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世界上最爛的人》屬於千禧世代的迷惘與疼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世界上最爛的人是 Joachim Trier 在 2021 上映的黑色浪漫喜劇劇情片,受到多重獎項提名及肯定,包括女主角 Renate Reinsve 贏得坎城影展的最佳女主角殊榮。此片中導演特別將整部片分為序、十二個篇章和跋,分段講述主角 Julie 在 20 歲到 30 多歲間對於自我迷惘的探索、價值的建立,以及不同人生階段的心境轉折。
這部說是我 2021 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也是自從我開始寫影評後私心一直非常想寫的片,但同時也害怕寫不出它的深意。它一針見血地點出 Y 世代末 Z 世代初近幾年所面臨到的徬徨以及迷惘,一下想去這、一下想去那,充滿抱負卻找不著揮灑處,最後只好在抵達與抵達之前無止盡地晃蕩甚至躺平,這樣的故事離我太近。
-

在資訊繁載的時代 - 千禧一代的迷惘與徬徨

「我覺得我從來都沒有想清楚,我總是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 Julie 與愛人 Eivind 分手時的對話即清楚描繪 Julie 的性格以及所作所為。她從一開始的醫學系課業中,發現自己更嚮往人的心理層面,而轉以心理系,但在就讀心理系時又發覺自己是視覺導向的那一類人,轉而朝向成為一名攝影師邁進。每更改一次志向,Julie 也將自己的世界改頭換面,連同伴侶也一齊替換,從醫學領域男友、心理系教授、模特兒、到漫畫家….等。彷彿可以聽見她在心裡大喊「這些我全都不要了。」
但這能全然怪在 Julie 身上嗎?那倒也未必。畢竟在這資訊繁載且迭代快速的時代,做抉擇的機會遠比以前多得太多,而 Julie 身為 Y 世代與 Z 世代交界的那等人,在這龐大繁複的雜訊中為求立足,她得藉著每一個機會的片面資訊判斷,並迅速抓緊每一個看似有趣的際遇,但當進入該世界後若發現與自己原先期望不相符,就得在沈沒成本越積累越多之前棄船投降。或許我們與上一代人差異最大的也為此,上一代人不多得的際遇讓他們得為每一個選擇竭盡心力,努力直到那些選擇變成可以與他人說起的「對」的決定。
-

離開你,我才能夠成為自己的主角

片中很巧妙的安排了年紀相差 15 歲的 Julie 與 Aksel 的戀情來比對 X 世代與 Y 世代的差異, X 世代的 Aksel 在初識 Julie 時已是一知名漫畫家,而 Julie 卻依然在 20 多歲對於自身的定位感到迷惘的摸索階段。Aksel 在自己的新書發佈會上被記者、知名業界人士圍繞,而 Julie 的角色僅僅只能是 Aksel 的伴侶而沒有自己的名字。在 Aksel 身邊,Julie 只能是個配角。
「所有事情都是你說了算,因為你有假期,所以我們來這邊度假。」其中 Julie 與 Aksel 與 Aksel 已組建家庭的朋友們一齊去度假的對話可略見一二。當時 Julie 與 Aksel 為要不要生個孩子有了激烈的爭吵,其中 Julie 表明她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肯定也會想要孩子,但並不是現在,當前她還想做更多的事,儘管她也說不清究竟想完成什麼。但往往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在這樣的發現中慢慢撿拾並拼湊出自我。
後來 Julie 發佈於網路上的 Metoo 時代的口交,Julie 說比起硬挺的男性生殖器官,她更喜歡自己「操作」並享受把它們從軟變硬的過程。從這橋段帶出 Julie 對於事物想要擁有的控制及企圖心,但在 Aksel 身邊,這一部分的特質在 Aksel 的鋒芒下盡失色彩,或許也是因爲如此她才離開 Aksel ,轉而投入與自己同樣在人生道路上晃蕩摸索的 Eivind。
-

