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234》第1話〈消失的雲林市〉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對雲林的印象是甚麼?農田?鄉下?還是沒有印象?

前言

雲林作為全台存在感最低的縣市,對於上一代台灣地理被淡化的長輩們,講出台灣各縣市由北至南雲林時常被跳過,就連境內最大遊樂園「劍湖山」也常被誤以為在南投或嘉義。身為在雲林人的我,想以自身對在地的理解,寫出以雲林為主題的《雲林234》,寫道雲林的歷史人文與文化觀光,讓更多人能多認識雲林。

消失的雲林市

斗六市作為雲林縣治中心,也是雲林境內人口最多最密的地方。因為在這長大都不會為此感到奇怪,直到國小時看到完整的台灣地圖:
雲林市勒?怎麼沒有雲林市ಠ_ಠ
在2010年縣市合併前,台灣本島各縣都能找到同名的「市」
地圖上標示著 :
台中市/台中縣(當時還沒合併升格)
彰化市/彰化縣
嘉義市/嘉義縣
國小三年級還沒有直轄市/省轄市/縣轄市的概念,但在地圖上幾乎都有一個地區對應的「市」,唯獨我生長的地區沒有。我抱著疑問咚咚咚的跑去問長輩,得到的回覆是:「從有印象以來就沒有雲林市。」也因此沒有雲林市對我們來說好像很自然,這個疑問也就默默的消失。直到我高中參加教育部的青少年學者培訓計畫,當時是三類組的我,卻選擇在地歷史作為研究專題。
瞭解在地歷史得先從地名的緣由開始說起,那「雲林」一詞怎麼來的?

雲林設縣

1887年台灣行政區劃
1887年台灣建省,雲林從彰化縣與嘉義縣劃分出來。由左圖紅圈處可看出當時的雲林縣東北角多了一大片,比現今雲林縣的面積還大。
因縣城位置在雲林坪(今南投縣竹山鎮雲林里),至於雲林坪的地名由來,去學校圖書館借閱安倍名義編寫昭和12年(1937年)出版的《臺灣地名研究》裏頭提到:「この地方東界一帶に山を連ね、夜に入れば雲霧 が深く林を鎖ざすの形勢に基づくといふ。」
中文翻譯大致是:此地東邊一帶山脈連綿,入夜時會有深厚的雲霧環繞著林木,這是基於地勢所形成的
在姚仁喜設計的雲林高鐵站也以「雲」山霧水「林」木茂密為靈感,站體以曲線且層層堆疊的意象代表「雲」,而車站前聳立著代表「林」的重重樹列。
高鐵雲林站位於雲林縣的地理中心,站前高鐵鐘與傾斜的柱子是許多遊子返鄉的記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元朝身兼詩人、茶人、畫家與書法家的倪瓚(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因此與倪瓚有關的作品內就蠻常看到雲林兩字,如元朝張雨題《倪瓚像》中,開頭即是「產于荊蠻 寄于雲林」。
當初我跟倪瓚不是很熟的時候,在故宮的展品看到雲林兩字還覺得神奇。

縣城選擇

新設的雲林縣範圍那麼大,為何會將縣城設立在如此東邊的地方,而非沿海發展較早較熱鬧的北港?清朝築城除了統治意義外,也同時考量戰略位置、聚落發展潛力等。
利用地形圖層,可看出舊雲林縣城周圍的地勢
新縣城設置在林圯埔雲林坪的推測有:
  1. 北面濁水溪、西面清水溪且四面環山,就地形而言易守難攻
  2. 位於南北往來的內山公路(今台三線)中繼點
  3. 通往後山中路(八通關古道)的起點
  4. 濁水溪太大條還會四處遊走,因此跨溪會盡量走上游處,雲林坪旁河道窄成為南北向的必經之地
橫跨濁水溪的彰雲大橋,右側遠方有建築聚落處即是南投縣竹山鎮

縣城遷移

在所有縣城中,雲林城是最靠山的,因此又稱「前山第一城」。
但漢人不斷的往山推進,原住民族的文化與領域不斷受侵奪,雙方衝突加劇,加上清水溪與濁水溪交會處在汛期容易氾濫,當時在縣城內的官員,面對的不是打打殺殺不然就是淹水。
在光緒19年(1893年)時任知縣李烇將辦公處所遷移至斗六門,蠻積極在籌辦新縣城(可能不想再回去)。同年底繼任的知縣程森更成立了雲林城工局,開始在斗六築雲林新城,而斗六市中心的城頂街正是因雲林新城所命名。
雲林縣治從林圯埔雲林坪(今竹山鎮雲林里)遷移到斗六門(今斗六市)
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年)雲林新城還未完工,就碰上清朝割讓台灣,雲林新城成為斗六地區抗日份子的據點。憑藉著外圍的刺竹牆與壕溝,在面對擁有先進槍炮的日本正規軍下堅守了數日。
日軍在佔領雲林城後,剩下的抗日份子便盤據在附近的郊山中與日軍纏鬥,甚至爆發了令「雲林」一詞消失近50年的雲林事件。在半世紀後同樣是全島性抗爭的二二八事件中,雲林地區也是在與雙方軍力懸殊下攻下軍機場,可見雲林人有夠剽悍(所以不要惹到雲林人(?
斗六郊區往古坑方向的風景,夾雜在丘陵與高山間即是雲林坪
此次遷城後,斗六一直是雲林縣的行政中心。在歷經了日治與國民政府遷台後的行政區劃演變下,原本雲林縣命名緣由的雲林坪,反而因劃入在隔壁的南投,漸漸消失在雲林人的記憶中。

圖片來源 :
  1. 1887年台灣行政區劃:Liaon98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tw,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6697031
  2. 地圖繪製軟體:Pixel Map Generator、felt
  3. 照片為自己拍攝
地圖與照片歡迎引用下載
地圖與照片如需引用在公開文章請告知我本人感恩!!






































