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己能夠體會,好文章要用燉的這句話。
不管寫了些什麼,隔幾天再翻出來看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出哪句不太通順,哪段邏輯欠佳,屢試不爽。
於是養成間隔檢視,這個習慣。
寫好後,先收著,隔幾天拿出來看,再隔幾天在拿出來看。甚至會有完成一篇文章,當下不是很滿意;但多看了幾次之後,似乎也沒那麼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176內容數
你今天好嗎?每個禮拜三,都會在這裡分享一本啟發我的好書。希望閱讀後的你,哪怕只有一句覺得有道理,就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意見,都非常歡迎在底下留言。期待你的光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駱和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將成功與致富包裝成人人可以達成的目標;這話讓我陷入思考。 比如說運動領域裡,沒有辦法只套公式,讓選手登上巔峰;那麼是不是應該說:成功沒有規則只有方向? 每個人都不同,無論本身條件或外在環境:這公式在他身上可行,不代表在我身上可行。 方向卻不一樣,你我都可以朝成功這條路前進,至於如何前進⋯只能靠自己。
每天和自己開會五分鐘。光這個標題就覺得這篇文章應該不差。 根據自己經驗,每天花點時間思考當天過程,針對言談舉止,提出檢討及建議。確實能夠讓生活過的更紮實;尤其再加上每日感謝,保持對抗現實社會的活力。 持續有意識過生活,揮別過去自駕模式,擺脫隨波逐流心態;相信你可以得到更多。
小時候總是在思考,成為大人以後想法上會不會有什麼改變?身為一個大人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但隨著年紀一天比一天增加,我發現我還是我,還是那個喜歡亂畫、還是那個愛看漫畫、還是那個會寫心情記事並且長的醜醜的小男生。 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身體已經開始跟不上自己的心。
不同於坊間寫作教學。著重在為什麼寫作?寫作能夠帶來什麼效益?為什麼這個時代更需要具備寫作能力? 中國寫作教練,師北辰告訴我們寫作以外的事,使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寫作的魅力。 剛好也對應了賽門西克斯提出的黃金圈理論中,最核心的問題,為什麼做這件事?
看漫畫一直是我很喜愛的習慣。 不過很多時候對裡頭的文字總是飛快閃過。 現在回想起來,閱讀漫畫的當下, 習慣會先以整體故事大綱為主,不會特別去停留在個人對話上面。 這樣是不是有點像陶淵明曾說:好讀書,不求甚解?
才翻了幾頁的人生路引,馬上可以感受到楊斯培醫師的魅力。簡單的故事,大大的道理,深入卻淺出。 最近一直對閱讀後的輸出,迷失方向;看著楊醫師以閱讀為基礎,融合親身經驗的表達方式。或許有機會能夠使自己稍稍成長。
將成功與致富包裝成人人可以達成的目標;這話讓我陷入思考。 比如說運動領域裡,沒有辦法只套公式,讓選手登上巔峰;那麼是不是應該說:成功沒有規則只有方向? 每個人都不同,無論本身條件或外在環境:這公式在他身上可行,不代表在我身上可行。 方向卻不一樣,你我都可以朝成功這條路前進,至於如何前進⋯只能靠自己。
每天和自己開會五分鐘。光這個標題就覺得這篇文章應該不差。 根據自己經驗,每天花點時間思考當天過程,針對言談舉止,提出檢討及建議。確實能夠讓生活過的更紮實;尤其再加上每日感謝,保持對抗現實社會的活力。 持續有意識過生活,揮別過去自駕模式,擺脫隨波逐流心態;相信你可以得到更多。
小時候總是在思考,成為大人以後想法上會不會有什麼改變?身為一個大人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但隨著年紀一天比一天增加,我發現我還是我,還是那個喜歡亂畫、還是那個愛看漫畫、還是那個會寫心情記事並且長的醜醜的小男生。 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身體已經開始跟不上自己的心。
不同於坊間寫作教學。著重在為什麼寫作?寫作能夠帶來什麼效益?為什麼這個時代更需要具備寫作能力? 中國寫作教練,師北辰告訴我們寫作以外的事,使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寫作的魅力。 剛好也對應了賽門西克斯提出的黃金圈理論中,最核心的問題,為什麼做這件事?
看漫畫一直是我很喜愛的習慣。 不過很多時候對裡頭的文字總是飛快閃過。 現在回想起來,閱讀漫畫的當下, 習慣會先以整體故事大綱為主,不會特別去停留在個人對話上面。 這樣是不是有點像陶淵明曾說:好讀書,不求甚解?
