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08計:暗渡陳倉

三十六計第08計:暗渡陳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漢王劉邦拜韓信為將,韓信表面上要修復棧道,實際上卻是探明路線後,出兵陳倉,為漢軍打開局面。

做為敵戰計之一,暗渡陳倉是與敵方旗鼓相當時所用的計謀。

走一條敵方沒料到的路線,這固然是暗渡陳倉的一大重點,不過這種手段是有許多前置作業需要準備的。

首先,棧道是公認的交通要道,漢軍這麼做很合理,但是工程困難、費時耗力,失敗機率高,再加上項羽把章邯等秦國降將安排在關中,對項羽而言自己是穩操勝券。所以韓信明修棧道的安排,讓項羽非常的放心。

其次,從漢中到關中,其實有很多條小路,漢軍是有不少選擇的;蕭何一進咸陽,就去把丞相李斯的檔案帶走,其中就包含了地理交通上的情報,則漢、楚雙方的情報資訊更加不對等。再加上章邯等人投降項羽,秦卒被坑殺二十萬,已經失去關中民心。所以韓信暗渡陳倉的安排,既可以做到靜悄悄,又充滿主動的掌控權。

如此一來,不管是從項羽的角度來看,還是從韓信的角度來看,在漢軍奪下關中之前,明修棧道在枱面上完全是有利於項羽、有害與韓信,配合得很剛好,難怪韓信的動靜越大,項羽越覺得安心。

當然,這招不是無解的。當敵方真正訓練有素,確切掌握孫子兵法的五事七計,或是敵方針對異常或失敗能做足應變訓練,或是已獲得我方情報、或有隱藏的預備戰隊,都能抵禦此招。


原文: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avatar-img
洗丹青的沙龍
9會員
72內容數
對於現狀的不滿,除了宣洩情緒,還能轉換為有邏輯的思考。針對軍事的部分,我們也不必完全遷就於現實,夢想一番又何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