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賽車世界的時光迴廊——Fuji Motorsports Museum富士賽車博物館半日巡禮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細數當今全球營運中的汽車博物館自是相當繁多,然而身為汽車大國之一,且距離台灣不遠的日本,去年第4季其實也落成了一間以賽車為主題的展館,它的收藏豐富嗎?是否值得親臨現場?下面接著帶你簡要巡禮。
博物館小檔案
●開幕日期:2022年10月7日
●展館地址:日本靜岡縣駿東郡小山町大御神645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四10:00~17:00,週五10:00~19:00,週六日及國定假日09:00~19:00(閉館前30分鐘停止售票,開幕1年內原則全年無休,實際開館時間詳見官方公告)
●入館費用:平日1,800日幣/人,週末及國定假日2,000日幣/人(均為18歲以上成人含稅價,中小學生、兒童、身障、網路預約及20人以上團體等參觀優惠詳見官方公告)
●建物概況:地上3樓(常設展覽區位於1F、2F)
場館背景
這回筆者造訪的富士賽車博物館其實並非憑空誕生,它是「Fuji Motorsports Forest」(富士賽車園區)計畫的一部份,而所謂富士賽車園區,即Toyota母廠攜手日本富士賽道,所打造出含括「未來移動」及「賽車運動」主題的觀光園區,現階段內部主要擁有「Fuji Speedway Hotel」(富士賽道主題飯店,目前由Hyatt集團經營)、「Fuji Speedway」(富士賽道)及「Fuji Motorsports Museum」(富士賽車博物館)三項大型設施。雖說若扣除富士賽道,目前園區當中含括兩項大型設施,但實際造訪後隨即發現,博物館與飯店為共用建築主體,內部1F、2F劃分為博物館使用,3F除了設有博物館官方紀念品商店及咖啡廳,同時也是飯店大廳。
▲富士賽車博物館及賽道主題飯店採用同一個大門進出,抵達時只需表明入館意圖,工作人員便會貼心的進行指引。
▲進入大門後,便會看見這面由各式汽車零部件及競賽關鍵字所組成的藝術牆,視覺感受相當搶眼。
▲1F售票櫃台旁即展區入口,掃瞄票券上的QR Code便可開啟閘門。
▲完成購票手續後,櫃台人員便會貼心遞上參觀資訊,主要說明館內動線、拍攝注意事項、禁止攜入的物品等,而下載App則可開啟語音導覽(館內提供免費Wi-Fi,但僅有英、日語導覽),另外目前官方的政策為票券記載日期當天可多次進出。
回到博物館本身,據官方資料顯示,現階段常設館藏共集結來自日本及海外10間汽車製造商、約40輛曾參與知名賽事或具經典地位的車款,歷史大致橫跨130年之久。前述車輛在館方的規劃之下,目前採用區分3大主題(彼此按時間軸排列)、17個展區的方式進行擺設,以下接著詳細說明。
▲館內樓地板中央區域採用挑高設計,同時融入懸吊裝置藝術做為點綴,兼顧美觀及開闊感。
▲官方商店及咖啡廳所販售的商品多與車輛/賽事主題相關(包含模型車、車輛書籍、馬克杯等),內部裝潢亦明顯融入競技元素,更可完整眺望富士賽道,別看這時店內尚有空位,賽道活動日應該能吸引不少車迷前來。
有關展館1F部份,目前均劃分為同一主題,依據參觀動線自是時間軸的開端,即「賽車運動的曙光」,其中包含6大展區及2個子展區,各別分區內容如下:
《展區1》The dawn of motorsports—The venue for te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s
《展區2》Masterpiece racing cars—Speed emerged from an era of craftsmanship
《展區3》The Age of Titans—Racing augmented with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展區4》Motorsports in Asia
《展區5》Japanese cars ran on the toughest roads of Australia—Mobilgas trial covering 17,000 km
《展區6》The glorious Japan Grand Prix—The birth of Suzuka Circuit and Fuji International Speedway
《子展區1》Founders and Motorsports
