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育
含有「未來教育」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CK On Board
2024/09/25
大學是學習工具的一種而非必經之路 — 探索 AI 時代的學習新思維
越來越多人思考大學教育是否必要,隨著時代變遷,什麼才是學習關鍵? 主動學習能力比學歷更重要,學習多元化,探討學習思維正隨科技變革。
#
職場
#
職場技能
#
職場思維
97
13
瘋愛
7
直搗核心1.主動不斷學習的態度 2.專屬個人化學習~是AI現代趨勢,確實如此👏😇💛🌈
心靈診療室的沙龍
2024/09/13
心靈雞湯短文:《道歉的意義》科幻未來篇
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人類進行了一場心靈的革新,學會如何在道歉之前進行深刻的自我對話。這個世界的人們不再急於為了平息衝突而倉促道歉,而是通過自我反思來理解自己的感受和責任,並用真誠和愛去面對他人。在未來的社會中,自我對話成為了每個人的日常習慣,衝突被視為成長的機會。
#
自我對話
#
道歉
#
心靈革新
5
留言
心靈診療室的沙龍
2024/09/09
心靈雞湯短文:《學生的聲音》科幻未來篇
在未來的教育世界裡,學生和教師不再受到壓迫和打壓,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充滿自由、創新和尊重的學習環境。教育體系經過重大改革,轉變為一個由教育家、心理學家、學生和社區共同參與的民主機構,推動著一場從內到外的教育革命。
#
未來教育
#
教育
#
教育變革
5
留言
Why Not Education的沙龍
2024/07/18
【未來營】怎樣裝備孩子不被機械人取代? ——教師心聲及回饋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
生命教育
#
生命素質
5
留言
AI教育沙龍
2024/07/14
探索未來的航程:如何幫助孩子在AI時代乘風破浪
在現今的快速變遷中,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傳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適應未來的不確定性,並在新型態的工作環境中脫穎而出。這裡,Coding魔法學院設計了一個帆船模型來幫助家長和老師們理解如何引導孩子探索夢想、掌握知識,並最終實現自我。 這個模型使用了一艘帆船的意象,象徵著孩子們在學習和成長的
#
帆船模型
#
Coding魔法
#
兒童程式
7
留言
學習玩家|啟動玩心學習
2024/06/07
如果有 AI 孿生教室【未來教育想像】黃仁勳演講的啟發
如果可以使用生成式AI結合其他技術以模擬學校、課堂,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四大學習要素。這可以幫助老師事先知道何種學習設計對學生最適合,並避免因試誤造成的不良影響。不要澆熄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與ChatGTP協作快速產出多個版本的學習設計,並將其套用到班級學習模擬情境模擬器,以獲得早期教學反饋的機會點
#
生成式AI
#
教育
#
未來教育
10
留言
Why Not Education的沙龍
2024/04/09
【讓孩子心靈富起來,成為不被機械人取代的下一代】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
生命教育
#
正向教育
#
挫折教育
3
留言
蔚藍Azure的沙龍
2023/10/24
新時代大學隨想16:四年學習不如一個月實習?為什麼我們的大學教育無法帶給學生未來所需的能力?
現今社會變化快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某些特定科系出現就業警訊。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現在已經進入了資訊時代,我們的大學卻依然使用工業時代的方式教育學生,而要讓學生擁有面對未來,比起在教室教學,更好的方式是讓學生親自面對實際的世界。
#
教育
#
教學
#
課程
4
留言
李惠銘AMG的沙龍
2023/10/05
30課綱 50希望(二)趨勢與思潮
關於影響2030課綱的趨勢與思潮,無可避免地我們需要關注UNESCO、OECD、World Economic Forum、歐盟的「歐洲綠色新政」、英國的永續政策白皮書、甚至麥肯錫 (McKinsey & Company)競相提出的「未來教育」訂單(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
#
全息流動
#
系統思考
#
未來教育
16
留言
蔚藍Azure的沙龍
2023/08/22
新時代大學隨想7:從「被動吸收」到「主動學習」,未來學習的轉變
現代社會的變動,比過去都還來得更快,根據中國教育家朱永新的統計,現在的知識在未來有83%以上沒有用處。我們習以為常的學習方式,已無法完全應對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教育更應該從過去被動的灌輸知識,轉為引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成為主動的知識追求者。
#
學習
#
教育
#
未來教育
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