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的人性弱點】方格子送來的禮物-廣告分潤計畫|蹦蹦阿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23/4/14早上,在e-mail收到方格子統一發給大家的通知,開始有廣告投放的計畫時,是真的很開心,因為在加入方格子創作後的不久,會感受到其實要透過文字創作來達到收入相當有挑戰,而且如果不是和理財投資沾上邊,要能被付費訂閱很不容易(人性對於有機會幫助自己賺錢的內容,會更願意投入),所以基本上的成就感,是來自於獲得觀看瀏覽數和被按愛心,這回饋感和社群媒體相同。可是這樣的動力並沒有很高,在心態上就當成一個創作、紀錄的體驗遊戲。

就當方格子團隊推出加入廣告欄位,讓創作者有機會得到廣告分潤的這件事,真是棒透了!就算知道廣告所帶來的收入,其實相當稀少且困難,也還是很期待,這應該就是人性的弱點吧?在困難中出現了一絲曙光,重新燃起動力創作。

回想到自己2023/2/20那天的日記,我記錄下了希望方格子可以加入廣告的念頭,那天的我應該不知道,這件事竟然如此快的成真了!當時日記的內文是這樣:
當讀者想要對於創作者產生貢獻回饋,除了直接的贊助,是否還有看廣告這個選擇?因為要以金錢作為代價的贊助,不是那麼讓人習慣的,可是用自己的注意力觀看廣告,來換取給創作者的回饋,我認為是輕而易舉的,更甚至為了喜歡的創作者,我也會願意多看幾則廣告來做為回饋。

想到的另一種型式,是讀者每天可以透過觀看廣告,來賺取打賞金,而這個打賞金,可以用來支付給自己喜歡的創作者。打賞金就可以作為鼓勵創作者持續創作用,而對於讀者來說,交換的代價就是用一些些時間看廣告/或問卷,創造實際在網路上的價值,這樣同時看廣告的頁面也不會影響到真正在站內的視覺觀感。

raw-image

廣告,是讓觀眾可以貢獻出價值的聰明方法。作為方格子創作者要擔心的是,過多干擾讀者的廣告,導致觀眾使用體驗下降,進而引發不想使用的行為(想到痞客幫和農場文網站)。

方格子團隊肯定會在這部分用盡心思,畢竟加入廣告,和原本方格子想要帶來美好閱讀體驗的理念有點衝突。但我認為,要在廣告和良好體驗中找到好的平衡,是絕對有機會的,況且加入廣告幾乎可以說是平台和創作者的雙贏,更甚至是使用者都得利的三贏局勢。加入廣告機制,給平台帶來更多的獲利空間,也給創作者增加更多創作的動能,最終創作出更多好作品給讀者,會是相當讓人期待的正循環!

哈~最後如果方格子團隊可以看見「打賞金」這樣的觀點,或是需要提供更多點子(腦中長出好幾個模型),也都很歡迎與我聯繫呀!在此毛遂自薦😅
我的信箱:addiction.words@gmail.com

