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先看電影還是先看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因為由伊坂幸太郎小說《瓢蟲》改編的電影《殺手列車》/《子彈列車》(Bullet Train)正在上映中,於是又引發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對於改編自小說的電視/電影,如果兩者也沒有看過,應該先看電影還是先看小說?
雖然是同一個故事,但電影和小說畢竟是不同的載體,所以觀賞的感覺會大不相同。
小說一般可以容納更多細節和心理描寫,讓讀者更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角色的心路歷程。電影以映像說故事,光影再配以音樂,可以營造出凌駕於想像力的強烈震撼。
不管是先看電影還是先看小說,一定會拿來對比吧。
如果是先看小說,看電影時因為已經知道所有細節,看電影時難免會對於電影刪減了甚麼內容或是調動了次序而耿耿於懷,心裏總是喊著原著不是這樣啊,怎麼可以亂改啊?
如果是先看電影,看小說時就為小說補充了許多電影缺少的細節而感到雀躍,覺得填補了更多空白的地方,讓事情變得更圓滿和有意思。
基於這個落差,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一般會選擇先看電影,不過事實上,很多時我看完電影通常就沒有興趣找小說來看,因為覺得電影已經拍得很好,所以就算不看小說也已經十分滿足。除非電影好看到我覺得有必要補足所有細節才會真的找小說來看,但回想起來,這樣的例子真的不算多,印像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嫌疑犯X的獻身》,一來電影帶給我極大的震撼,二來東野圭吾的小說肯定有保障,而我也很慶幸我是先看電影才看小說,否則一早知道結局的話,看電影就會少了震撼心靈的體會。(話說回來,如果是電影改編的小說,通常都只是照搬故事,實在沒有多少本好看)
另一方面,有時候我是一早已經看了小說,後來電影才開拍上映,這情況下根本就不是選擇問題,而通常看過小說的,我也會有興趣看電影,想知道我腦海裏畫面映像化之後是不是一樣,其實許多時看完小說再看電影都是會感到失望的,看當年看完湊佳苗的《告白》再看電影,即使本來並不覺得小說特別精彩,但還是會對電影感到失望,如果當時是倒過來看,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體驗吧。
這一次《瓢蟲》其實是我很多年前就看過的小說,當時喜歡極了,並認定拍成電影一定十分刺激,這麼多年過去之後,小說真的拍成電影,由於我對小說的細節都淡忘了(只記得那個王子真的很討人厭),所以在這情況下看電影真的剛剛好,觀影時不會受到小說太大影響。
多舉一個例子吧,去年很喜歡的小說《焦慮的人》拍成六集完的劇集《焦慮滿屋》(Netflix傳送門: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214609),小說是多線敘述,而且所隱藏的案情很難影像化,所以即使對小說記憶猶深,還是決定看看劇集如何改編,結果劇集結構跟小說大不同,劇集基本上是一集聚焦在一個角色,像拼圖般慢慢拼出全貌。
結果看完全劇,我還是喜歡小說多一點,觀看時一直覺得電影拍不出小說的千絲萬縷和感動。
當然,亦有一些電影比小說好看的例如,除了上面提到的《嫌疑犯X的獻身》,還有《藉著雨點說愛你》,都是電影十分強大,小說反而沒有那份激動。
你呢,喜歡先看電影還是先看小說?
