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幣安完成了第19次平台幣銷毀程序,總銷毀數量達到183萬顆BNB,總價值為7.4億美元。然而,貨幣銷毀的新聞不時在幣圈出現,銷毀背後卻衍生了不同的問題,本文將為大家簡單介紹貨幣銷毀的相關資訊和新聞。
貨幣銷毀的原理:
加密貨幣銷毀,即burning crypto,是把加密貨幣從流通的貨幣中永久移除的過程,從而減少貨幣的總供給量,是自2017年開始流行的減少代幣供應的方法。這步驟涉及智能合約中的銷毀功能 - 燃燒證明 (POB),屬於
區塊鏈網絡實現的幾種共識機制算法之一。
區塊鏈礦工接收了銷毀貨幣的要求後,會使用 POB把我們指定的貨幣銷毀。
Source: TheFinancialExpress
加密貨幣銷毀的過程是不能逆轉的,而且會直接影響供需動態,因此在銷毀前必需仔細考慮銷毀的的必要性。這個決定通常是交給代幣的原生平台制定銷毀貨幣的時間和數量。影響平台進行銷毀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季度性的交易量,加密穩定幣交易所每年會回購併銷毀一定數量的代幣,然後
穩定幣會自動鑄造新代幣並經常銷毀它們以保持其與美元掛鉤的價值。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中心交易所幣安的原生代幣 – 幣安幣過往就是取決於三個月內在交易所進行的交易數量而進行銷毀。
貨幣是如何銷毀:
有趣的是,任何貨幣持有人皆可以隨時執行銷毀功能。以幣安幣為例,貨幣持有者首先要聲明銷毀指定數量的代幣,然後
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會驗證持有者的加密錢包是否有足夠數量的貨幣,再對照銷毀的數目是否適當。如沒有足夠數量貨幣,操作將不會執行。相反,如果確實有足夠的數量,貨幣可被永久銷毀。可是,大部分情況下獨立投資者不會執行此命令,因為這樣等於現實中燒錢。因此,銷毀過程通常是由原生平台執行,自從幣安實施新制「自動燒幣 (BNB Auto-Burn)」後,完成了首次銷毀,這已是幣安第18次燒幣,燒幣量是自去年以來最多的一次,銷毀近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普遍的加密貨幣銷毀絕大部份是加密貨幣的開發者採取的內部行動,被選定的代幣會發送到一些沒有私鑰的地址,簡稱黑洞或地址吞噬者(burn address or eater address)。由於這些地址並沒有任何私鑰,沒有人可以重取黑洞裡的貨幣,所以這就像現實銷毀過程,不能逆轉。除此之外,平台的開發人員亦會在加密資產推出的階段,把一些未能售出的加密資產執行一次性的銷毀程序。
銷毀的好處和壞處:
配合
區塊鏈獨有技術,可保證貨幣銷毀的過程達到透明化。雖然被消除的貨幣不能取回,不過所有加密代幣的燃燒記錄在區塊鏈上,任何人皆可驗證代幣銷毀的資料,而過程中令大量貨幣從流通貨幣中移除後,質押代幣可能會換得更多美元,質押持有者亦可受益。加密貨幣銷毀的重點在於通貨緊縮效應的產生,受影響資產的供應量減少,從而增加貨幣稀缺性及整體價值,一些公司燃燒
NFT也是應用同樣的原則。
其實,加密貨幣銷毀與公司回購股票的情況類似,可能對加密貨幣有利或適得其反。由於其他市場消息亦可影響貨幣價值,被銷毀貨幣的價值不一定會上升。某些投資者得知貨幣發行商即將進行銷毀,可能會盡早把貨幣定價賣出。
貨幣銷毀的相關新聞:
2021年5月,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燒毀了 Shiba Inu 近 41% 的供應量(價值 67 億美元)。從上年代月至12月以來,已有 2,576,326,394 個 SHIB 被發送到黑洞錢包,最高峰時期曾經在短短一周內,十億個SHIB從流通的貨幣中消失。是次銷毀後,柴犬幣價值上漲,市值曾達到了 203.7 億美元高位。
根據Ultrasound數據顯示,截止今年3月27為止,以太坊網路總共銷毀2020815.73枚ETH,其中OpenSea銷毀230045.01枚ETH、ETHtransfers銷毀192064.79枚ETH、
UniswapV2銷毀127537.61枚,銷毀總價值已突破60億美元,是歷史新高。《財訊》報導指出,隨著不同Defi的應用程式在以太坊愈來愈多,以太坊交易速度變得緩慢,加上
Gas Fee 愈來愈高,銷毀可以讓發行數量變少,以利降低手續費。
認識加密貨幣銷毀原理和背後的原因,可以更了解區塊鏈生態的發展,有助投資事半功倍。
更多精彩內容請到: BlockPu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