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甚流暢的端坐在這個城市的某端、某條正在成形、抑或尚未成形的記憶痕跡裡…

不甚流暢的端坐在這個城市的某端、某條正在成形、抑或尚未成形的記憶痕跡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次旅行後的清晨,工作陽台的熱氣蒸騰,我晾開幾件衣服,柔軟精的香氛還未散去,這些不起眼的隨身衣物,不用大費周章的包裝送洗,只要將洗衣機的水量水位多上升一段,最後乾乾淨淨的脫水就好。

有一年房價下跌,我和老婆討論,解約了一筆6年的儲蓄險當頭期款,買了一間大樓預售屋,因為靠近女兒將來的學區,因為頂樓的價格比較便宜,也因為我抬頭就能清楚重見到那種風雲交纏盤繞在天空的奇幻景色。

我從台中到台北求學,領會到一些異鄉的風土人情,這裡容易下雨的天氣,讓我會盯著皮鞋表面光澤而瞧上老半天。我現在去拜訪舊友,他們住在其他樓層,總都會帶我參觀一下頂樓,我想是因為我們都還懷念著,衝上樓頂,零時差的倒數跨年晚會隕落的煙火,或是買瓶紅酒、一條白土司,度過幾個白雲蒼狗無處消磨時光的日子。

有一陣子,我加入攝影社,有許多外拍的例會,但全新的機械相機過於昂貴,我打工存錢到萬華的『賊仔市』用一半的價錢買了一台基礎款的Nikon FM10,拍照時如果開大光圈,可以聚焦近物輪廓,但如果想要容納悠遠景色,相反的,必須將快門放慢,讓光線融合,得到漸次變化的畫面。

而如何將光線、陰影、構圖…等進一步組合成自我創作的演繹,而不是胡亂摸索,那花在洗照片的錢實在不少,所以我就換了一個社團。

於是,我換從詩社的例會回來後,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常對著白色螢幕打字,不甚流暢的端坐在這個城市的某端、某條正在成形、抑或尚未成形的記憶痕跡裡…。

幾年前,女兒出生了,我又買了一台進階版的Canon 5D2,可以拍上幾萬次快門的數位相機,兩三年後,又是擱在防潮箱不復使用,鏡頭也出現霉斑,也許我早該提醒自己,有些事情其實是可以緩一緩的並沒關係!

人們的記憶,已變成數位資料所儲存的檔案格式,要立即開啟,或完全刪除,都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了!

/屋簷下的破洞

/斜掛著身軀

/沈重的療癒下

/日夜似在等待什麼

/那徘徊窗景的雨霧

/在胸前 在跳躍

/在浮動傾吐的片刻

avatar-img
看貓無點的沙龍
6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貓無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一種消磨心智的生活方式,讓我的視野越來越狹隘,所以曾經靠近我的人,都被我躲避開了。
我每年會替家人安排至少1次環島旅行,以及1次出國旅遊。疫情3年,最大的改變是出國的機會完全暫停了。 我喜歡台灣,喜歡看海,所以每年都會安排環島旅行。開車可以看到海,走路可以看到海,待在飯店讀書報可以看到海,坐在屋簷長廊吃飯可以看到海,不管太陽升起或落下,一年不分四季,在台灣都很適合去看海。
我在台中出生,但我第一次看見的海是在東部的太平洋。 那個很遠的地方好像叫做『花蓮玉里』。那條路叫蘇花公路,我們不得不冒險地在一旁推著拋錨的貨車,底下海洋的力氣大到可以與天空拉扯,站在陸地都會失去平衡的感覺。
我的第一個工作,曾經毅然想去海外試試,可能到中國大陸的江蘇昆山或廣東東莞,比台灣多20%的本薪,包食宿,一整年算起來可以比台灣多50%的收入,如果我一個月存下3萬台幣,更拚一點的話,2年可以存100萬,很快就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對於曾經住過的一些屋子毫不眷戀,有一間似是毛胚屋,地板是水泥,牆壁沒有油漆,四周堆滿了各種成品、半成品的紙張,2台飄出濃濃油墨味的印刷機和裁刀機,其他地方也許是東拼西湊的傢俱組合起來的,也因為無法分辨的室內燈光顏色,所以看起來就像個倉庫。
這一種消磨心智的生活方式,讓我的視野越來越狹隘,所以曾經靠近我的人,都被我躲避開了。
我每年會替家人安排至少1次環島旅行,以及1次出國旅遊。疫情3年,最大的改變是出國的機會完全暫停了。 我喜歡台灣,喜歡看海,所以每年都會安排環島旅行。開車可以看到海,走路可以看到海,待在飯店讀書報可以看到海,坐在屋簷長廊吃飯可以看到海,不管太陽升起或落下,一年不分四季,在台灣都很適合去看海。
我在台中出生,但我第一次看見的海是在東部的太平洋。 那個很遠的地方好像叫做『花蓮玉里』。那條路叫蘇花公路,我們不得不冒險地在一旁推著拋錨的貨車,底下海洋的力氣大到可以與天空拉扯,站在陸地都會失去平衡的感覺。
我的第一個工作,曾經毅然想去海外試試,可能到中國大陸的江蘇昆山或廣東東莞,比台灣多20%的本薪,包食宿,一整年算起來可以比台灣多50%的收入,如果我一個月存下3萬台幣,更拚一點的話,2年可以存100萬,很快就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對於曾經住過的一些屋子毫不眷戀,有一間似是毛胚屋,地板是水泥,牆壁沒有油漆,四周堆滿了各種成品、半成品的紙張,2台飄出濃濃油墨味的印刷機和裁刀機,其他地方也許是東拼西湊的傢俱組合起來的,也因為無法分辨的室內燈光顏色,所以看起來就像個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