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國之經濟篇

7公開內容

對於現狀的不滿,除了宣洩情緒,還能轉換為有邏輯的思考。針對經濟的部分,我們也不必完全遷就於現實,夢想一番又何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換位思考,尤其是要求自己為別人換位思考,而不是要求別人為自己換位思考,可能比你想像中的還重要,也更困難。
都已經進入名為職場的戰場了,才發現名為能力的武器不夠用、不夠強,怎麼辦? 說個不客氣一點的,就算是要用選票去懲罰沒搞好經濟與教育的執政黨,那也得等4年。 先不指望政治層級的改善,而是回歸自身的話,認清現實顯然是第一步。
如果說,獲得與付出形成了經濟活動,那麼驅使經濟活動的,是想要與需要。然而獲得與付出,會因為立場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認知,想要與需要也是如此。 最能夠盡量達成共識的方向,其實與教育有很緊密的關係。
俗話說「錢多事少離家近」,這句話大概只有「離家近」是老闆跟員工的共識,「錢」跟「事」根本是完全相反的。 只能說,營運風格要看是否能符合老闆與員工的共識。
從獲得與付出的關係來看,經濟活動可以寫成一個簡單的公式: 獲得-付出=真正純然的獲得 (或者是寫成:營收-成本=毛利) 然而,考慮到商家與顧客的立場不同,其寫成的公式自然不同: 商家售價-商家成本=商家利潤 顧客所得-商家售價=顧客利潤
顧客跟商家是對等關係,老闆跟員工是對等關係,可見得交易也好、組織也罷,對等關係都是很重要的課題。 顧客要獲得服務,所以付出金錢;商家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服務。員工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時間與心力與體力;老闆要獲得更多的時間與心力與體力,所以付出金錢。
經濟的本質可說是獲得與付出,或者說取與捨這看似對立,實則密不可分的完整體。 因為,為了活下來,人們需要獲得維生的資源,包含飲食、能安適睡眠的環境、能抵抗環境不利因素的用品,以及協助人們獲得上述資源的工具。 而為了獲得上述的資源、工具,人們就需要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