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間公司的營運狀況,是如何傳到散戶投資人的耳裡頭呢?當散戶每天焦躁地尋找理財新聞時...
以及...當你看到一則理財新聞時:
- 那則新聞是「第幾手」的資訊呢?
- 你不會傻傻的以為那些真的都是「新」聞吧...(夠新嗎?)
- 你讀到的資訊,是「新聞」?還是別人解讀後的「意見」呢?(人的意見總是最多,因為出張嘴最容易...)
畫了一張圖,也許能讓大家有所啟發。下次當你看到新聞時,多想想,也許就不會衝動買股票而被套牢了。
經營團隊散佈企業資訊的管道,有以下幾種形態:
a: 就愛自己講。自己建立的管道,直接對大眾和投資人講。例如: Twitter上的馬斯克(特斯拉老闆)。全球粉絲最多的「投顧老師」,喊水會結凍,特斯拉和加密幣投資者的偶像。
b: 就是很愛講。任何有助公司與個人關注度提升的管道與時機,都很喜歡講。例如: 力積電的黃崇仁、宏達電的王雪紅,以及一些不專注經營本業,老是買賣熱門股票的企業老董。通常愈講,信任度愈低。
c: 只講大家不應該知道的,不算不正常的管道。例如?ㄣ...我不應該知道的...
d: 只講大家應該知道的,常見的正常公平管道。例如:只在記者會、法說會和股東會統一發佈訊息的卓越企業。
企業資訊傳遞的過程中,內容的屬性與變化程度又是如何呢?在上圖中,我用三種顏色來表示:
- 櫻桃紅:一次傳遞,內容尚未質變,但範圍不定。例如愛吹噓的企業老董,或是公司太小謀求知名度,隨意上股市名人節目的企業經理人。
- 藍色:多次傳遞,內容統一,尚未質變,通常為企業新聞或財報結果,有時效性。例如:「真正的」新聞記者匯整但未過度解讀的企業新聞。
- 紫紅色:多次傳遞,內容已質變或添加新元素,個人意見、解讀或推測居多。例如股市名嘴、老師、網紅和達人的竟見。
希望以上能讓你在閱讀理財資訊時,知道「散戶投資人」接收到的訊息,其實是很末端了。如果是新聞,其實也很多人知道了。或是,你可能看到的是別人的意見,或是解讀的內容。這些資訊,是不是能成為你投資的依據與參考呢?在投資前,你可得好好想想...(雖然這對你來說,有點難...^^")
我是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