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雖然已漸漸不確定這一天為什麼放假(最新、最權威的解釋好像是「啥咪碗糕國」的國慶)?但不上班總是好的。
「今天星期三,猴子去爬山」,不是有首童謠這麼唸嗎?妻和一群朋友真的每星期三都去大坑爬山,不過他們的目的似乎健身其次,主要是小走一段後聚在觀音亭泡茶聊天,所以週三的晚上與妻散步時,我通常會以:「今天山上有什麼八卦?」開始我們的對話。雙十日剛好星期三,我可以加入他們。
一早, malima順路來接我與妻上山。我們從6號步道開始,過了般若學苑,插小路往9號步道,妻與其它人在觀音亭會合,我與malima依例走完6、7及部份8號步道。我們發現經過柯羅莎的橫掃,大坑的植物受創頗重,大樹攔腰折斷、竹叢連根拔起、香焦成群撲倒、路面滿是殘枝敗葉,慘況在罕受颱風侵襲的中部地區真是難得一見,成為我鏡頭集中的焦點。
滿目瘡痍中,malima有感而發的說:「是寧願抵抗強風不支而倒下?還是為了怕被吹倒而先截枝?這是一個生命美學的問題!」對於市區綠蔭濃濃的路樹老是被政府派工粗暴地鋸成大光頭,我們都深惡痛絕,不知有多少屹立數十年的大樹就此一蹶不振,即使活著也完全失去了尊嚴!很明顯,不懂生命美學的並非路樹,而是那些美其名曰「照顧」它們的人。
【小路上滿是殘枝敗葉─過般若學苑轉進9號步道前】
【寧靜海不寧靜─9號步道】
【雖然粗大的樹幹攔腰折斷,但它仍頑強地活著─6號步道】
【在6號步階梯與這隻野貓相遇,牠的背後還可見殘葉─再要接近,牠一溜煙鑽到梯下去了。】
【被連根拔起的竹叢─6號步道】
【原本濃蔭夾道,如今枝葉稀疏,但最晚明年夏天就會恢復舊觀了─6號步道】
【木瓜雖被強風剃光了頭,果實卻拚命地留存下來─7號步道】
【香蕉園是最悽慘的─7號步道】
【強靭粗大的竹莖也被折成這樣─7號步道】
【滿目瘡痍的竹林─7號步道】
【這些垂下的香蕉葉還滿美的─7號步道】
【好像被砲彈轟炸過一般─7號步道】
【折倒的帶著枝葉的樹幹在階梯入口處形成一個拱門,週六再去時,就被清理掉了,所以這是歷史鏡頭─8號步道風動石附近】
【當這株以藍天為背景的結實纍纍的苦楝兀然出現眼前時,我們驚艷又感動,它或許在強風中損失了不少果葉,但姿態依然硬挺,能想像它先被鋸光頭的樣子嗎?─7、8步道交界處,風動石附近。】
【我把它想像成守護綠意的陽光之網─7號步道,已離觀音亭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