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圖分享:運動從事與職場人才培訓

心智圖分享:運動從事與職場人才培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我在 StanCave 主辦的「台灣運動 IP 周邊商品展」擔任協辦以及籌畫商務導覽交流後,成立的「運動商務提案社群」當中舉辦的第一場運動主題論壇,主題是「運動從事與職場人才培訓」,全程影片可以看「這邊」。


這次邀請的與談人有多年運動員生涯規劃師、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曾荃鈺;協助原住民棒球員生涯規畫跟二次就業的原民棒協副秘書長多克;數位人才媒合平台 Yourator 的營運長黃呈智(迪哥);我大學就認識的球友跟多年隊友,在心北市光復高中以一般教師身分同時擔任學校籃球隊教練的呂仲恆(掰咖老師)。


我自己安排的主題以及實際會談的進行,是這樣的:


一、緣起:職場能力評估與運動員特質


這段我先提到我跟迪哥最近一次的聊天,談到在職場能力評估跟建立的時候,我們都從自己過去從事運動的一些經驗,聯想到長期從事過特定運動的人,可能具備的人格特質。


二、目前運動高度投入者的就業現況


這邊則是由曾荃鈺跟多克,來提到目前如果是曾經專職從事運動的人,常見的出路、困境,以及對於未來期待的願景跟投入的努力。


三、學習過程運動從事的能力養成


掰咖老師這邊主要分享,他在普通高中引導帶領學生參與球隊的過程,當中學生、校方或家長,對於參與球隊跟傳統升學間的考慮?學生在參與球隊後,有沒有在哪些層面獲得有助益於未來職場能力的改變?而多克則可以分享原住民這些較早高度投入球隊的狀況,在投入球隊後有哪些成長,來相互對照討論。


四、如何提早給運動從事者職場能力的導入跟適性發展


從上面的討論,有沒有什麼適合的時機點或方式,是運動從事者在訓練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讓他們知道這些訓練,能帶給他們運動賽場以外的效應,從而引導他們也往這些方面去留意跟蒐集資訊?


而從工作提供者端來說,曾經從事運動的人,透過怎樣的方式來敘述自己這方面的經歷跟收穫,可能會真正的有幫助?對於那些不會以運動維生、為了興趣而投入更多從事的學生來說,是不是有些正面的案例跟可能的就業藍圖,讓他們可以鼓勵自己跟說服周邊的人?


這場的與談人,各自擔任的角色都有所交集卻兼具各自觀點,在與談完畢後,現場的聽眾大學生 Jack ,也分享他自己高中時期打球隊受傷後的心態轉變,非常地有感;而與談人間也發現了彼此間有許多可以相互聯繫跟後續互動的地方。


下一場運動主題論壇的內容是「下一個在台灣應該職業化的運動賽事」,這相信會是一個非常有意思跟熱烈討論的主題!

avatar-img
余宗鳴/AhUtopian/四葉有魚的沙龍
21會員
5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提到 MOU 時,很多人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律師,我簽了 MOU 後會有合約的效力嗎」?或是「簽了 MOU 有用嗎」?其實文件的名稱所代表的效果,遠不及文件內「條款」的內容所實際產生的效果,如果這個問題是「在這個階段簽 MOU ,希望達成什麼效果及功用」來去推論「這份 MOU 該有什麼條款」。
什麼是一份好的契約,是個長篇大論,因為那會涉及到許多結合個案的判斷因素,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很多契約都會出現的條文來判斷,這份契約是不是有花心思設計過的。我們在這個主題分享,會列出許多可能你常見的契約條文,看似很棒很有保障,但只要稍微舉例,就會細思極恐,發現那根本發揮不了效用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每件事情,都能夠多這樣一點動作,是不是至少大家心情都能好一點,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帶著好一點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是不是可以有可能減少一些紛爭,讓世界無形中多一點自己能改變的美好。
當提到 MOU 時,很多人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律師,我簽了 MOU 後會有合約的效力嗎」?或是「簽了 MOU 有用嗎」?其實文件的名稱所代表的效果,遠不及文件內「條款」的內容所實際產生的效果,如果這個問題是「在這個階段簽 MOU ,希望達成什麼效果及功用」來去推論「這份 MOU 該有什麼條款」。
什麼是一份好的契約,是個長篇大論,因為那會涉及到許多結合個案的判斷因素,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很多契約都會出現的條文來判斷,這份契約是不是有花心思設計過的。我們在這個主題分享,會列出許多可能你常見的契約條文,看似很棒很有保障,但只要稍微舉例,就會細思極恐,發現那根本發揮不了效用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每件事情,都能夠多這樣一點動作,是不是至少大家心情都能好一點,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帶著好一點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是不是可以有可能減少一些紛爭,讓世界無形中多一點自己能改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