023/04/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採訪:桃托邦成員與志工團隊
撰稿:葉亭妤
攝影:採訪團隊
訪談日期:108年06月30日 撰文日期:111年08月20日
為了更了解永和市場,採訪團隊也有去詢問當時有在永和市場內營業的商家關於在永和市場經營的情況。
  • 永和市場麵食
採訪團隊於永和市場麵食攤用餐
由一對70多歲的夫妻共同經營,採訪當時已經在永和市場工作約10~20年,從早上營業到下午。現居於大廟前,子女分別於台北桃園工作。永和市場遷移後的打算是把店關了,享受退休生活。訪問時太太正忙著製作客人的餐點,而先生安靜地坐在門口的位子,桌面上擺著一本小說和一壺茶,偶爾應和太太,服務外帶的旅客。
  • 賣完就沒了限定冰攤
冰攤營業側拍
同樣由一對夫妻共同經營,配合永和市場的作息賣傳統冰,之前也曾在中央戲院前營業過,老闆表示以前看電影時,攤販都是到電影院裡兜售吃食,最流行的冰品是枝仔冰,可能是因為方便運送及享用。冰攤現由媳婦進行賣冰作業,老闆娘則在一旁看顧,老闆負責協助闆娘運送冰和配料。現在一碗冰35元,配料有仙草、米苔目、粉圓、綠豆,誠意十足,相當美味,賣完就會提早收攤。如要內用就自己向闆娘買好冰,再抓張椅子坐在攤子旁邊吃,相當輕鬆愜意。因位置較隱密,不是一個很多散客會經過的地方,來光顧的客人看起來都是常客,特意騎車經過來買冰。
  • 佳華食品醬園
佳華食品醬園外景
呂老闆嫁來桃園後就一直住在這附近,直到民國71年,父親租下了位在市場一樓大門口旁的店面,給夫妻倆開雜貨店做生意。以前市場正繁榮時,會從凌晨一路營業到下午五點,一整天都會有人潮,但近幾年來,平日和假日的人潮都差不多,快到中午就準備收攤了。有不少客人是特地從其他區域如大溪、林口、大園等地過來的,因為他們認為這裡的商品相對其他市場來說更有品質也更新鮮,甚至還能買到平時超市買不到的東西。
在剛開始做生意的那幾年,永和市場每層樓都有開放,當時地下兩層一層是生鮮,另一層則是停車場,樓上則有歌廳、溜冰場、遊樂場和影城,非常熱鬧,也不定期會有很紅的豬哥亮、張菲等明星來這裡的歌廳作秀,每次有節目時,整棟大樓人滿為患,排隊人潮甚至排到一樓門口。當時店裡也會收一些樓上客人的訂單,電話訂完貨後就直接送上去給顧客,每天都熱鬧非凡,生意和現在相比好非常多。
佳華食品醬園營業中側拍
現在因為火車站商圈和桃園大有路上大有商圈的興起,取代掉了永和市場原先獨有的娛樂性,在訪談時大樓內只剩下一樓和地下一樓的生鮮市場,市場二樓只剩一間命理館(擇日館)有營業,其餘空間已無商家駐守也無人管理。對於永和市場將關閉來興建捷運一事,老闆表示沒有意願遷往新的市場,因為店裡的主要客戶是批發商,會傾向找另外一個空間較大的店面經營。
關於新市場的未來規劃,老闆認為,市場主要就是要顧慮到三個需求。第一是交通便利,地點必須要在容易到達的地方。第二是規劃電梯,可以方便各年齡層的民眾行動。最後,一定要有停車場,才能讓開車來的顧客有地方可以安置車輛,而不是在外隨意停放阻礙交通也可能吃上罰單。
  • 永和市場保德祠
保德祠內部一景
永樂街105巷內的一條隱密小路可以看到一間祠堂,如沒有細心觀察,很容易就忽略掉這塊小地方。神像前的香爐上方有一個天井,透過天井灑下來的陽光和室內的幾顆燈泡照亮祠內,雖然空間小又隱密,但依舊會有人進來參拜。參考桃園官方調查的資料,該廟為桃園古四城門之北城門福德正神,可能已有200年歷史。
因撰稿時永和市場已封閉,目前也不確定這些商家的去向。可能是搬至新永和市場繼續營業,也有可能另尋店面獨立經營,抑或是直接收攤享受退休生活,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攤商都曾是永和市場的一份子,一同見證了市場的繁榮與落寞,透過他們的分享,我們更能了解對於永和市場當地攤商最真實的想法,也更了解這塊地的歷史故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桃托邦藝文聯盟
桃托邦藝文聯盟
由一群在桃園耕耘藝術文化,和關注在地發展議題許久的青年所組成,以桃園大廟一帶老城區為根基,團隊成員包含劇場、建築、設計、藝術策畫等專業背景的夥伴,經由一同在桃園努力與實踐的過程,慢慢認識彼此,並在2020年立案,期許桃園成為一個包容、新舊共存,並與歷史、文化、藝術有更多連結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