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老城生活故事〕日新鏡框行──傳承多年的美感堅持

〔桃園老城生活故事〕日新鏡框行──傳承多年的美感堅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採訪:余松諺
撰稿、攝影:葉亭妤
訪談日期:108年08月31日
撰寫日期:111年07月05日

日新鏡框行正門景象

日新鏡框行正門景象

面對桃園景福宮(在地人俗稱「大廟」)的右手邊,有間老字號的裱框店,名為「日新」。門外「駿業宏發」的匾額高高掛起,玻璃門後是大大的木製工作檯,各式各樣的畫框、鏡框、獎牌、畫作掛滿牆面,多種材質、大小應有盡有。店內也可以看到身著唐裝的薛老闆向顧客說明鏡框材質,或是協助工人搬運客人訂製好的畫框。雖說店名為鏡框行,但只要和裝框的業務相關,日新鏡框行都能提供服務。

日新鏡框行內部一景。可看見木製工作台語多種畫框、鏡框、獎牌、畫作。

日新鏡框行內部一景。可看見木製工作台語多種畫框、鏡框、獎牌、畫作。

自薛老闆於民國91年承接日新鏡框行以來,已經過了20年。在承接此店之前,他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但唯一不變的是老闆對文化產業的熱愛。

專注工作中的薛老闆

專注工作中的薛老闆

薛老闆出生於金門,小學時因823砲戰爆發隨著家人來到台灣。通常從金門來台的居民會聚在台北三重、永和一帶,但因老闆一家人撤退較晚,他們最終選擇落腳於桃園龜山。此後,除了回金門服兵役的那段時間,老闆都一直留在桃園、台北一帶發展。

薛老闆的工作經驗和台灣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退伍後先是在金門親戚經營的租書店幫忙,因此認識了不少出版界和藝文界的朋友,也開始對文化產業產生興趣。當時民國70到80年代正巧是台灣書店最興盛的時期,薛老闆便在台北開設書店,更銷售台灣書籍至東南亞。80年代後書店漸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集郵、幣、卡的風潮,他順勢將書店收掉,回到桃園市成功路與民生路口開起集郵社,在全盛時期,他擁有兩間店面,甚至當上了桃園地區集郵協會的理事長。然而好景不常,郵局過量發售郵票,導致郵票市場獲利不如以往,薛老闆不得已只得收起風光一時的集郵生意,改販賣古董及茶葉維生。此時的他同時在閒暇之餘投入慈濟志工行列,一待就是十多年。正巧在擔任志工期間,認識了當時在景福宮旁開設裱框店的師兄,剛好師兄正苦於店鋪沒有繼承人,因緣際會加上長久以來對文化產業的熱愛,他決定承接下這間店鋪,沿用前老闆訂下的店名,傳承裱框業技藝,成為了日新鏡框行的新主人。被問到為何不取一個新的店名時,薛老闆表示名字只是一個代稱,沒有重新取名的必要。

在日新鏡框行內部畫框、鏡框、獎牌、畫作掛滿牆面

在日新鏡框行內部畫框、鏡框、獎牌、畫作掛滿牆面

日新鏡框行位在桃園景福宮旁,附近有東方百貨和多家戲院,在前老闆開業時的民國6、70年代是個人潮聚集的熱鬧區域,顧客絡繹不絕。然而到薛老闆接下此店時,人潮已經不如以往,且當時的景福宮附近為裱框業的聚集經濟區塊,曾有四間緊鄰的裱框店開在同條路上,導致削價競爭問題非常嚴重,位置最靠前頭的日新鏡框行更是常被當作比價的標準。面對不再優勢的地段,以及與同行激烈的競爭,日新鏡框行作為此地唯一使用手工裱褙及擁有專業解說的店家,依然能突破重圍吸引到不少顧客,加上在前老闆的年代時就留下的顧客群,日新鏡框行在此相對劣勢下也經營得有聲有色。另外,每個年代對於裱褙品的喜好都不同,如從過去的水墨畫、紙雕、十字繡到現在的拼圖、鑽石貼等,日新鏡框行能夠同時提供經典不敗的設計,也可以隨著大眾的喜好持續改變及開發新的樣式,注入新的能量,成為了他們在大廠商興起,市場上開始出現平價大量產品的現今,也能夠持續運轉下去的原因之一。

日新鏡框行的薛老闆與店內一景

日新鏡框行的薛老闆與店內一景

除了提供裝框的服務,薛老闆本人也很樂意分享店內以及他自己的故事,被問到為何喜歡穿唐裝時,他靦腆一笑,表示除了舒適度的考量外,唐裝是永不退流行的服裝風格,穿上就自帶復古風也最能夠符合他的審美,這也同時代表了薛老闆對於美感有屬於自己的堅持。

對於桃園地區新開發的捷運綠線,薛老闆並不是非常期待。他舉了家鄉金門每到選舉就會被提出的「金門大橋」為例,蓋了20年也還沒蓋成,雖然開發成功可能會帶來人潮與商機,但還沒完成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對於相關政見皆抱持著聽聽就好的態度,不會對此有太多預設立場。

日新鏡框行外部近景。

日新鏡框行外部近景。

而對於店鋪的傳承,因為薛老闆年事已高,加上不忍心看到兒子因夜班工作而作息不正常,早就有退休並讓兒子接手的想法。透過不斷的溝通,父親對保留此技藝的信念感動了兒子,往後大兒子會接手這間店鋪並傳承這份技藝,未來仍可以在大廟旁看到日新鏡框行亮起燈,二代老闆與身著唐裝的薛老闆一同於店內提供顧客精緻產品的身影,也讓老字號的裱褙設計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avatar-img
桃托邦藝文聯盟的沙龍
6會員
11內容數
你有觀察過路邊的老店家嗎?或許你不曾走進去過,但每間老店都有著屬於每間店自己獨特的故事,就讓桃園大廟生活圈專欄帶著你一同認識桃園景福宮附近關於食衣住行育樂的各種獨特老字號店家,擴大你的桃園生活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精并寶石號是間販售玉飾為主的珠寶店,位在桃園景福宮旁,坐落於中山路和中正路的交叉路口,木製的裝潢展現出低調又不失精緻的美。側邊的牆面上則寫著「百里特咖啡」,代表此地同時是咖啡品牌的據點之一......
為了更了解永和市場,採訪團隊也有去詢問當時有在永和市場內營業的商家關於在永和市場經營的情況......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永和市場麵食、賣完就沒了限定冰攤、佳華食品醬園及永和市場保德祠的故事......
光復食堂位於文昌公園附近的新民街上,是間平價雲泰美食小吃。「光復食堂,歡迎回家。」是寫於光復食堂Facebook粉絲專頁上的廣告詞,代表著曾老闆一家人從泰國回到台灣以來,致力傳承的家鄉好味道以及對「家」的認同感......
精并寶石號是間販售玉飾為主的珠寶店,位在桃園景福宮旁,坐落於中山路和中正路的交叉路口,木製的裝潢展現出低調又不失精緻的美。側邊的牆面上則寫著「百里特咖啡」,代表此地同時是咖啡品牌的據點之一......
為了更了解永和市場,採訪團隊也有去詢問當時有在永和市場內營業的商家關於在永和市場經營的情況......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永和市場麵食、賣完就沒了限定冰攤、佳華食品醬園及永和市場保德祠的故事......
光復食堂位於文昌公園附近的新民街上,是間平價雲泰美食小吃。「光復食堂,歡迎回家。」是寫於光復食堂Facebook粉絲專頁上的廣告詞,代表著曾老闆一家人從泰國回到台灣以來,致力傳承的家鄉好味道以及對「家」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