avatar-img
104會員
761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上映的電影《子彈列車》/《殺手列車》(Bullet Train)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瓢蟲》,今天就先跟大家介紹這本小說吧。 《瓢蟲》實在太精彩了,雖然這本書近 500 頁,但一開始讀就停不下來,所以我極速看完這本伊坂幸太郎的作品。 四組人馬分別有: 決心為無故被拋下樓的兒子報仇的前殺手
日常是甚麼?日常就是日日如常。 有一天過一天,懷抱著眼前一切隨時會變得面目前非的覺悟,且行且珍惜地過好日常,對超出日常的事物不排斥,順應事情發展而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局限自己於固定的日常之中。
你上次在大三巴牌坊拍照是甚麼時候的事?你有沒有站在議事亭前地欣賞兩旁的歐式建築物?你會去主教山眺望半島景色,感受微風吹拂臉龐的悠閒嗎? 但願我能永遠保持旅客的心境,在任何一個尋常的日子,也能享受最尋常的風景。
閱讀數量 2022年7月閱讀總數為27本。 小說:7本 散文:1本 圖文書:2本 漫畫:8套,共15本 繪本:2本 主題閱讀 災難真的無可避免嗎?為甚麼有時候我們明知道災難將會發生,還是心存僥倖地呆在原地? 小說 《災難觀光團》 作者:尹高恩 喜愛程度:★★★★★ 總之,這本是7月最推薦的一本書。
一個人無論多傷心,也總該有個限期吧。因為我這樣相信,所以一直沒把芷珊失戀的事放在心上。 早在芷珊跟偉安交往時,我已經提醒過芷珊不要過份投入一段感情。所有人都是善變的,尤其是感情,簡直說變就變,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如果愛一個人愛得不投入,倒不如不愛了。” 芷珊出殯當天,我收到她寄給我的遺書。
因為人終須一死,所以人生沒有甚麼是不可失去的。 在經歷過一次又一次失去後,我學會不再執著於得到或擁有甚麼,並且告誡自己:得不到不強求,擁有過已足夠。 然而,即使有此覺悟,面對失去還是一大課題。
最近上映的電影《子彈列車》/《殺手列車》(Bullet Train)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瓢蟲》,今天就先跟大家介紹這本小說吧。 《瓢蟲》實在太精彩了,雖然這本書近 500 頁,但一開始讀就停不下來,所以我極速看完這本伊坂幸太郎的作品。 四組人馬分別有: 決心為無故被拋下樓的兒子報仇的前殺手
日常是甚麼?日常就是日日如常。 有一天過一天,懷抱著眼前一切隨時會變得面目前非的覺悟,且行且珍惜地過好日常,對超出日常的事物不排斥,順應事情發展而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局限自己於固定的日常之中。
你上次在大三巴牌坊拍照是甚麼時候的事?你有沒有站在議事亭前地欣賞兩旁的歐式建築物?你會去主教山眺望半島景色,感受微風吹拂臉龐的悠閒嗎? 但願我能永遠保持旅客的心境,在任何一個尋常的日子,也能享受最尋常的風景。
閱讀數量 2022年7月閱讀總數為27本。 小說:7本 散文:1本 圖文書:2本 漫畫:8套,共15本 繪本:2本 主題閱讀 災難真的無可避免嗎?為甚麼有時候我們明知道災難將會發生,還是心存僥倖地呆在原地? 小說 《災難觀光團》 作者:尹高恩 喜愛程度:★★★★★ 總之,這本是7月最推薦的一本書。
一個人無論多傷心,也總該有個限期吧。因為我這樣相信,所以一直沒把芷珊失戀的事放在心上。 早在芷珊跟偉安交往時,我已經提醒過芷珊不要過份投入一段感情。所有人都是善變的,尤其是感情,簡直說變就變,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如果愛一個人愛得不投入,倒不如不愛了。” 芷珊出殯當天,我收到她寄給我的遺書。
因為人終須一死,所以人生沒有甚麼是不可失去的。 在經歷過一次又一次失去後,我學會不再執著於得到或擁有甚麼,並且告誡自己:得不到不強求,擁有過已足夠。 然而,即使有此覺悟,面對失去還是一大課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驀然回首》。 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好作品,但是電影要看,原作漫畫更要看。 搞不好你會跟我一樣,比較喜歡原作漫畫,而非電影。 電影確實有表現出漫畫的場景,但是我並不是很喜歡電影表現故事的節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UhxA_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圖文小說」出現了。有一點不太理解「圖文小說和漫畫有什麼差別」。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整理如下。 . 圖文小說(Graphic Novel)和漫畫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相似,但它們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一些重要的區別。 . 一、敘述方式 漫畫:主要以圖像為敘述的主軸,插入對話和文字框作為
