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WK08 快閃台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勇敢並非無懼,而是就算害怕依舊面對

連續假期,快閃台東
週末連假,搭車回台東的火車上,後座的乘客手機播放出來,怪裡怪氣談話的聲音也很大聲,我心裡敢怒不敢言,息事寧人的態度,帶起了耳塞,不予理會,沒多久一旁的兒子顯得也很煩躁,我問他說,需要我跟後座的人反應嗎?兒子說算了啦,忍一時海闊天空之類的話,我想到幾件事,第一、要是妻子在旁邊,我想他會不卑不亢的請對方關掉音響,請他小聲說話;第二,我發現逃避正視問題,反而會在內心產生更大的衝突,隱忍到最後,有可能會以更加激烈的爆發;第三、兒子顯然也跟我有類似不愛面對的性格,也許我可以用成年人的方式,給他應有的示範。於是,我鼓起勇氣轉過身去,勁量壓抑我想要藉由生氣給自己壯膽的情緒,顯然不是太成功,音調仍然有些高亢,對方並沒有抬頭看我,只是喋喋不休的跟空氣「對話」,我恍然發現,這個人顯然精神狀況不太正常,我遇見神經病了!接下來他手機開始播放蚊子的聲音,他還會不時佯裝拍打蚊子,發出巨大聲響,我發現自己的血脈噴張,漸漸平緩,心中的不滿,在說出口後,已經紓解,對方是否改變,已不太重要,更何況,他可能是個神經病,我唯一擔心的事,他會不會做出不理性的事情,對於惱人的聲響,我反倒是可以平靜以對。
公司性格測驗,結果並不是我喜歡的,比方說愛搞孤僻,害怕衝突,外表冷靜,內心波濤洶湧..似乎在說我是一個懦弱的人,其實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啊,似乎並不符合成功人士印象,赫然發現,我不給自己做自己,所謂的成功,只有一種方式?偽裝成另外一個假面人,是成功嗎?
我試著告訴自己,「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性格沒有對錯,父母給的,個性沒有好壞,生長環境造就的,我能夠控制的是我的行為,不愛衝突,不表示我無法處理衝突,也許正因為如此,我更該肯定自己的勇氣。勇敢,並非無懼,勇敢,是就算害怕,仍舊一往無前。
我仍不擅長處理衝突(conflict)情境,練習正視(confrontation)問題,或許是我可以開始下手練習的地方,不卑不亢則是應抱持的態度。

吸引力法則?

回台東住在二姐家,每次跟姊姊聊天,總是覺得很有收穫,我想我們都有著一種特質,總是想要更進步,更多的追求,特別是在情緒心靈的方面,或許是因為我們都有些匱乏,最近姊姊上了薩提爾的課程,似乎頗有體悟,也或許是我可以去的追求的面向。
接納自己,是我跟姊姊在探討的一個主體之一,特別是對於過去發生對的、錯的、好的、壞的,不帶價值判斷的看著,真的可以嗎?我似懂非懂,似乎是說,這一切始於覺察,很多時候,並不會覺察自己早已開始自我批判。
吸引力法則是我們另一個討論的話題,「幻想」著中樂透,那麼中樂透這件事,在我們的腦海中,已經發生了,不必等到中獎,也許開獎才是夢幻的破滅,不開獎,永遠可以擁有中獎的想像,開獎之後,就失去了想像的空間,或許我們期待的不來,不須急躁,沒有實現的夢想,至少也沒有被否認,有夢最美,在我們的夢中,所求不就己經實現?

