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的美股帳戶在 2023 開春漲了 16.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2023 年的一月只剩下兩個交易日,我發現美股帳戶資產於本月上升了 16.87%,這有點出乎意料,因為我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
先來看一下 2023 年一月份的美股四大指數漲跌幅:
  • 道瓊工業:上漲 2.51%
  • S&P 500:上漲 6.02%
  • 那斯達克:上漲 11.04%
  • 費半指數:上漲 16.32%
我的美股公開帳戶則上漲了 16.87%,如下圖:

我做了什麼?

這一個月來,我並沒有對我的投資組合做什麼大調整,故從四大指數的漲幅便可以大致看得出來,我的帳戶之所以漲了 16.87%,主要貢獻來自帳戶中的大型科技股和半導體 ETF,而不是我特別做對了什麼事情。
當然啦,特斯拉短短幾天就漲了超過 30%,也是有一些貢獻。
如果真要說我做了什麼事情,能夠在 2023 年開春第一個月擊敗美股大盤(這沒什麼了不起,畢竟只是一個月),其實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在去年底依然堅持股價跌越低買越多,股價漲多了就按照我的計算公式賣出固定比例的股份,取回現金(以便下次下跌繼續加碼)。如此而已。
我在本專題已經多次強調:股價下跌時如果什麼都不做(不加碼),絕對不可能在股市回春時迅速獲得回報。(這裡我也必須提醒:給雜草繼續澆水是會擴大虧損的,請慎選你的股票!)
此時再回頭看我去年也就是 2022 年的全年績效:-29.75%,也就不覺得那麼恐怖,也不會哀怨了。為什麼呢?關鍵在於理解投資組合本身所呈現的「波動幅度」

你偏好多大程度的波動?