不抱太大希望。 但看了之後,發現比想像中好看的電影。
Thumbnail
《怪物樵夫》是根據倉井眉介同名小說改編,由三池崇史執導,行動戲不多,以文戲(口水戲)為主,但整體故事仍算緊湊流暢,血腥度亦沒有辜負期待。然而,最後的劇情結尾和原著有很大出入,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演龜梨和也的女性粉絲的喜好。
Thumbnail
認識伊坂幸太郎是從Brat Pritt去年年頭那部《殺手列車》開始,這種帶點cult 味的調調非常驚艷,看到伊坂幸太郎時還不知道他原來是有名的推理小說家。
Thumbnail
有見這本書四度改編成影視和舞台劇作品,害我對這本原著都不禁產生興趣,好想知道這部作品為何如此受歡迎。 不過進入正題之前,容我先發個牢騷。話說我一開始打算到書店購買台譯本,可惜逛了好幾家都找不到,不知台灣出版商是否將舊版收起,然後打算再版發行(炒冷飯),所以我最後只能網購陸譯本。
因為最近都在看小說,但是因為是推理劇,如果有說到劇情感覺會破壞人的閱讀體驗,所以只說說對於上面那幾部小說我讀完後對作者的感想。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真人版電影的觀後感想,漫畫、動畫及真人版電影的差異與連結,及之後的影響與後續發展。讓您一次欣賞「心之谷(耳をすませば)」的三個版本,除了回憶當年的經典漫畫及動漫電影,也再深入了解增加主角們成年後劇情的真人版電影,是如何用心地打造一個全新的「心之谷」故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驀然回首》。 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好作品,但是電影要看,原作漫畫更要看。 搞不好你會跟我一樣,比較喜歡原作漫畫,而非電影。 電影確實有表現出漫畫的場景,但是我並不是很喜歡電影表現故事的節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UhxA_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圖文小說」出現了。有一點不太理解「圖文小說和漫畫有什麼差別」。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整理如下。 . 圖文小說(Graphic Novel)和漫畫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相似,但它們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一些重要的區別。 . 一、敘述方式 漫畫:主要以圖像為敘述的主軸,插入對話和文字框作為
不抱太大希望。 但看了之後,發現比想像中好看的電影。
Thumbnail
《怪物樵夫》是根據倉井眉介同名小說改編,由三池崇史執導,行動戲不多,以文戲(口水戲)為主,但整體故事仍算緊湊流暢,血腥度亦沒有辜負期待。然而,最後的劇情結尾和原著有很大出入,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演龜梨和也的女性粉絲的喜好。
Thumbnail
認識伊坂幸太郎是從Brat Pritt去年年頭那部《殺手列車》開始,這種帶點cult 味的調調非常驚艷,看到伊坂幸太郎時還不知道他原來是有名的推理小說家。
Thumbnail
有見這本書四度改編成影視和舞台劇作品,害我對這本原著都不禁產生興趣,好想知道這部作品為何如此受歡迎。 不過進入正題之前,容我先發個牢騷。話說我一開始打算到書店購買台譯本,可惜逛了好幾家都找不到,不知台灣出版商是否將舊版收起,然後打算再版發行(炒冷飯),所以我最後只能網購陸譯本。
因為最近都在看小說,但是因為是推理劇,如果有說到劇情感覺會破壞人的閱讀體驗,所以只說說對於上面那幾部小說我讀完後對作者的感想。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真人版電影的觀後感想,漫畫、動畫及真人版電影的差異與連結,及之後的影響與後續發展。讓您一次欣賞「心之谷(耳をすませば)」的三個版本,除了回憶當年的經典漫畫及動漫電影,也再深入了解增加主角們成年後劇情的真人版電影,是如何用心地打造一個全新的「心之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