9會員
3內容數
哈囉這裡是熱愛家鄉的雲林人,藉由每個月10分鐘左右的閱讀,從雲林歷史文化到風景美食,一起來探索雲林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雲林一日遊:花鼓文化節褒忠小旅行說到雲林一日遊,不少人一定會想到西螺、北港、古坑、虎尾等知名鄉鎮,而這次傑森則要帶大家造訪「褒忠鄉」,參與「花鼓文化節」舉辦的「藝遊褒忠小旅行」,走訪IG超夯的廟宇公園秘境,走上摩天大橋、巨型龍船,以及讓長輩勾起回憶的「鄧麗君出生地園區」,同時晚上還能欣賞到一連串的「花鼓表演」,一起感受「花鼓之鄉」
Thumbnail
avatar
傑森/旅行履行中
2024-06-13
雲林縣府自籌3億7,000萬興建「北港全民運動館」 滿足海線民眾全齡運動殷切期盼2024.05.28 雲林縣政府 近年運動風氣盛行,運動風潮席捲全台,民眾對於運動環境品質要求提高,教育部體育署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各縣市政府興建20座全民運動館,雲林縣在教育部體育署補助條件及多方考量下,將中央補助之全民運動館設置於山線虎尾,然海線民眾一直殷殷期盼一座室內綜合型運動場館,為達成
Thumbnail
avatar
分埔少年
2024-05-29
雲林TPASS公共運輸定期票再添優惠方案 張麗善縣長盼降低民眾通勤負擔 滿足城際移動需求2024.05.13 雲林縣政府 因應交通部推動「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措施,雲林縣公共運輸定期票199方案已於112年12月26日正式上線,考量民眾對城市跨際移動需求,雲林縣政府今(13日)再宣布從113 年5月24日正式推行雲林縣公共運輸定期票399方案,服務路線增加彰化縣及嘉義縣共計7個
Thumbnail
avatar
分埔少年
2024-05-13
雲.林不關世事臥雲身, 三秀園中絕俗塵, 完了向平心裡願, 詩情得意倍清新。 這是今日淑真老師帶我參訪三秀園抽到的籤詩。 有時候緣分的奇妙安排,總會碰到一些志同道合者,聊聊生命故事、聊聊品牌與創業過程、隨心分享歌曲、隨意分享不期而遇的驚喜、自在分享大自然的脈動⋯這是「得意更清新」。 謝謝老師帶我認
Thumbnail
avatar
還在江湖的流氓欣
2024-05-06
雲林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人氣夯 西螺、斗南設10站點2024.04.15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雲林縣15日電 雲林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去年8月上路,從一開始的單月7000次,到今年3月近3萬次,縣府交通工務局表示,今年6月底完成西螺與斗南共10站點,未來再增北港等鄉鎮,彌補大眾運輸不足問題。 西螺鎮長廖秋萍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西螺鎮將增西螺大橋、西螺
Thumbnail
avatar
分埔少年
2024-04-25
雲林景點|觀光工廠《塔吉特千層蛋糕大使館》我是先學會 a piece of cake 的用法後,才吃到真正的一片蛋糕。由於環境的關係,小時候過生日不會出現蛋糕,頂多媽媽在黃昏市場買菜,一時興起買一顆基本款的海綿蛋糕,上面還有一粒粒黑黑的棗子,然後我與姊妹們就會開心的吃進嘴裡甜在心裡,軟嫩的口感和蛋糕的香味,就能滿足我們小小的味蕾。
Thumbnail
avatar
NOWA 50+ 的風景
2023-02-25
【天地劫:幽城再臨】《神闕煙雲渺》【神闕煙雲渺】 手機遊戲【天地劫:幽城再臨】最新版本,幻鏡超人氣守門員、長大的青蘿「神闕青衣」,與密宗招喚式鬼(O)戰鬥力只有六千(X)的和尚真胤,強勢改變幻鏡與流火生態!
Thumbnail
avatar
三羽
2023-02-09
【影評】《伊尼舍林的女妖》:心靈榨取與歷史疑雲。什麼樣的人群建築起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社會影響出什麼樣的人群,當社會壓力逼迫人們看清現實、學會成長,事實是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主動」成長,人生不是青少年電影,能速成,能一夜長大。
Thumbnail
avatar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2023-01-28
《再會啦 白宮》雲林的人體實驗《再會啦 白宮》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共和合作時期的一段往事,敘述再台灣雲林水林鄉曾經有一座長達50年的白色老建築在水燦林國小角落,當地人一直對這棟與村子格格不入的建築感到好奇,而因為一張父親的老照片引起台灣導演的好奇心,發現這個藏了幾十年在台灣的美國機密。
Thumbnail
avatar
陸坡 (LUPO)
2022-05-23
《嚮光專欄》屬於我們的時代 - 「時代革命紀錄片/雲林場」「每個人其實都深刻知道,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行,但我們選擇屏蔽自身所感,太少人遵從自己真正的內心。」 「我們深知,每個人每天睜開眼睛都在做選擇,但很少人意識到,現在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深深刻刻的影響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Thumbnail
avatar
《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
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