相戀並成為彼此救贖的魔幻時刻

在單一且平庸的生活裡,或許我們都在等,等著一個未知的衝擊改變現況,使我們得以逃離一切,而 Julie 等到了。她從 Aksel 的新書發佈會上先行離去並偷偷潛入沒有受邀請的聚會,在聚會上認識了依然與伴侶在一起的 Eivind。Eivind 與 Julie 不出幾句就擦出愛的火花,當時的 Julie 對和 Aksel 的生活感到失去主控權, 而 Eivind 也與在環保議題上走火入魔的女友相處感到窒息。
Julie 與 Eivind 沒有踰矩,他們緊踩出軌那條線的模糊地帶。他們沒有擁抱,他們只是貼近彼此的身驅聞彼此的汗臭味,他們沒有接吻,他們只是吸吐彼此呼出的煙霧,他們沒有做愛,他們只是看著對方脫下褲子小便。他們什麼都沒做,他們卻也什麼都做了。踩著灰色地帶的愛情是迷人的,也是磨人的。
而在 Julie 後來決定與 Eivind 相戀的那一章節,導演採用了特殊的手法拍攝,在此段落當中除了 Julie 與 Eivind 兩人以外,世界與他人皆是靜止的,彷彿應證兩人成為彼此救贖,帶著對方逃離庸俗的現實以及煩憂的魔幻時刻。或許最令人無法抗拒的愛情或許就是如此,藉著彼此對於現況不滿的氣味相認,並成為彼此逃脫的藉口。
「我覺得我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可以做自己。」在與 Eivind 的戀愛章節,Julie 從迷幻蘑菇的幻象甦醒後,對著 Eivind 說道。Julie 在 Eivind 身邊可以勇敢地成為自己,不是任何人的配角,不需要背負世俗對於成功定義的框架,在愛人 Eivind 眼裡,只需要真實的自己已足夠。
-

肩負著女性主義及傳統價值的千禧世代

曾經與也看過此片的好友聊及片中的矛盾,他說起了不明白身為女性主義者的 Julie 怎麼會跟有些父權本位主義的 Aksel 相戀,甚至是無話不談。當下的我沒有答案,但是為了寫這篇文章而重新溫習了一遍此片後,我想或許我得到了解答。
千禧世代的那等人,在成長過程中也曾背負著上一代傳遞下對於傳統價值的期待枷鎖,但在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是大文化環境下的啟發後,喚醒了自身對於女性主義與多元文化的認知。或許我們都會像 Julie 一樣在聚會中高談闊論月經的污名化以及其中的不公,卻偶爾會在內心深處對前幾代同齡的女性在家庭上的成就而感到焦慮。
千禧世代在如今可以說是女性主義價值發展最蓬勃發展的一代,他們會捍衛彼此的權利以及社會價值觀。但長期在與他們價值觀大相逕庭的上一代相處下,或許也早已讓他們習慣與不同世代間的價值觀共存,甚至是相處,也或許是如此 Aksel 與 Julie 才能夠相戀。
-

X 世代的衰亡,千禧世代的綻放

「我開始崇拜過去的事物,現在我沒有未來了,我只能往回看。然而這還不算懷舊,這只是對死亡的恐懼。」在接近片尾時,病重且命不久矣的 Aksel 與 Julie 說。他的生命已到了盡頭,沒有了未來也沒有期待,只能往舊日子看去。而當時的 Julie 卻處於生命即將綻放的開端,這樣的交叉點是殘忍的,同時也代表了 X 世代的衰亡,以及千禧世代即將迎來的盛放。
「我看到你懷疑自己,如果說我有什麼後悔的事,那就是我從沒讓你看到你是一個多麽好的人。」Aksel 在對話將近尾聲時,對 Julie 說道。儘管 Julie 在與 Aksel 在一起的日子時常否定、懷疑自己,但在舊愛 Aksel 的眼中,他一直都明白 Julie 的美好,但卻從未開口。或許是在經由舊愛的認可,也或許是探索已逐漸理出頭緒,Julie 對於自我價值的迷失漸漸散去。
-

