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的自我追尋:保有自我、持續成長,並與伴侶找到平衡

關係中的自我追尋:保有自我、持續成長,並與伴侶找到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身高功能的狀態,會創造對方的行為

📍在婚姻關係中,會因為一方照料了所有的細節(通常是妻子),導致另一方(先生)失去了功能、沒有自己舞台的位置。➡️進而產生了關係裡的失衡。


期待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不小心活在別人的期待裡面,可是那個期待不見得是自己喜歡的,有時候你只是勉強自己,去活在別人期待的樣子裡。


關係中一定要互相妥協嗎?

📍其實當你做了某件看起來像是配合妥協的事情,可以換個角度去看自己➡️因為這個看似妥協而做出的嘗試,才知道其實自己有這個能力,知道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

⭐不要將自身的改變,視為「要不是因為對方」的怨念與犧牲,而是以得到新能力的視角,看待自己做出的改變。


📍能夠持續成長的一段關係,是健康的,就算有所爭執,也都是因為開始理解到彼此的不一樣,也因為爭執自己的需要,以及對方想要的。

➡️有時候我們會去做以為對方需要的,但是對方其實沒有需要這些


我的樣子是?

📍勇於接受自己,然後呈現出完整的自己。即便我們可能因為社會模型框架下,成為某種人設,但我們完全有能力去顛覆人設的模樣,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樣子。

📍在與勇敢、行動力很衝的人相比,我們總覺得自己有著好不足的一面。可是其實去享受這個平凡的美好、不用一直追求著什麼、也不用一直得去證明什麼,我們可以沒有成就,而去享受平凡的自己與日常。

📍我們可以同時享受孤獨,也享受與其他人的連結。

📍當關係太靠近的時候,有太多需要處理的事情,也會積累許多摩擦、計較,我們就會沒能關注到對方純粹的樣子➡️適時的拉開彼此距離,可以讓我們更能去欣賞對方的樣子。

關係樣貌

📍雙方都可以保有自己喜愛樣子的空間,在做自己與共同成長的過程,找到一個平衡。 📍保有彼此都會動態調整的彈性,即便一方改變了,也不一定要跟著變,去感覺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在關係中很棒的練習,是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時也反過來去理解對方。 📍檢視自己關係的狀態,如果你越來越喜歡自己的樣子,那麼會是一段滋養你的關係。 反之如果你在關係中,變得不那麼喜歡自己,那可能多去注意這段關係,可能給你帶來了些負擔或者傷害。


筆記與心得自:女性在社會框架下的自我追尋 ft. 林 辰晞程予希

avatar-img
蹦蹦阿奇的餅乾
51會員
60內容數
記錄下覺得有意思的思維、想法、生活實驗心得,也有些來自閱讀、影音的觀點筆記,讓這些對我有幫助的內容,也對你能有些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蹦蹦阿奇的餅乾 的其他內容
別讓工具不夠好,成為拖延行動的理由 回顧自己的行為,發現行動卡住、想要拖延的時候,往往會尋求更新、更好的工具,來使自己有更前進的動力,但往往就此陷入在研究什麼工具最好的狀況中,最終沒有能夠有很好的產出。 舉例來說,我就會覺得自己需要找到一套好的電子筆記,來記錄下自己的思緒與創作,最好能夠再來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轉換視角來尋找幸福與滿足感。當然,專注於自己擁有的事物可以讓我們擺脫匱乏感和不安。分享了作者的生活點滴,並認識到周圍無數的美好瞬間,讓讀者反思幸福的來源在於我們的視覺與心靈的開放。透過持續的練習,我們能發現生活中許多被忽略的美好。希望這樣的洞察能帶給讀者啟發與鼓勵。
分享摘錄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 因為無法成為理想的自己,才讓我有機會重生,因此重新認識自己 ✒️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自我這個事實,最終讓我們能夠重新定義自己 遇到很多事情不如預期,仍試著突破困境,並告訴自己:我一定會從絕望的谷底再爬起來 康納回想起他經歷的失敗,覺得像是一場災難,但這一年來
別讓工具不夠好,成為拖延行動的理由 回顧自己的行為,發現行動卡住、想要拖延的時候,往往會尋求更新、更好的工具,來使自己有更前進的動力,但往往就此陷入在研究什麼工具最好的狀況中,最終沒有能夠有很好的產出。 舉例來說,我就會覺得自己需要找到一套好的電子筆記,來記錄下自己的思緒與創作,最好能夠再來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轉換視角來尋找幸福與滿足感。當然,專注於自己擁有的事物可以讓我們擺脫匱乏感和不安。分享了作者的生活點滴,並認識到周圍無數的美好瞬間,讓讀者反思幸福的來源在於我們的視覺與心靈的開放。透過持續的練習,我們能發現生活中許多被忽略的美好。希望這樣的洞察能帶給讀者啟發與鼓勵。
分享摘錄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 因為無法成為理想的自己,才讓我有機會重生,因此重新認識自己 ✒️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自我這個事實,最終讓我們能夠重新定義自己 遇到很多事情不如預期,仍試著突破困境,並告訴自己:我一定會從絕望的谷底再爬起來 康納回想起他經歷的失敗,覺得像是一場災難,但這一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