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今天跑到髮廊整形換造型。老闆的妹妹在市中心邊邊開了一家早餐店,我慕名很久卻還沒登門過。網路評價常見的是東西好吃衛生,但規矩多。
店家東西好吃衛生,可以不用規矩多嗎?有時候事情是一體兩面的。
老闆說,妹妹的這家店剛開始營業沒明示什麼規矩。時日一久,他們只是請客人交談聲小一點不影響他人;請客人洗手後再拿餐具;跟客人說門前黃線又臨馬路巷口所以車子請到停車場等等,但不時得面對來客的惡言相向,讓三人團隊疲於奔命,後來決定在入口張貼用餐須知,拒絕接待無法配合的人。
我相信店家立規範往往是不得已的,是一種篩選客人的機制。如果大家都能將心比心,把消費者除了有自己,也有他人放在心上,同時能落實基本的食品安全觀念──維護衛生的用餐環境,那店家在精心製作料理之餘,還需要耗費唇舌像學校老師一樣教育客人嗎?
這邊多提一些不一樣的看法,「用餐環境保持安靜」這點可能見仁見智,或我認為是店家定位。在台灣社會來說,甚至西方國家的社會情境下,吃飯往往是社交時間。
當時我和老闆討論還有一種篩選機制是價格,尤其早餐店也是精心挑選食材。但他說妹妹沒有把價格拉高的打算,我未能得知原因。
而自他們立下規範後,經過一段陣痛期,目前獲得穩定熟客消費。如果真的再遇到不理性且強硬的客人,他們直接報警處理。
對我來說,因為想開的是一人書店,剛好也有思考篩選機制這回事。但我認為性質不太一樣,圖書本身就是一種篩選機制了(有淡淡的哀傷)。所以目前我還是秉持人性本善,未來遇到再來調整,而無論怎麼調整,相信穩定客群都不會因此嚇跑的(醒醒吧,首先要有穩定客群)。
*更多開店故事就在《
想開書店荊棘日誌》,如對本店有興趣光臨者歡迎留言,開業後我會通知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