功課

跟姐聊到一半,我心緒開始飄忽,我跟姐說,我有功課要做,無法跟他專心談話,姊姊說,你的功課好多喔,對啊,也沒有老師,我每天仍有做不完的功課,工作之餘,每天要靜坐冥想、寫日記、準備馬拉松比賽有訓練課表、每週要寫一篇文章,買了健身房的會員,應該要常去游泳、瑜伽、重訓...,姐問:我享受這些過程嗎?我說:我享受「做完」功課,跑步的過程,我未必享受,寫作的過程,有時腦袋空空,意思是我痛苦了半天,就是為了享受那登頂的霎那?受苦與成就,會不會太不成比例了呢?首先是,登頂的快樂,不只是在巔峰的短短幾分鐘,延續的快樂,在山下是有機會不斷重現的。當然,若能夠在旅程開始、過程、結束,都同樣享受,豈不更加美好?旅途前的期待、旅途中的體驗、旅途後的回憶,形成整體的美好行程,就算無法登頂,也不是失敗。
這個星期看了些書,也是我給自己的功課之一,幾本書跳著看,有所謂的經典《小王子》、《湖濱散記》,暢銷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回到台東家,又意外讀了外甥女的《解憂雜貨店》。
《小王子》據說很暢銷,有點像是寓言童話故事,但我看不出太大的心得,也許我太像作者所說的「大人」,忙碌在功利的世界,失去了純真的眼光,但很想跟作者說,你老人家何苦拐彎抹角,有話不能直說嘛?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也是童話故事改編,不確定為什麼主角是隻蛤蟆?蛤蟆先生是因為困頓而去尋求諮商師幫助,其實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有心理諮商師,不見得是因為有缺陷,就像是每個運動選手都應該有個教練,即使世界第一也都需要教練,不是因為不夠好,而是想要更好,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諮商師當然最好是專業的,其實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們,都是業餘的諮商師,或許有高明與一般分別,但總是好過自己吞嚥難以自行消化的情緒,朋友光是拉出一段距離,就是已經很好的起始點。《蛤蟆先生》的觀點,對我並不全然陌生,有些心理學觀點過分簡化,但也因為簡化,變得容易吸收,我印象最深刻之一的是,我們心中都住著一個小朋友,有著憤怒、悲傷、快樂與恐懼的基本情緒,還有一個父親或母親,或者慈愛與嚴厲的,最重要的,莫要忘了我們也是一個成年人,有能力以不卑(小孩狀態)不亢(父母狀態)的態度處理問題。
《湖濱散記》就像是《戰爭與和平》、《傲慢與偏見》之類的經典名著,就是書名耳熟能詳,內容從來也沒能好好看過的書,我還很假掰的買了英文版本,看了半天只懂得梭羅先生親手蓋了一個屋子,在名叫做Walden的小池塘邊,一住兩年兩個月,叨叨絮絮說了許多,不知是因為生字太多,還是悟性不夠,我感到不知所云,中文版本我恐怕仍是有困難的吧,但我一不錯二不休,再買了有聲書,打算邊聽邊看,讓聲音帶著閱讀進度,就算讀不懂,也可以「看」完整本書,閱讀一定要是享受的嗎?有時我把它當作功課來做。
《解憂雜貨店》記得是在上個公司,同事推薦的一本書,算起來也是八、九年前讀的,最近剛好另一同事提及,回台東就在房間一角瞥見,也是一種吸引力法則?其實只有書名記得,內容一時想不起來,重讀之後,才又逐漸喚起記憶。故事場景發生在一個雜貨店,貫穿了三十三年的現在與未來,劇情當然是很不可思議,但作者縝密的邏輯,又不至於顯得荒謬,一點一滴的揭露,充滿了原來如此的讚嘆,一路佈局,結束前再逐一收割,一切都恍然大悟般的合理。雜貨店裡的「諮商師」,其實不過幾個不成材的小混混,但因為他們沒有包袱,赤裸坦率的真話,反而直指人心最虛偽脆弱的一面,拉開三十三年的觀點,也提供截然不同的視野,尋求諮商的人,不見得需要別人的建議,只是在諮商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幫助自已的思考,畢竟最後需要做出選擇的人,還是我們自己。結論是《解憂雜貨店》是本高度娛樂又富含寓意的一本書,不愧是本暢銷之作。
連續假期,快閃台東,見了平常不見的人,看了平常沒空看的書,呼吸東台灣的空氣,累積了另一層的想念。
avatar-img
8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nte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理人的報酬,除了財務,也在其他面向,包括無償的犯錯機會,與不同文化的衝擊學習,企業生活,不會是完美生活,卻很有機會創造出多彩豐富、高潮迭起的生活。
我沒有要自命清高,只是,我想讓我的存在,變得更高尚,工作上的財務回報不是我的追求,而是我對追求崇高理想期待的回報,若能找到一個讓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目標,此生功德圓滿。可以賺錢,很好;又能賺錢又有意義,更好!有意義的人生,比快樂的人生,更值得追求。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運動、寫字、上班、下班,日常的秩序,就是我重要的事。
婚後過年,都在台東、台北、南投之間往返,大多搭火車,曾經搭過一次飛機,第一次開車環島,已經是好多年前,蘇花、南迴都還沒有改建的時候。幾十年過去,孩子大了,不只父母老了,我們自己也老了,連海端的房子,也即將被拆了,歲月啊!
每個星期都要寫一篇週記,彷彿是自己擁有的專欄,與其說是經營部落格,不如說是練習,之前上過寫作課,課程開始,老師經常從自由書寫開始,好比是暖身,有時給個方向,聯想,然後就自然發展開來。回顧過去一週發生的事情,從此開始聯想。
60分鐘可做甚麼?可以看一場短片、可以開一場會議、可以跟妻子深談、可以與兒子閒聊,一不小心,塞車在路上,就是一個小時,可以跑個十幾公里,世界級選手,甚至能夠跑一場半程馬拉松,我的選擇會是甚麼?發呆、看海、思考、運動、寫作、聊天。時間在哪裡,成就在哪裡
經理人的報酬,除了財務,也在其他面向,包括無償的犯錯機會,與不同文化的衝擊學習,企業生活,不會是完美生活,卻很有機會創造出多彩豐富、高潮迭起的生活。
我沒有要自命清高,只是,我想讓我的存在,變得更高尚,工作上的財務回報不是我的追求,而是我對追求崇高理想期待的回報,若能找到一個讓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目標,此生功德圓滿。可以賺錢,很好;又能賺錢又有意義,更好!有意義的人生,比快樂的人生,更值得追求。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運動、寫字、上班、下班,日常的秩序,就是我重要的事。