在愛情裡最遺憾的分別 — 一轉眼你已不再與我並肩

在影片的最後,已成為一名成功攝影師的 Julie 發現她所拍攝的女演員與曾經的摯愛 Eivind 已共組家庭、擁有孩子。不經唏噓當初 Eivind 也是口口聲聲說不想要孩子的那一類人,而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 Eivind 已有了不一樣的心境轉折,也順利將人生推進到下一個階段。
很明顯的 Julie 與 Aksel 的分開是由於人生階段和心境的分岔,就如同 Aksel 在一開始提及的,Julie 需要全然的自由讓她探索世界,但 Aksel 卻已是清楚自我價值的中年,這樣的他們在激情消失後猛然發覺彼此理想上的差距。而 Eivind 與 Julie 的相戀以及分別,也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皆處於摸索階段的惺惺相惜,以及最終步調不一致導致的無法再並肩。
-

迷惘以及自我懷疑的疼痛

總的來說是一部平實卻令人相當驚豔的電影,兩小時的片長隨著 Julie 的探索至塵埃落定。這大概是我喜歡的前三部電影,它精準地打中了那些迷惘以及自我懷疑的疼痛。期望所有依然在摸索自我價值路上磕磕碰碰的朋友們都能藉由此片找到一些解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趙婷擔任導演的游牧人生 Nomadland 改編自 Jessica Bruder 2017 年發行的書籍 Nomadland。片中沒有對游牧型態的居住方式做出評價,也沒有過於浮誇的劇情,只溫柔的採用鏡頭緩緩帶出主角 Fern 依車而居的生活日常以及原由。
在愛情裡我們都想成為牡丹,但我們卻都只能是美美。 在此片中,周迅一人分飾兩角,生動的演活了牡丹的不經世俗、美美的看破俗塵。在愛情裡,被惦記、被找尋是奢侈的。我們都想要成為牡丹,擁有馬達這樣義無反顧的愛人,但我們往往卻都只能是美美,總是處心積慮想成為對方刻骨銘心故事裡的主角。
在有記憶的孩童時期,家裡除了我跟爸媽以外,還有總是忙進忙出卻神神秘秘的外傭。或許是我還年幼、亦或是媽媽當時的身體欠佳需要多一個人手來打理家庭瑣事。 對於當時的我而言外傭在家裡的角色非常特殊,為什麼他出現在這個家裡、為什麼他不會說中文、為什麼他的五官深邃與我的不一樣。
人與人之間有諸多的潛規則,我們從完整的自我在社會化的過程碰撞中逐漸摸索出一條條的教條。而為了融入、為了討好而將真實的情緒及感受藏起,轉化成言不及義的話語就是其中一條至尊鐵律。 
社會之下,我們如常工作、生活、與愛人擁抱,在看似常規的條條規則及框架下生活。而此系列文章以跳脫事件之外的觀點,看待社會現象中我們習以為常,而卻實則荒謬的社會現象,稱之為文明病系列,並將的社會潛規則及規範比喻為「道」。 其中共分為三個篇章,從初出社會的「求道者」、已擁有多年社會教條交手經驗並傳授予他
社會之下,我們如常工作、生活、與愛人擁抱,在看似常規的條條規則及框架下生活。而此系列文章以跳脫事件之外的觀點,看待社會現象中我們習以為常,而卻實則荒謬的社會現象,稱之為文明病系列,並將的社會潛規則及規範比喻為「道」。 其中共分為三個篇章,從初出社會的「求道者」、已擁有多年社會教條交手經驗並傳授予他人
趙婷擔任導演的游牧人生 Nomadland 改編自 Jessica Bruder 2017 年發行的書籍 Nomadland。片中沒有對游牧型態的居住方式做出評價,也沒有過於浮誇的劇情,只溫柔的採用鏡頭緩緩帶出主角 Fern 依車而居的生活日常以及原由。
在愛情裡我們都想成為牡丹,但我們卻都只能是美美。 在此片中,周迅一人分飾兩角,生動的演活了牡丹的不經世俗、美美的看破俗塵。在愛情裡,被惦記、被找尋是奢侈的。我們都想要成為牡丹,擁有馬達這樣義無反顧的愛人,但我們往往卻都只能是美美,總是處心積慮想成為對方刻骨銘心故事裡的主角。
在有記憶的孩童時期,家裡除了我跟爸媽以外,還有總是忙進忙出卻神神秘秘的外傭。或許是我還年幼、亦或是媽媽當時的身體欠佳需要多一個人手來打理家庭瑣事。 對於當時的我而言外傭在家裡的角色非常特殊,為什麼他出現在這個家裡、為什麼他不會說中文、為什麼他的五官深邃與我的不一樣。
人與人之間有諸多的潛規則,我們從完整的自我在社會化的過程碰撞中逐漸摸索出一條條的教條。而為了融入、為了討好而將真實的情緒及感受藏起,轉化成言不及義的話語就是其中一條至尊鐵律。 
社會之下,我們如常工作、生活、與愛人擁抱,在看似常規的條條規則及框架下生活。而此系列文章以跳脫事件之外的觀點,看待社會現象中我們習以為常,而卻實則荒謬的社會現象,稱之為文明病系列,並將的社會潛規則及規範比喻為「道」。 其中共分為三個篇章,從初出社會的「求道者」、已擁有多年社會教條交手經驗並傳授予他
