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樣貌(九):狂想 - 海深飽測不準原理

股市的樣貌(九):狂想 - 海深飽測不準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股市投資沒有精準的答案

  • 人們為什麼都想找到一個精準的解答?例如,想知道什麼股票可以買?何時可以買?多少錢可以買?
  • 人們為什麼會存在股價是精準可測的想法?例如,覺得殖利高的股票就可以買;每股盈餘高的股票,股價會漲得更高;本益比低的股票就有機會;或是覺得台積電就應該值多少錢?
  • 人們為什麼會覺得,有一個精準的方法,可以獲得最高報酬?然後吵來吵去,覺得別人是蠢蛋,自己比較聰明。
在微觀的量子世界,萬物皆是不確定的。

在微觀的量子世界,萬物皆是不確定的。

微觀世界萬物皆不確定

有沒有可能?股票適用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它,就是測不準。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當你想測量粒子時,你就擾動了它;測得準粒子的位置,就測不準粒子的速度。

股票也有點類似,當每個人都想為它定價時,就擾動了它,影響了它。如果大家相信股票的趨勢、獲利和成長能被說得準,很快就會影響它的股價。各種相關因素不斷交雜出現,股價便永遠測不準。

例如,人們覺得官股的獲利與成長性明確,可預測性高,但大家都這樣想,都去買,就擾動了它的價格。價格上漲殖利率反而從吸引人的5%掉到3.5%。更別說那些產業變動快速,完全不可測的股票。

獲利與成長如果都被確定,大家都想去買。股價就愈不確定。

獲利與成長如果都被確定,大家都想去買。股價就愈不確定。

長期持有不然就不要持有

有沒有可能?「短期」間,股市和股價根本就不可測。你只要知道,「長期」而言,每個人都會死,而整體股市會一直漲。這樣,就夠了!不管是人生,還是投資,沒什麼好擔心的。

這就是為什麼,你要長期持有,不然就不要持有。因為,短線、微觀測不準,長線、巨觀閉著眼,也大概知道未來會如何。

我是查理。請保持想像力與幽默感。

不確定性原理: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不确定性原理
海森堡:https://zh.wikipedia.org/wiki/维尔纳·海森堡

avatar-img
窮查理投資事務所
24.8K會員
116內容數
投資就是人生。這大概是我唯一能想出的一句話,來詮釋為什麼投資找不到正確答案的原因。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答案,不管是投資,還是人生。只要選擇良善、正直的企業,或是人生的道路,雖然會有不同的結果,但結果一定不會太糟,而且通常是甜美的。永遠,也不要妥協。不要因為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長期會帶來的效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窮查理投資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領取投資集點卡:跟著查理,集滿十個股災星星...^^" 》 巴菲特有一個投資觀點,不論對喜歡主動擇時擇股,或是指數化投資人,都很有幫助。他要投資人想像「一生只有20次機會可以買股票」,每買一次就在記錄卡上打個洞。如果是你,會想把這20次機會用在什麼時候呢? 有鑑於經營Youtube和臉書賺不到什麼
其實...我知道理財資訊說了什麼?也知道你在想什麼... 如果0050能賣在152元就好了... 沒關係,來去一場空,就少賺而已... 還是要買高股息,或有穩定殖利率的個股,至少有股息可以領... 應該會破前低13,800點...等到那時候再來買好了... 一直升息,經濟就會降溫,股市就會跌...
P.S. 首先…我已經不太看投資理財書籍了,所以只隨意翻了10分鐘;...其次是...談這本書,我並不會有任何的經濟利益...^^| 最後...這本書和大多數的入門理財書一樣,你都應該自己去翻翻看,就會知道它適不適合你...^^| 封面評論 咦...愈講愈多...(我試著打住好了...^^|)
這是第一次有出版社希望我介紹書。(我真的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書,分為兩種。好書和壞書。(P.S. 我不是說這本書是壞書,Part II 再評論這本書。) 癈話是嗎?那就代表你認同這世界存在壞書。所以,看書的時候要學會分辨好書與壞書。 分辦好書與壞書有很多種方法,例如: etc.
我們在一個星期前的YouTube影片中,藉由(圖一)這張表格,簡單說明了虧損的跌幅,和要賺回來的漲幅之間,並非是同等幅度的。所以...咳...咳...凡事小心。 影片在這裡,有興趣的再去看一下嚕...^^" 好...那...我們很快再來看一下...我什麼事都沒做,有沒有賠什麼大錢?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間公司的營運狀況,是如何傳到散戶投資人的耳裡頭呢?當散戶每天焦躁地尋找理財新聞時... 以及...當你看到一則理財新聞時: 那則新聞是「第幾手」的資訊呢? 你不會傻傻的以為那些真的都是「新」聞吧...(夠新嗎?) 經營團隊散佈企業資訊的管道,有以下幾種形態: 我是查理。
《領取投資集點卡:跟著查理,集滿十個股災星星...^^" 》 巴菲特有一個投資觀點,不論對喜歡主動擇時擇股,或是指數化投資人,都很有幫助。他要投資人想像「一生只有20次機會可以買股票」,每買一次就在記錄卡上打個洞。如果是你,會想把這20次機會用在什麼時候呢? 有鑑於經營Youtube和臉書賺不到什麼
其實...我知道理財資訊說了什麼?也知道你在想什麼... 如果0050能賣在152元就好了... 沒關係,來去一場空,就少賺而已... 還是要買高股息,或有穩定殖利率的個股,至少有股息可以領... 應該會破前低13,800點...等到那時候再來買好了... 一直升息,經濟就會降溫,股市就會跌...
P.S. 首先…我已經不太看投資理財書籍了,所以只隨意翻了10分鐘;...其次是...談這本書,我並不會有任何的經濟利益...^^| 最後...這本書和大多數的入門理財書一樣,你都應該自己去翻翻看,就會知道它適不適合你...^^| 封面評論 咦...愈講愈多...(我試著打住好了...^^|)
這是第一次有出版社希望我介紹書。(我真的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書,分為兩種。好書和壞書。(P.S. 我不是說這本書是壞書,Part II 再評論這本書。) 癈話是嗎?那就代表你認同這世界存在壞書。所以,看書的時候要學會分辨好書與壞書。 分辦好書與壞書有很多種方法,例如: etc.
我們在一個星期前的YouTube影片中,藉由(圖一)這張表格,簡單說明了虧損的跌幅,和要賺回來的漲幅之間,並非是同等幅度的。所以...咳...咳...凡事小心。 影片在這裡,有興趣的再去看一下嚕...^^" 好...那...我們很快再來看一下...我什麼事都沒做,有沒有賠什麼大錢?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間公司的營運狀況,是如何傳到散戶投資人的耳裡頭呢?當散戶每天焦躁地尋找理財新聞時... 以及...當你看到一則理財新聞時: 那則新聞是「第幾手」的資訊呢? 你不會傻傻的以為那些真的都是「新」聞吧...(夠新嗎?) 經營團隊散佈企業資訊的管道,有以下幾種形態: 我是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