才翻了幾頁的人生路引,馬上可以感受到楊斯培醫師的魅力。簡單的故事,大大的道理,深入卻淺出。 最近一直對閱讀後的輸出,迷失方向;看著楊醫師以閱讀為基礎,融合親身經驗的表達方式。或許有機會能夠使自己稍稍成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通常創作者會有『每週一篇高品質文章』還是『每日次等內容』這個困擾 目前社群演算法不會一直推送你的發文給你的追蹤者 以為頻繁發文會洗別人版面,會被洗到的正是想接受到這樣訊息的人 不用太在意別人會被你的發文轟砸 所以 有靈感時,盡快寫下,發文 去人家裡串門子發現新idea,發文 讀一本好書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不小心就停更了一個多月,如果這裡有期待看見我創作的朋友的話,不好意思,這位創作者就是這麼任性,有時候我也很困擾(?) 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常常想讓事情一次就到位,覺得作品還沒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就想繼續埋頭磨練,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以後,才讓其他人看見。 但創作這回事時常是沒有終點的,只有
Thumbnail
前情提要:其實我過去有寫文章的習慣,但就是其實,不過都在其他部落格寫,今年才搬移到這邊。 為了治療我的囤文惡習XD 我決心發願:每周一篇文,即使是硬生的、亂掰的文(真愛開玩笑的me🤭 希望大家不吝嗇按讚留言訂閱開啟小鈴鐺🛎️ 你的2024/6月份過得如何呢~ 夏天的悶熱酷暑和梅雨
原本是想說當日記寫,但我覺得這種突如其來的動力沒辦法應該堅持不了每天來上一篇,更別說持續寫了,所以就暫且稱其雜記吧。
Thumbnail
發現自己總是在做重複的事情,次有這發覺是來自於「日記」,說是日記不如說是我的委屈抒發管道,太多悶虧找不到出口,寫下來最安全,不用死記在腦袋,順勢讓情緒/事情流過去,回頭一看,天啊!這不是之前才發生過嗎?我怎麼又在這兒糾結了。 第一次去內觀中心,10天的時間與外界斷線,太無聊,只好去看看腦袋中都跑
生活實驗 六五四 原來只要打開以後,開始翻閱, 然後閱讀的行為就會自然開始, 如果停下來、有想了一下就非常的值得。 有些書的作者只是花了很多時間、 斷斷續續講了幾番很長的話, 也沒有期待誰能一次聽完, 這種對話量大抵連編輯也會覺得吃力。 想通了以後,文字終於在我
在剛開始練習寫作的過程中,我總是一股腦地想把自已想說的全部寫了出來。但文章分享出去後,會發現按讚的數量有限、完讀率很低,當我試著去比對商周熱門的文章後,發現有很多的差異點,其中一點就是商周文章許多都是職場情境對話起頭。查看網路上所提及的寫作技巧,才知道這樣的文章鋪陳,其實是為了增加文章的代入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通常創作者會有『每週一篇高品質文章』還是『每日次等內容』這個困擾 目前社群演算法不會一直推送你的發文給你的追蹤者 以為頻繁發文會洗別人版面,會被洗到的正是想接受到這樣訊息的人 不用太在意別人會被你的發文轟砸 所以 有靈感時,盡快寫下,發文 去人家裡串門子發現新idea,發文 讀一本好書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不小心就停更了一個多月,如果這裡有期待看見我創作的朋友的話,不好意思,這位創作者就是這麼任性,有時候我也很困擾(?) 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常常想讓事情一次就到位,覺得作品還沒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就想繼續埋頭磨練,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以後,才讓其他人看見。 但創作這回事時常是沒有終點的,只有
Thumbnail
前情提要:其實我過去有寫文章的習慣,但就是其實,不過都在其他部落格寫,今年才搬移到這邊。 為了治療我的囤文惡習XD 我決心發願:每周一篇文,即使是硬生的、亂掰的文(真愛開玩笑的me🤭 希望大家不吝嗇按讚留言訂閱開啟小鈴鐺🛎️ 你的2024/6月份過得如何呢~ 夏天的悶熱酷暑和梅雨
原本是想說當日記寫,但我覺得這種突如其來的動力沒辦法應該堅持不了每天來上一篇,更別說持續寫了,所以就暫且稱其雜記吧。
Thumbnail
發現自己總是在做重複的事情,次有這發覺是來自於「日記」,說是日記不如說是我的委屈抒發管道,太多悶虧找不到出口,寫下來最安全,不用死記在腦袋,順勢讓情緒/事情流過去,回頭一看,天啊!這不是之前才發生過嗎?我怎麼又在這兒糾結了。 第一次去內觀中心,10天的時間與外界斷線,太無聊,只好去看看腦袋中都跑
生活實驗 六五四 原來只要打開以後,開始翻閱, 然後閱讀的行為就會自然開始, 如果停下來、有想了一下就非常的值得。 有些書的作者只是花了很多時間、 斷斷續續講了幾番很長的話, 也沒有期待誰能一次聽完, 這種對話量大抵連編輯也會覺得吃力。 想通了以後,文字終於在我
在剛開始練習寫作的過程中,我總是一股腦地想把自已想說的全部寫了出來。但文章分享出去後,會發現按讚的數量有限、完讀率很低,當我試著去比對商周熱門的文章後,發現有很多的差異點,其中一點就是商周文章許多都是職場情境對話起頭。查看網路上所提及的寫作技巧,才知道這樣的文章鋪陳,其實是為了增加文章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