raw-image

如果還看到這邊,有喜歡、感到共鳴,
可以 按下儲存📥,
或許這篇在未來會再進化,
歡迎有空回來看看。 如果順手按下愛心💗,
這對我是種特別的 充電效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蹦蹦阿奇的餅乾
51會員
60內容數
記錄下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想法、生活實驗心得,也有些來自閱讀、影音的觀點筆記,讓這些對我有幫助的內容,也對你能有些幫助。
蹦蹦阿奇的餅乾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文章探討在關係中,如何保有自我,並在與伴侶的互動中持續成長。內容包含:高功能狀態下關係失衡的反思、擺脫他人期待、妥協的另一種詮釋、接受並呈現完整的自我、享受平凡與孤獨、適時拉開關係距離、關係中的平衡與彈性、表達感受與理解對方,以及檢視關係是否滋養自我。
Thumbnail
2025/02/22
文章探討在關係中,如何保有自我,並在與伴侶的互動中持續成長。內容包含:高功能狀態下關係失衡的反思、擺脫他人期待、妥協的另一種詮釋、接受並呈現完整的自我、享受平凡與孤獨、適時拉開關係距離、關係中的平衡與彈性、表達感受與理解對方,以及檢視關係是否滋養自我。
Thumbnail
2025/02/19
別讓工具不夠好,成為拖延行動的理由 回顧自己的行為,發現行動卡住、想要拖延的時候,往往會尋求更新、更好的工具,來使自己有更前進的動力,但往往就此陷入在研究什麼工具最好的狀況中,最終沒有能夠有很好的產出。 舉例來說,我就會覺得自己需要找到一套好的電子筆記,來記錄下自己的思緒與創作,最好能夠再來
Thumbnail
2025/02/19
別讓工具不夠好,成為拖延行動的理由 回顧自己的行為,發現行動卡住、想要拖延的時候,往往會尋求更新、更好的工具,來使自己有更前進的動力,但往往就此陷入在研究什麼工具最好的狀況中,最終沒有能夠有很好的產出。 舉例來說,我就會覺得自己需要找到一套好的電子筆記,來記錄下自己的思緒與創作,最好能夠再來
Thumbnail
2024/11/20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轉換視角來尋找幸福與滿足感。當然,專注於自己擁有的事物可以讓我們擺脫匱乏感和不安。分享了作者的生活點滴,並認識到周圍無數的美好瞬間,讓讀者反思幸福的來源在於我們的視覺與心靈的開放。透過持續的練習,我們能發現生活中許多被忽略的美好。希望這樣的洞察能帶給讀者啟發與鼓勵。
Thumbnail
2024/11/20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轉換視角來尋找幸福與滿足感。當然,專注於自己擁有的事物可以讓我們擺脫匱乏感和不安。分享了作者的生活點滴,並認識到周圍無數的美好瞬間,讓讀者反思幸福的來源在於我們的視覺與心靈的開放。透過持續的練習,我們能發現生活中許多被忽略的美好。希望這樣的洞察能帶給讀者啟發與鼓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四月開始第一篇文章以後,經過了四個月的等待,終於迎來了第5000個瀏覽,可以加入廣告分潤計畫了,現在開始記錄看看甚麼時候可以拿到第一筆收入。方格子的廣告分潤計畫請參考此篇「廣告分潤計畫是什麼?如何加入/退出?」 從開始在方格子進行記錄之後,就一直思考著應該要為了退休後的生活找一些所謂的"職志
Thumbnail
從四月開始第一篇文章以後,經過了四個月的等待,終於迎來了第5000個瀏覽,可以加入廣告分潤計畫了,現在開始記錄看看甚麼時候可以拿到第一筆收入。方格子的廣告分潤計畫請參考此篇「廣告分潤計畫是什麼?如何加入/退出?」 從開始在方格子進行記錄之後,就一直思考著應該要為了退休後的生活找一些所謂的"職志
Thumbnail
雖然在方格子的廣告收入並不是我寫作收入的主力,但是用這些數字來觀察現象及檢討自己依舊是一個很有用的觀察指標。
Thumbnail
雖然在方格子的廣告收入並不是我寫作收入的主力,但是用這些數字來觀察現象及檢討自己依舊是一個很有用的觀察指標。
Thumbnail
很開心在2023年的年底加入了方格子的行列,讓原本都在FB PO文的我也轉移陣地來方格子PO文,也很榮幸在2024年的1月收到方格子寄來的mail符合資格可加入廣告分紅,有上去看了一下詳細內容,雖然沒有很懂但還是參加了!大概知道是以季計算,至今一季過去了,我卻還沒看到我的廣告分紅,請問這個所謂的廣告
Thumbnail
很開心在2023年的年底加入了方格子的行列,讓原本都在FB PO文的我也轉移陣地來方格子PO文,也很榮幸在2024年的1月收到方格子寄來的mail符合資格可加入廣告分紅,有上去看了一下詳細內容,雖然沒有很懂但還是參加了!大概知道是以季計算,至今一季過去了,我卻還沒看到我的廣告分紅,請問這個所謂的廣告
Thumbnail
從2021年加入方格子,算算也已經兩年多了,上星期終於收到人生第一筆讀者訂閱,今天來和大家分享如何尋找靈感,培養創作力,並持續走上斜槓之路!
Thumbnail
從2021年加入方格子,算算也已經兩年多了,上星期終於收到人生第一筆讀者訂閱,今天來和大家分享如何尋找靈感,培養創作力,並持續走上斜槓之路!
Thumbnail
搜尋「方格子」 最近搜尋「方格子」,不再出現贊助商廣告,而是自然排序的資料。第一筆資料就是「方格子」,代表這個關鍵字並沒有問題。觀察文創品牌做廣告,有非常多種方法。花錢買廣告當然是其中一種方法,但效果可能並不佳,只是讓人知道有這個公司,而不知道它是誰做什麼的。 廣告技巧 其實做廣告是有許多技巧
Thumbnail
搜尋「方格子」 最近搜尋「方格子」,不再出現贊助商廣告,而是自然排序的資料。第一筆資料就是「方格子」,代表這個關鍵字並沒有問題。觀察文創品牌做廣告,有非常多種方法。花錢買廣告當然是其中一種方法,但效果可能並不佳,只是讓人知道有這個公司,而不知道它是誰做什麼的。 廣告技巧 其實做廣告是有許多技巧
Thumbnail
中型內容網站 今天讀到方格子創辦人寫的「一個大型部落格或一個中型內容網站的廣告收入大概有多少?」這篇文章,讓我了解方格子網站的經營模式與想法。雖然這篇文章是寫於兩年前,但仍可了解方格子的經營脈絡。 內容付費 對方格子來說,主要的經營脈絡是「內容付費」,內容付費的理念是,讀者需要為優質的內容付出
Thumbnail
中型內容網站 今天讀到方格子創辦人寫的「一個大型部落格或一個中型內容網站的廣告收入大概有多少?」這篇文章,讓我了解方格子網站的經營模式與想法。雖然這篇文章是寫於兩年前,但仍可了解方格子的經營脈絡。 內容付費 對方格子來說,主要的經營脈絡是「內容付費」,內容付費的理念是,讀者需要為優質的內容付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