社會之下,我們如常工作、生活、與愛人擁抱,在看似常規的條條規則及框架下生活。而此系列文章以跳脫事件之外的觀點,看待社會現象中我們習以為常,而卻實則荒謬的社會現象,稱之為文明病系列,並將的社會潛規則及規範比喻為「道」。 其中共分為三個篇章,從初出社會的「求道者」、已擁有多年社會教條交手經驗並傳授予他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鑲嵌一部片中片、由一部未曾公開的電影<道別的眼神>揭開:臨近生命終點的富翁Levy託人到上海尋找混血的女兒Judith/Qiao Shu,但電影尚未拍完飾演受託者的演員Julio便人間蒸發,這部片也因此停拍。這段影史秘聞令人聯想到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作品《幻影書
延續上篇前任W的文章,最後提到「愛的時候,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成為致命傷。 最初的我們,因躁鬱症認出彼此有相同靈魂而相愛,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是,因疾病的發作不斷上演對彼此攻擊,最終兩人都被傷到體無完膚,不得不承認我倆本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Thumbnail
如果說「追求夢想」是當今推崇的普世價值,茱莉確實是個稱職的實踐者,她在大學期間起先學醫,後來發現心理學更適合她,再後來又發現自己其實喜歡攝影,即便最後她從事的工作,與她先前所學的完全無關。
Thumbnail
《Verdens verste menneske世界上最爛的人》是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在2021年職導的挪威愛情喜劇電影,由蕾娜特萊茵斯薇主演,在第74屆坎城影展為其奪得影后獎項,本片亦代表挪威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及最佳原創劇本獎。 在拍這部電影之前,萊茵斯薇已經準備放棄演藝生
Thumbnail
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三十歲女子,在生涯中面臨人生抉擇的迷惘,有許多部分描繪了情感與自我的困惑、猶疑和沒有方向,很多的未知與不確定,有情感、婚姻與孩子,並且這一切重大選擇,隨著爆炸的資訊全部擠在一起。 沒辦法很肯定怎麼做才對,只能靠著試驗和感受,在迷茫與傷痛中,一步步往前探索
Thumbnail
友人E說,唯有在性愛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當時的我,聽完一頭霧水,我從來都是在性的過程中感受過情慾,卻從未體驗過自由。 何謂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回歸個人,是超脫政治之外的。人是社會性的,不免俗地會受到各種意識形態與立場的影響,舉例而言,性愛的政治可以涉及女性主義、自我賦權、A片
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 英語: Decision to leave) ,由湯唯主演, 於2022年上映. 這部電影我是在今年從台灣回英國的華航班機上看的, 看完以後內心的情緒很澎湃, 已經好久沒有看過這種濃烈愛情的電影. 我喜歡女演員湯唯詮釋的愛情, 會看這部電
Thumbnail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探討了茱莉的情感成長故事。從醫學繫到攝影圈,茱莉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面對感情與親密關係的摩擦,以及對人生方向的猶豫,能看出她的自我掙扎和猶豫,也讓觀眾們在茱莉的情感探索與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懂得溫柔對待自己的成長。
Thumbnail
正值二十多歲的茉莉青澀、徬徨,對許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愛情上都游移不定,年滿三十的她人生依舊一片混亂……
Thumbnail