《子展區2》Introduce great founders and engineers of "Mass production car manufacturer" who also contributed to motorsports development
▲既然是位處日本的賽車主題博物館,當地知名賽道自然也列於館內一角,所提供的資訊除了路線圖及路形介紹,也包含單圈距離、彎道數量、高低差等參數,而上排由左至右分別為鈴鹿賽道、富士賽道、Sugo賽道,下排同樣由左至右則是Autopolis賽道、岡山賽道、茂木賽道。
▲館藏亦包含不少歐美系的經典賽車,而透過背景照片的輔佐,也能讓遊客更快融入情境。
博物館2F部份則展示其它2個主題,分別為「賽事技術與量產車的關聯」(細分8展區,編號7~14)及「未來賽事的挑戰」(僅1展區,編號15),各別內容同樣羅列如下:
《展區7》Targa Florio and Mille Miglia—The origin of local collaborative motorsports events where local participation is indispensable, leading to the current rally races
《展區8》A challenge to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race:Rally
《展區9》The world of a 24-hour endurance race—Insights gained by running all day and night
《展區10》A challenge to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race:Toyota's F1 endeavor
《展區11》The powerful machines that lit up Fuji International Speedway
《展區12》Racing cars that left their mark through world records
《展區13》New motorsports from Japan
《展區14》Taking on challenges in the spirit of the American dream
《展區15》Future mobility and motorsports
大致了解館內的分區後,這回筆者也從眾多館藏當中,私心選出10輛自己較喜愛的車款,接下來就藉由圖片帶大家欣賞一番(依展區順序排列)。
館藏經典車輛
●《子展區1》Honda RA272
長寬高:3,950×1,675×793mm
軸距:--mm
車重:498kg
引擎型式:1.5升V12 DOHC
最高輸出:≧230hp/12,000rpm
▲Honda於1964年正式進軍F1賽事,隔年(1965年)隨即藉助自家開發賽用機車的經驗,打造出1.5升V12內燃機並讓RA272賽車亮相,最終成功摘下Mexico分站冠軍,為首輛於F1舞台奪冠的日本賽車。
●《展區6》Nissan R382
長寬高:4,045×1,879×925mm
軸距:2,400mm
車重:790kg
引擎型式:6.0升V12 DOHC 48V
最高輸出:600hp/7,200rpm
▲R382為Nissan首輛搭載V12引擎的賽車,除了單位容積功率來到100hp/L,馬力重量比亦相當可觀,該車於1969年Japan Grand Prix賽事包辦冠亞軍,當時它的主要勁敵之一為採用5.0升V8機體的Toyota 7。
▲後方散熱器、懸吊及變速箱等組件近照。
●《展區6》Toyota 7
長寬高:3,750×1,880×--mm
軸距:2,300mm
車重:820kg
引擎型式:5.0升V8 DOHC
最高輸出:600hp/8,500rpm
▲該車於1969年Japan Can-Am Race獲得優勝,當時它成功抵禦來自美國的勁敵,也是該賽事首次由日本車廠及車手組合奪冠,另外根據現場一併展示的歷史文件顯示,開發期間團隊針對氣動力學及車輛配重最佳化可說傾注心力。
●《展區8》Subaru Impreza 555
長寬高:4,340×1,690×1,405mm
軸距:2,520mm
車重:1,230kg
引擎型式:2.0升F4 DOHC Turbo
最高輸出:300hp/6,500rpm
▲GC8想必對它有印象的車迷不在少數,水平對臥引擎結合對稱式全時四驅,進以達成低重心且平衡的優勢為其主要特色之一,該車於1996年WRC Acropolis Rally賽事獲得優勝,且1995及1996連續兩年摘下Group A車廠冠軍。
●《展區9》Mazda 787B
長寬高:4,782×1,994×1,003mm
