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超速文章術的三個思考:文章就是素材,素材就是個人,素材是從葉子長出的樹枝

2022/08/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www.marketersgo.com/marketing-strategies-tactics/201910/mk7-writting-5-ways/
這篇文章記錄我讀超速文章術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這本書之前有讀過,這次想到又拿來讀讀。讀完後感覺重點其實不太明顯,很多敘述性的冗余,但也還算有思想。但離目前我想寫的東西,還需做很多修改。
不過也是多看多想多想。隨意寫,讓讀的人有感覺,之後自己也會愈來愈進步,想到特殊的做法。

思考 #1:文章的本質是素材,素材就是內容

快速讀 這本書的感覺,作者認為其實文章就是素材本身;我們怎麼寫其實只是一種組織素材的技術。
這個觀點很有道理,因為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如果沒有素材,那其實花很多時間,寫出來的都還是原料等級的東西。那如果有先把素材選好,然後某個程度處理成比較容易重新使用的方式,那的確可以加速很多文章寫作的流程。我自己的經驗,要找素材,其實是很花心力的,但是一旦有了素材以後,文章就很好寫了。
👍 因此,我大致同意作者的這個觀點。
什麼是素材呢?作者定義素材有下面三個要素
  1. 獨自的事實
  2. Episode軼事
  3. 數字
😕 但我感覺這個點不是太有道理,因為這樣感覺是為寫而寫,但無法讓網路閱讀很快掌握重點

思考 #2:收集素材,是個人化的描述

收集素材的策略:所想,所見,所感
  1. 想到的東西,就記錄下來-什麼有道理的都可以。
  2. 看到的場景,也記錄下來-牆壁的顏色,天氣的敘述等等。
  3. 自己的感覺,也記錄下來-自己的感覺是獨特的,人家無法寫出來。
有意識地收集各種可以放在文章的素材的確很好。
我們還要更有策略的收集素材,這樣才能對每天產出的文章做品質管理,也才能長久的使用內容。

思考 #3:產生素材,是從葉子到樹枝

作者利用「聯想遊戲」來從一個素材,生成多個素材。
類似從一片葉子,往回找到其本來的某種枝,在用其生成其他的葉子。幾個素材擺在一起後的「總結」就是樹枝,而其背後的葉子,成為內容。有個樹枝可以有很多葉子,有的葉子不茂盛,所以根據文章性質,來選擇樹枝來賣
🤔 這樣一想,的確是生成素材的好方式,那我們要如何累積很多葉子呢?
其實三分寫作法,就類似每次都產生三根樹枝,然後紀錄葉子。
這樣想還蠻有趣,因為每次從內容後延伸,延伸的方向也有很多面。但這些延伸的面要怎麼管理,也是問題。
    紫式講義
    紫式講義
    文字化紀錄平時學習到的底層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