處在資訊大爆炸時代,增廣的視野似乎並沒有讓我們變得富足,更多的反而是比較而來的患得患失,及百家爭鳴下對於人生看似無盡的迷惘。《世界上最爛的人》所描寫的,正是每一個身為徬徨世代的我們,並且就如同最後一個篇章——〈凡事都將迎來終點〉,在感受到無奈、惋惜的同時,它也將帶給觀眾撫慰的力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鑲嵌一部片中片、由一部未曾公開的電影<道別的眼神>揭開:臨近生命終點的富翁Levy託人到上海尋找混血的女兒Judith/Qiao Shu,但電影尚未拍完飾演受託者的演員Julio便人間蒸發,這部片也因此停拍。這段影史秘聞令人聯想到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作品《幻影書
延續上篇前任W的文章,最後提到「愛的時候,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成為致命傷。 最初的我們,因躁鬱症認出彼此有相同靈魂而相愛,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是,因疾病的發作不斷上演對彼此攻擊,最終兩人都被傷到體無完膚,不得不承認我倆本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Thumbnail
如果說「追求夢想」是當今推崇的普世價值,茱莉確實是個稱職的實踐者,她在大學期間起先學醫,後來發現心理學更適合她,再後來又發現自己其實喜歡攝影,即便最後她從事的工作,與她先前所學的完全無關。
Thumbnail
《Verdens verste menneske世界上最爛的人》是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在2021年職導的挪威愛情喜劇電影,由蕾娜特萊茵斯薇主演,在第74屆坎城影展為其奪得影后獎項,本片亦代表挪威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及最佳原創劇本獎。 在拍這部電影之前,萊茵斯薇已經準備放棄演藝生
Thumbnail
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三十歲女子,在生涯中面臨人生抉擇的迷惘,有許多部分描繪了情感與自我的困惑、猶疑和沒有方向,很多的未知與不確定,有情感、婚姻與孩子,並且這一切重大選擇,隨著爆炸的資訊全部擠在一起。 沒辦法很肯定怎麼做才對,只能靠著試驗和感受,在迷茫與傷痛中,一步步往前探索
Thumbnail
友人E說,唯有在性愛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當時的我,聽完一頭霧水,我從來都是在性的過程中感受過情慾,卻從未體驗過自由。 何謂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回歸個人,是超脫政治之外的。人是社會性的,不免俗地會受到各種意識形態與立場的影響,舉例而言,性愛的政治可以涉及女性主義、自我賦權、A片
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 英語: Decision to leave) ,由湯唯主演, 於2022年上映. 這部電影我是在今年從台灣回英國的華航班機上看的, 看完以後內心的情緒很澎湃, 已經好久沒有看過這種濃烈愛情的電影. 我喜歡女演員湯唯詮釋的愛情, 會看這部電
Thumbnail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探討了茱莉的情感成長故事。從醫學繫到攝影圈,茱莉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面對感情與親密關係的摩擦,以及對人生方向的猶豫,能看出她的自我掙扎和猶豫,也讓觀眾們在茱莉的情感探索與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懂得溫柔對待自己的成長。
Thumbnail
正值二十多歲的茉莉青澀、徬徨,對許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愛情上都游移不定,年滿三十的她人生依舊一片混亂……
Thumbnail
處在資訊大爆炸時代,增廣的視野似乎並沒有讓我們變得富足,更多的反而是比較而來的患得患失,及百家爭鳴下對於人生看似無盡的迷惘。《世界上最爛的人》所描寫的,正是每一個身為徬徨世代的我們,並且就如同最後一個篇章——〈凡事都將迎來終點〉,在感受到無奈、惋惜的同時,它也將帶給觀眾撫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