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這篇去勾勒出我理想的日常生活:
一般來說我都在做一天八小時週休二日,見紅就休,政府法定最低薪資,沒有責任的工作。沒有責任所以不用對任何人負責,偶爾跑跑相關單位處理相關事務,其餘時間用家用電腦就能完成,沒有業績壓力,故也不可能升遷。沒有任何福利但有繳勞健保,沒有尾牙,午餐自理,不用打卡。由於是公開性質的工作,有固定的通訊裝置給予諮詢,同事也會循此管道聯絡,但僅限於上班時間可以通話。有到府服務,因為沒有技術層面,故無服務費但有車馬費,車馬費由客戶支出。理想狀況來說上班時間電話是一通接一通,如果外勤就只能留言和Email靜候個案結束後再接洽,基本上除非有確切可以增加收入的案子,不然一小時內絕對能解決掉,不會耗費任何有形資源,費用全由客戶負擔。這個工作不會生產任何有形且無法完全回收的物品,大多數的服務僅止於想法分享,提供嶄新的思維得以解決客戶的難題,並讓他們有能力自己處理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沒有長期客戶,因為他們只要被服務過一次,長時間內完全不需要再光顧。
台語實況 為什麼我要在實況裡面講這麼多東西? Resident Evil biohazard HD REMASTER #02 Tâi-gí - YouTube

Free Hugs on the Zhengxing St. in Tainan, Taiwan. 給台灣人的擁抱計劃 - YouTube
每週六日晚上都是實體Free Hug,當天下午在島嶼各地受邀舉辦免費分享會後於當晚邀請聽眾實際參與活動,實際做出突破同溫層的行動。Free Hug不會充滿溫暖氣氛,在沒有人主動向參與者詢問前參與活動者不會輕易說出任何一句話。直到參與者主動與擁抱者對話才予以介入。擁抱者不管矇眼與否全程都不會講話,一律交由一旁擁有視覺的協辦者提供解說。說明必須強調信念的重要性:相信島民有能力藉由多種工具改變生活方式,逐漸擺脫金錢與自然萬物共處,並使用不同的母語與島民建立連結,而非只有一種語言。如果有人冷言冷語,就讓他;如果有人自作解釋,就讓他。活動不會訴諸絕對正確,所有人都可以在沒有交流前主觀詮釋這個行動的意義,但在沒有互動的狀況下不可能完全了解,對方說的也只是對方自己想的內容,那不會是真的。行動的目的旨在讓參與者完全了解其後續代表的理念和想法,並讓對方主動在未來建立連結參與行動,行動結束後其餘都交由網路連結,以達成最大效率。
Kám敢án-ne按呢niā喏?Bô無,chit-má這馬chiah才ùi對chia遮khai-s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