婚後過年,都在台東、台北、南投之間往返,大多搭火車,曾經搭過一次飛機,第一次開車環島,已經是好多年前,蘇花、南迴都還沒有改建的時候。幾十年過去,孩子大了,不只父母老了,我們自己也老了,連海端的房子,也即將被拆了,歲月啊!
每個星期都要寫一篇週記,彷彿是自己擁有的專欄,與其說是經營部落格,不如說是練習,之前上過寫作課,課程開始,老師經常從自由書寫開始,好比是暖身,有時給個方向,聯想,然後就自然發展開來。回顧過去一週發生的事情,從此開始聯想。
60分鐘可做甚麼?可以看一場短片、可以開一場會議、可以跟妻子深談、可以與兒子閒聊,一不小心,塞車在路上,就是一個小時,可以跑個十幾公里,世界級選手,甚至能夠跑一場半程馬拉松,我的選擇會是甚麼?發呆、看海、思考、運動、寫作、聊天。時間在哪裡,成就在哪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利用自己創造的格言來激勵自己,逐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文章中以自身的經歷為例,強調因應挑戰與恐懼的重要性,探討各種格言背後的意義,以及積極的態度對於面對挑戰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亦提及了臺灣奧運選手力求盡力的態度,期望對讀者具有啟發意義,鼓舞讀者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人在低潮的時候是被動的、封閉的,希望有別人的關注、體諒,但卻因此總在迷茫低落的迴圈中,因為你的渴求不一定會被滿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讓我們認識到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也藉由跟著蛤蟆先生的20次諮商了解並反思自己的狀態和歷程。
期許我們都活在當下,擺脫過去負面束縛跟框架,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探索與檢視自己,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愛自己多一點,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第一次在部落格發布個人閱讀心得~ ----- 這是一本療癒心靈的小品,藉由小故事讓大家一起走進自己心理世界,與角色一同成長,一同獨立。 正在困境或低谷中都很適合閱讀,並且感受到書海裡的力量!
Thumbnail
在本文中,作者講述了自己是個膽小的人,害怕打電話,害怕面對陌生人,但是在不斷挑戰自己的過程中,逐漸克服恐懼,和不願意的事情一一面對。最後,甚至在旅程中完成了一場生命故事的分享,展現出自己的勇敢與堅強。如果您也面對著恐懼和挑戰,希望通過這篇文章的分享,獲得一些勇氣和力量。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2 敢於面對衝突 男人被教育洗腦太久,導致多數人都失去面對衝突的能力,反而避開衝突的技能點到滿。   好處是能夠避免危險,壞處是在冒險精神這一部份一直沒有被訓練到,演變而來的是很多事情想做卻又一直拖延。   在男孩時期多數人是勇於冒險的,但是經歷填鴨教育後冒險的精神就開始
Thumbnail
總結來說,今年也看過不少與精神疾病、心理相關的作品,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卻以完全不同的敘事邏輯,帶來同樣豐富的自我覺察與收穫。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利用自己創造的格言來激勵自己,逐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文章中以自身的經歷為例,強調因應挑戰與恐懼的重要性,探討各種格言背後的意義,以及積極的態度對於面對挑戰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亦提及了臺灣奧運選手力求盡力的態度,期望對讀者具有啟發意義,鼓舞讀者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人在低潮的時候是被動的、封閉的,希望有別人的關注、體諒,但卻因此總在迷茫低落的迴圈中,因為你的渴求不一定會被滿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讓我們認識到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也藉由跟著蛤蟆先生的20次諮商了解並反思自己的狀態和歷程。
期許我們都活在當下,擺脫過去負面束縛跟框架,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探索與檢視自己,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愛自己多一點,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第一次在部落格發布個人閱讀心得~ ----- 這是一本療癒心靈的小品,藉由小故事讓大家一起走進自己心理世界,與角色一同成長,一同獨立。 正在困境或低谷中都很適合閱讀,並且感受到書海裡的力量!
Thumbnail
在本文中,作者講述了自己是個膽小的人,害怕打電話,害怕面對陌生人,但是在不斷挑戰自己的過程中,逐漸克服恐懼,和不願意的事情一一面對。最後,甚至在旅程中完成了一場生命故事的分享,展現出自己的勇敢與堅強。如果您也面對著恐懼和挑戰,希望通過這篇文章的分享,獲得一些勇氣和力量。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2 敢於面對衝突 男人被教育洗腦太久,導致多數人都失去面對衝突的能力,反而避開衝突的技能點到滿。   好處是能夠避免危險,壞處是在冒險精神這一部份一直沒有被訓練到,演變而來的是很多事情想做卻又一直拖延。   在男孩時期多數人是勇於冒險的,但是經歷填鴨教育後冒險的精神就開始
Thumbnail
總結來說,今年也看過不少與精神疾病、心理相關的作品,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卻以完全不同的敘事邏輯,帶來同樣豐富的自我覺察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