我記得在前幾篇文章(還是臉書貼文?)裡面提過,有些人以為自己可以承受較大的風險和價格波動,但其實他們只能接受股價上漲,或者只下跌個 3% 或 5%。一旦虧損超過 10%,便難免時時憂心,擔心股市進一步下跌。如此惶惶終日的結果,就是在腦神經耗弱到一個極致的時候,偏偏又看到某位財經專家建議停損砍倉的文章,於是眼一閉、心一橫,認賠殺出。此時卻往往砍在所謂的「阿呆谷」。
我不是說 2023 年股市就此否極泰來喔!絕對不是這個意思。我剛剛說的,是希望大家能夠真實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力,也就是自己能夠承受多少帳面虧損。
我也不是說爛股票就該一直放著等它漲回來。股票的好與壞,大部分得靠你自己研究分析得出來的結論和信心。有人只愛金融股,就覺得台積電是不好的股票;有人是半導體業內專家,就愛投資某些半導體公司的股票來獲取高波動價差。
所以重點在於我們自己到底是偏愛高波動,還是偏好低波動。
如果你是喜歡超級低波動、低風險的長期投資人,那麼你很可能只推崇某些市值型 ETF,並宣稱這些低波動的 ETF 帶你安全跨越 2022 年的熊市。這點並沒有錯。當你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選擇投資標的與資產配置策略,那就是最適合你的做法。因為你知道低風險的另一面是低回報,而你選擇低風險的原因就是你也願意接受平穩(就別用平庸這個負面詞吧)的績效。
然而,你真的願意接受低風險和低回報嗎?這也是必須誠實回答的問題。
你是喜歡低風險帶你安全度過熊市,還是等到牛市的時候看到別人荷包賺滿滿又起心動念想要更換策略呢?我個人是不贊成這種大幅度切換投資風格的做法。投資策略可以微調,操作方法可以修正,然而一旦確立投資風格,最好一以貫之。
如果認真審視之後,你的回答是:
「不,其實我想要更高的回報。我願意為了更高的回報承受一些股市下跌的風險。」
那麼,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讓它的整體波動符合你的預期報酬率以及能夠承受的虧損幅度。這可能需要花你數月甚至一年以上的觀察、檢討與調整,才可能逐漸找到讓你覺得最舒服的組合。但是值得。
至於我自己,由於我在 2022 年選擇了以較高風險、高波動的組合,導致在 2022 這個股債雙跌的通膨年,我的精神有時承受了超乎我預期的壓力。儘管頂著壓力,我依然繼續在下跌時加碼,但我覺得將來還是該調整一下,讓投資組合的整體波動降低一些。主要的調整方向會是降低個股種類以及高波動資產的持股比重,並且增加市值型 ETF 的比重。
祝投資順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1K會員
109內容數
股市投資這個圈子,總是有許多迷信與誇大不實的說法。我強調誠實、公開、透明,邀請讀者與我一起屏除迷信,在投資路上輕鬆前行,打造一條穩定的股市現金流。我會在這裡分享我的投資心得與交易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徒風交易室 的其他內容
11 月績效統計、聊聊何時可以借錢買股票與槓桿操作、一週交易摘要、選股地圖更新。
11 月績效統計、聊聊何時可以借錢買股票與槓桿操作、一週交易摘要、選股地圖更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比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買股票,大部分是買零股。而且,買的零股不多。 有時會被笑太小氣。 除非是有把握,才會多買一些零股。 尤其,星期五我不買股票,只賣股票。怕星期六、星期日會有國際大事發生,影響下星期股市。 星期一,也只賣股票,不買股票。
Thumbnail
台股創下史上最大的跌幅1004.01點,而昨晚美股的四大指數也同步下跌,費半的跌幅更超過5 %。不僅僅是台美股大跌,基本上全球的股市都同步大跌。美國昨天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從4.1%爬升至4.3%,失業人口的增加代表著產業的低迷,這也讓了市場開始正視經濟衰退的來臨。
Thumbnail
今天美股大跌碰到我之前設定的前波高點NASDAQ正2出場最後10張 前一個月看到漲幅達30%後漲到相對滿足點大部位先出場,為了避免看錯 我保留10張部位,但是今天跌破我設定的前低,我先出場觀望。 如果真這次真的修正成功一般跌幅會在8~13%左右,尤其是科技股 波動比較大,目前我會進場有兩
Thumbnail
這幾天的美股還是持續向下探底。以道瓊為例,13個交易日,僅有一個交易日上漲,和前幾天說的一樣,已經將這近三個月的漲幅全數地還回。這個也是國際情勢的使然。中東的衝突昇溫,會帶動油價和歐亞的運輸。所有的基本的物資都會上漲,這也加深了通膨的疑慮。現是投資美債的好時機嗎?
Thumbnail
最新的經濟數據發布後,市場普遍預期通膨下降的幅度可能有限,進而增加了延後降息的可能性。對股市的本益比造成了不小的壓力。4月中旬將開始的企業財報季,將是市場的下一個焦點。市場的波動性有所降低,短線操作空間縮小,中長期投資趨勢的斜率也有所減緩。
Thumbnail
美股的部分因為NVDA跟MSFT、PLTR帶動,雖然有APPLE、TMF跟TSLA拖累,持股算是三好三壞,大盤是8%,目前績效小贏大盤一點到10%。 台股的部分因為大部分持有2330跟0050,這一季績效算是超級棒的一季,2330在這一季漲了30%,0050也漲了20%。
Thumbnail
2023年可說是美股表現一掃2022年低迷的一年,針對自己的投資,我進行了一次復盤。復盤的重要性在於瞭解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決策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或是可以繼續維持的方面,在未來的投資中可以避開可能帶來風險的行為,比起用感覺投資,有一套自己的投資大原則才能讓行動更加理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比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買股票,大部分是買零股。而且,買的零股不多。 有時會被笑太小氣。 除非是有把握,才會多買一些零股。 尤其,星期五我不買股票,只賣股票。怕星期六、星期日會有國際大事發生,影響下星期股市。 星期一,也只賣股票,不買股票。
Thumbnail
台股創下史上最大的跌幅1004.01點,而昨晚美股的四大指數也同步下跌,費半的跌幅更超過5 %。不僅僅是台美股大跌,基本上全球的股市都同步大跌。美國昨天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從4.1%爬升至4.3%,失業人口的增加代表著產業的低迷,這也讓了市場開始正視經濟衰退的來臨。
Thumbnail
今天美股大跌碰到我之前設定的前波高點NASDAQ正2出場最後10張 前一個月看到漲幅達30%後漲到相對滿足點大部位先出場,為了避免看錯 我保留10張部位,但是今天跌破我設定的前低,我先出場觀望。 如果真這次真的修正成功一般跌幅會在8~13%左右,尤其是科技股 波動比較大,目前我會進場有兩
Thumbnail
這幾天的美股還是持續向下探底。以道瓊為例,13個交易日,僅有一個交易日上漲,和前幾天說的一樣,已經將這近三個月的漲幅全數地還回。這個也是國際情勢的使然。中東的衝突昇溫,會帶動油價和歐亞的運輸。所有的基本的物資都會上漲,這也加深了通膨的疑慮。現是投資美債的好時機嗎?
Thumbnail
最新的經濟數據發布後,市場普遍預期通膨下降的幅度可能有限,進而增加了延後降息的可能性。對股市的本益比造成了不小的壓力。4月中旬將開始的企業財報季,將是市場的下一個焦點。市場的波動性有所降低,短線操作空間縮小,中長期投資趨勢的斜率也有所減緩。
Thumbnail
美股的部分因為NVDA跟MSFT、PLTR帶動,雖然有APPLE、TMF跟TSLA拖累,持股算是三好三壞,大盤是8%,目前績效小贏大盤一點到10%。 台股的部分因為大部分持有2330跟0050,這一季績效算是超級棒的一季,2330在這一季漲了30%,0050也漲了20%。
Thumbnail
2023年可說是美股表現一掃2022年低迷的一年,針對自己的投資,我進行了一次復盤。復盤的重要性在於瞭解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決策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或是可以繼續維持的方面,在未來的投資中可以避開可能帶來風險的行為,比起用感覺投資,有一套自己的投資大原則才能讓行動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