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安全嗎?台灣怎麼會安全

台灣安全嗎?台灣怎麼會安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近期槍擊案、兇殺案不斷,其中政府高官卻無一出聲,放任其相關案件持續發生。據各大新聞台報導,高雄愛河近一個月內發現了5具浮屍,平均不到一週就有命案發生;台南兩警員為了調查一通緝犯,在上前盤查時竟遭兇手殺害,雙雙殞命;新竹南寮地區近日也傳出多起槍擊案件,且多與黑道、討債有重大關聯;桃園市兩名男子在租屋處遭人以行刑式槍殺,均為頭部中彈不治身亡。以上多起案件均是今年(2022年)7月、8月及9月初發生,難以想像短時間內在以民主、自由、治安好而聞名的台灣發生如此多起的死亡事件,令人唏噓。

  正逢暑假結束之際,全國發生殺害、槍擊等案件不減反增。九月初,全國各地學生陸陸續續回歸校園,不經令人擔憂,在各地學生頻繁出入之公共場合,到底有多少未爆彈?到底有多少隱患?而這些手無寸鐵的民眾若遭受到黑道拼鬥、暴力討債、暴力糾紛等等波及,結果恐怕無人承擔得起。

槍枝在台灣氾濫、是不是憑雙證件就可以領槍?

  近日幾乎每天都有槍擊案、槍殺案的新聞報導,而網路上同時也有眾多網友發起嘲諷言論,槍枝在台灣已經成為每個人的標準配備、是不是憑雙證件就可以領槍等言論出現。可見政府單位對此類案件的態度,早已令全國國民心如死灰,甚至開始痛批台灣黑道治國、黑道當政。

  人民為國家之本,如今全國人心惶惶,沒有人知道下一樁案件什麼時候來到,沒有人知道下一個受傷的是不是就是自己。有可能只是半夜出門買個宵夜就看到沿岸的浮屍;路上散步就遭歹徒搶劫;回家時遭受槍擊案流彈波及等等,以上猜測之不可抗拒因素,誰都說不清,或許政府再無對策出現,都會成真也很難說。台灣從早期夜不閉戶的社會環境,到如今會被兇手強行闖入槍殺的對比,與領導國家的政府官員們一定脫不了關係,甚至可以說是政府的放任無為而導致的社會亂象。

台灣恐怕已經喪失原本的樣貌了

  如此不安全的社會、不穩定的國家,政府卻無一官員出來說明、無一官員提出政策、無一官員反應這個現象。只會在臉書上發文痛斥兇手心狠手辣,之後呢?實際作為在哪?實際作用是什麼?新聞台只會報導案件的發生、兇手的冷酷、台灣很危險等等,為何不見各大政要檢討這個現象?為何不見總統出來面對?為何沒有官員挺身而出,想要改善台灣環境?難道真的是網路上說的黑道包庇黑道,全是黑道治國嗎?

avatar-img
書豈聊聊天的沙龍
18會員
39內容數
不定時探討日本大相撲的相關故事、文化、規則,並分日本大相撲的相關新聞。每個奇數月(一、三、五、七、九、十一)大相撲比賽場所結束後,針對該比賽場所前後的新聞與利是表現作分析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書豈聊聊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打算跟各位分享日本相撲場上的排外現象,現今在日本大相撲中,存在的外國人可能遠比各位想得更多,而在幕內段位中就有22%的是外國人,將近四分之一啊,這是相當壯觀的現象,況且這還是日本國技。
**絕無小看任何力士的努力,僅存討論** 年輕時候要多努力,老了之後才不會後悔。這是生活中常常出現的一句話,一句話能流傳這麼久,肯定是有他的道理,至於對與錯,似乎不是第一重點。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承認自己的弱小。這句話我是在看影片的時候偶然聽到的,覺得好像有點道理,但不太完全同意,而我把它改成「人的一生,就是認清自己的弱小,強大自己的強大」。
無論是什麼專業、什麼行業,有一個正確的人帶領你在前面開路肯定是最省時間的,而這個領頭人的好壞卻是很大的關鍵,往往能決定是要讓你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
前幾天無意地看到了一部小短片,小短片的內容是一位記者在採訪許多不同年齡段的人,採訪題目是「如果能見到小時候或是年輕時候的自己,會想對他說什麼?」採訪的人數挺多的,但是大多數人的回應卻像是都對好腳本一樣,都回答了「希望可以勇敢一點、自信一點,不要怕失敗的向前衝!」
現在無論多大的年紀,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斥著或多或少的壓力,這個壓力可能來自金錢、家庭或是愛情。而當克服了一連串困難的壓力時,常常會有最後一道坎要跨過,但這最後一道坎,往往是最難熬的,甚至就止步於此。
今天打算跟各位分享日本相撲場上的排外現象,現今在日本大相撲中,存在的外國人可能遠比各位想得更多,而在幕內段位中就有22%的是外國人,將近四分之一啊,這是相當壯觀的現象,況且這還是日本國技。
**絕無小看任何力士的努力,僅存討論** 年輕時候要多努力,老了之後才不會後悔。這是生活中常常出現的一句話,一句話能流傳這麼久,肯定是有他的道理,至於對與錯,似乎不是第一重點。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承認自己的弱小。這句話我是在看影片的時候偶然聽到的,覺得好像有點道理,但不太完全同意,而我把它改成「人的一生,就是認清自己的弱小,強大自己的強大」。
無論是什麼專業、什麼行業,有一個正確的人帶領你在前面開路肯定是最省時間的,而這個領頭人的好壞卻是很大的關鍵,往往能決定是要讓你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
前幾天無意地看到了一部小短片,小短片的內容是一位記者在採訪許多不同年齡段的人,採訪題目是「如果能見到小時候或是年輕時候的自己,會想對他說什麼?」採訪的人數挺多的,但是大多數人的回應卻像是都對好腳本一樣,都回答了「希望可以勇敢一點、自信一點,不要怕失敗的向前衝!」
現在無論多大的年紀,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斥著或多或少的壓力,這個壓力可能來自金錢、家庭或是愛情。而當克服了一連串困難的壓力時,常常會有最後一道坎要跨過,但這最後一道坎,往往是最難熬的,甚至就止步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