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走出來才有路;遇境,繞出來才有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人總是「好為人師」,總覺得自己是為了別人好,怎麼得不到對方相對的回應。然而每個人的人生課題不同,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套用在每個人身上,那其實是自己魔性的展現。

修行一樣要回歸自己,自業自消、自性自度,他人的心性我們無法度,不是想方設法去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己去影響他人,這是自己未來的目標。某日與蔡師兄聊了有關「修行」的事情,關於度眾的拿捏確實不易,過與不及皆不是,他建議我要學習曾國藩帶人的技巧:「恩威並施,剛柔並濟。」

太柔,會把孩子寵溺。現在人孩子生得少,大部份的家長都過於寵溺孩子,處處為了孩子著想。殊不知時時刻刻順著孩子的行為,卻是讓他們無法獨立自主、情緒無法自主管理的主因。太硬,沒有溝通的橋樑,也會導致孩子無法服從教導。當中的分寸拿捏,確實要不斷地從實務中去調整。孩子錯了就是要教,且要用方法教。孩子做對了事情,我們也要適時的給予讚美,讓孩子學習到「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

修行路上考驗非常多,一路上佈滿荊棘,這些無非是磨練自己,找回自己的清淨本性。多讚美,少批評,這是我以後要學習的功課。多花時間消黑氣和修行,才是來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其餘,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業障還是要努力消。

分享二

這兩週每天早上七點多上工,大概都要到凌晨辦公室空無一人才回家。回家後回想一天下來,不知自己做了什麼事。但可以確定的是,該做的定課都沒有完成,心情比較浮躁、做事比較衝動、言語比較不客氣。這一切雖然在週六深夜劃下了句點,回到原本的正常生活,但仔細想想,前兩週何嘗不是生活的一部份,豈有正常與非常的分別呢?

只是自己為外境所擾,被多出來的工作給迷了目、亂了心,一下子就被這些多出來的事物打出了原形,原來自己的修行這麼不到位!常唸到:「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看似容易,但臨境時,才知道離修到這個境界,著實相去豈千里計!

阿伯說:「凡事,不要苛求順暢,順暢不是在幫你。佛菩薩一直在幫你,給你磨鍊,培養你的韌性和意志力,讓你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發光發熱,建構一條更精采的路。」把難事當作考驗,一一克服,將煩事視為磨鍊,不著於心。「心不要隨境轉,不要有波動,要如如不動,否則層次提升不起來,修行的考試是很嚴格的,無法作弊。」這兩個禮拜的考試,自覺沒有過關,但有走過、苦過、痛過,方才知道自己層次太低,一點點的小磨,就差點把自己送出了修行門外,所幸還在門內,就還有機會提升,加油!

(分享完畢)

日常與人的相處,正好可以為自己的修行打分數。比如分享一有緣人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不聽話,別人的孩子不能打、不能罵,只能自我生悶氣、自我黑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該如何做?比如分享二有緣人面臨巨大的工作量,諸多的內心起伏,又該如何排解?我們不是當事人,但看完文章後,想必大家都心有所感,心有戚戚焉!

每個人會碰到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沒有誰比較得天獨厚,也沒有誰比較倒楣透頂,差別只在於碰到問題,誰的心境轉得快,誰能盡快從胡同裡走出來,「受苦受難」的時間便會相對縮短,「海闊天空」的境界便會快速來臨!

但實話說,「受苦受難」、「海闊天空」是相對的概念,都是自己給自己設的牢籠,實際上自己的心從來都是那一個!觀念的形成,是個人的生活環境、家庭教育、人生經歷、累世習氣、業障等多方面漸漸累積而成,面對這種「沉疴宿疾」,最根本的方法,只能靠勤服法藥,多誦經來解!經文日日唸誦,熟練到跟有緣人一樣,夜深人靜反省自己時,經文句子出現在腦海裡一遍遍繞,世人便能將白天的所做所為跟經文的教誨互相比照,此時自我反省的力量便出來了!

人不怕犯錯,有過錯改了,下次不要再犯就好;最怕已經行歪走邪了,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如此小歪走成大歪、小邪走至大邪,都是可以預期的必然結果。距離正道越來越遠,到時想回頭走正道,可不只百年身了!《六祖壇經》:「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每個人「佛性本無差別」,但要繼續「迷」、還是逐漸「悟」,都是自己人生的功課。

回家路漫漫,這過程每個人都要努力超越各種障礙與困難,並要時時提醒自己,叮嚀自己,路莫走偏走錯,否則要回家實有困難。把難事當作考驗,一一克服,將煩事視為磨鍊,不著於心。遇事,走出來才有路;遇境,繞出來才有解!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7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及身邊所有人之間的關係。人生路上會有很多種不同層面的人際關係,例如修行時與道場同修善友之間的關係,婚姻中與另一半之間的關係,家庭裡與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工作上與上司同事下屬之間的關係……等等,每到一個團體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關係,每一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及身邊所有人之間的關係。人生路上會有很多種不同層面的人際關係,例如修行時與道場同修善友之間的關係,婚姻中與另一半之間的關係,家庭裡與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工作上與上司同事下屬之間的關係……等等,每到一個團體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關係,每一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人總是「好為人師」,總覺得自己是為了別人好,怎麼得不到對方相對的回應。然而每個人的人生課題不同,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套用在每個人身上,那其實是自己魔性的展現。 修行一樣要回歸自己,自業自消、自性自度,他人的心性我們無法度,不是想方設法去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己去影響他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人總是「好為人師」,總覺得自己是為了別人好,怎麼得不到對方相對的回應。然而每個人的人生課題不同,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套用在每個人身上,那其實是自己魔性的展現。 修行一樣要回歸自己,自業自消、自性自度,他人的心性我們無法度,不是想方設法去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己去影響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