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坑山友傳來二號楓紅的消息
披著寒流我去探訪絢爛與詩意
一路張望尋覓繽紛多元的色彩放眼八方仍多是令人絕望的綠
有人問路傳聞中的小西氏石櫟
回說没印象見那可愛果實落地
穿過橙黃交錯的櫸木與無患子
仰看晴空一雙大冠鷲呼嘯而去
這幾株楓從不曾紅得如此美麗
苦磨十年終於等來合拍的天氣
五葉松的手正輕撫一千支豎琴
高峰亭前後有暖流自谷底升起
二上三下一萬步觸發右膝痼疾
老矣哉山河錦繡當趁少壯遊歷

【大坑2號步道入口斜坡旁的草花,背景是橙黃的樹葉。台灣郊山的秋冬,一般很難看到繽紛的色彩,只能從局部去「擷取」。】

【這才是大塊文章!令人嚮往的「寒山」理應類此,它當然不在台灣,是2019年秋的日本東北鳴子峽。】

【大坑2號步道所見群山,放眼八方仍多是令人絕望的綠,雖然細看能分辨出一點點彩色。】

【2號步道,榆、櫸之屬天冷樹葉會變色。】

【2號步道,回望第一個峰頂的無患子,經過必看,樹葉變黃,但程度不如想像。】

【仰看晴空一雙大冠鷲呼嘯而去】

【2號步道旁微觀的絢爛】

【2號步道,人面蜘蛛,網後的世界也很有色彩。】

【彩葉與「藍山」】

【有人問路傳聞中的小西氏石櫟】

【拜網路之賜,很容易找到小西氏石櫟的資訊,詢問者說聽聞大坑2號步道有,但它的果實那麼可愛特別,落在地上一定會注意到,我印象中卻不曾見過,只好搖頭說不知了!】

【這幾株楓從不曾紅得如此美麗,苦磨十年終於等來合拍的天氣。】

【這幾株楓從不曾紅得如此美麗,山友經過都要盤桓一陣照照相。】

【這幾株楓從不曾紅得如此美麗,山友經過都要盤桓一陣照照相。】

【經過楓葉區後進入一小片櫸木林,應該是吧!】

【來到黑松亭,風過樹稍,五葉松的手正輕撫一千支豎琴,聽來十分舒爽。】

【【來到黑松亭,風過樹稍,五葉松的手正輕撫一千支豎琴,聽來十分舒爽,但今天視野不佳。】

【來到黑松亭,風過樹稍,五葉松的手正輕撫一千支豎琴。】

【過黑松亭向右側遠眺來時路,最紅處就是剛才的楓葉區。】

【過黑松亭後一下一山再登另個小峰頭,可坐著俯瞰山谷風景。】

【高峰亭前後有暖流自谷底升起!從剛才的小峰頂再一下一上就到高峰亭,奇的是自步道右側山谷間升上一股暖暖的氣流,直到過高峰亭都一樣。】

【剛才人問小西氏石櫟,我不知道,但忘了告訴她高峰亭有台灣紅豆樹,應該是吧!】

【進入3號步道,也是藉近景局部「放大」絢爛印象。】

【3號步道,微觀的燦爛。】

【3號步道中途的無患子,也是經過必看,但葉子不夠黃。】

【也是利用近處的黃放大彩色印象】

【我心目中3號步道的主樹,在一個小峰上的大無患子,自也經過必看,只是覺得近年它的姿態已不如已往,莫非樹也會老?也會禿 ?它倒是黃得不錯。】

【我心目中3號步道的主樹,在一個小峰上的大無患子。】

【我心目中3號步道的主樹,在一個小峰上的大無患子。】

【我心目中3號步道的主樹,在一個小峰上的大無患子。這一側幾年前「好事者」種了松樹,造成取景障礙。】

【大無患子週邊的一些彩葉樹】

【太久没來,連新修了下旱溪溪谷的3-1步道都不知道,改天再下去走走。】

【3號步道的小吊橋,已快走到此方向的出口。】

【3號步道,再來局部放大色彩一下。】

【由於車停2號步道停車場,出3號步道後還要走一段橫坑巷約1.4公里,太久没來,右腳又有舊傷,一下子貪看景色走完2、3步道,共約1萬步出頭,膝蓋開始隱隱作痛,不過路邊特殊的風物仍別忘了欣賞,這是黃得很漂亮的楓。】

【路邊特殊的風物仍別忘了欣賞,以黃色楓葉為背景,這裡居然開了一朵山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