軸距:2,662mm
車重:845kg
引擎型式:2.6升R4
最高輸出:700hp/9,000rpm;62.0kgm/6,500rpm
▲787B於1991年Le Mans 24-hour大賽獲得優勝,為首輛奪下該賽事冠軍的日本轉子引擎賽車,至今仍堪稱轉子引擎賽車的代表作。
▲除了靜態展示,現場亦循環播放該車進彎退檔拉轉的聲浪,感受相當高亢震撼。
▲此為787B賽車的動力心臟,即代號R26B的四轉子(654ml×4)引擎。
●《展區10》Toyota TF109
長寬高:4,636×1,800×950mm
軸距:--mm
車重:605kg
引擎型式:2.4升V8 DOHC
最高輸出:700hp/18,000rpm
▲現場展車於2009年一級方程式Abu Dhabi分站取得第6名的成績,而Toyota曾於2002至2009年揮軍F1賽事(現場展車即Toyota離開F1賽場前的戰駒),為繼Honda之後第2間投入F1的日本車廠,期間歷經3.0升V10至2.4升V8的動力型式演進,當時官方採用整車自行打造(包含引擎、底盤等)的策略,不過統計僅5次站上頒獎台(均為分站亞軍)。
▲空力設計向來是主宰F1賽場的關鍵之一,實際下場的車輛可是以碳纖維材質打造。
●《展區11》Nissan Pennzoil Nismo Skyline GT-R BCNR33
長寬高:4,675×1,880×1,280mm
軸距:2,720mm
車重:≧1,200kg
引擎型式:2.7升L6 DOHC Turbo
最高輸出:500hp/6,000rpm
▲東瀛戰神的名號相信不少車迷曾經耳聞,當時強大的四驅系統為它的主要特點之一,此輛展車於1998年摘下JGTC賽事冠軍,而為了減重考量,其車身不僅融合CFRP材質,亦改採FR驅動型式。
●《展區12》Toyota 2000GT Speed Trial
長寬高:4,160×1,600×1,140mm
軸距:2,330mm
車重:1,150kg
引擎型式:2.0升L6 DOHC
最高輸出:150hp/6,800rpm
▲館內這輛2000GT為1966年式Speed Trial版,2000GT在日本汽車發展史中絕對占有一席之地,堪稱1960年代Toyota旗下最具代表性的雙座跑車,總產量僅有300餘輛,其2.0升6缸內燃機由Yamaha所開發,並藉助3組化油器供應燃料,該車曾於007電影「雷霆谷」現身,整體外型設計也有人稱它為東方的Jaguar E-Type。
●《展區12》Honda NSX-R
長寬高:4,430×1,815×1,160mm
軸距:2,530mm
車重:1,230kg
引擎型式:3.0升V6 DOHC
最高輸出:280hp/7,300rpm
▲此輛NSX-R為1996年式,NSX不僅為Honda旗下MR純種跑車,它也是全球首款採用全鋁單體車身的量產車,而NSX-R比起常規NSX擁有更競技的設定,除了底盤、齒比重新調校,標準狀態下具體變更包含拆除空調、音響、隔音膠墊及輔助氣囊等,並換上碳纖維賽車椅及Enkei鍛造鋁圈,最終成功減重120kg。
●《展區13》GR Supra Drift by HKS
長寬高:4,640×2,070×1,290mm
軸距:2,470mm
車重:1,520kg
引擎型式:3.4升L6 DOHC Turbo
最高輸出:700hp/--rpm
▲GR Supra堪稱近代日系性能車的代表作之一,台灣市場目前也正販售當中,而現場展車為日本知名汽車改裝零部件品牌HKS,基於2019年GR Supra所打造的甩尾戰駒,除了擴缸至3.4升並拉高增壓值以榨取動力,亦擁有誇張的寬體,另外該車曾於2019年「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進行動態展示。
至於最後一個《展區15》,坦白說是整個展館中有些讓筆者感到空虛的部份(特別是前面已親眼目睹諸多戰駒之後)。所謂「未來賽事的挑戰」,主要指的是再提升整個活動當中環境永續理念的比重,這部份其實某些日本車廠已於近期賽事投入氫燃料或替代燃料賽車,期待透過不同方式達成碳中和目標,可惜現場未見實車擺設,僅以布幕代替。
▲就像100多年前電力、蒸氣及石油3種燃料彼此競爭,如今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電力、氫氣及生質燃料的對決也尚未定天,各別型式動力的商業化均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而部份日本車廠則將賽道視做研發舞台之一,現場布幕即分別為2021年日本富士24小時耐久賽登場的GR Corolla H2 Concept氫燃料賽車,以及2022年日本Super Taikyu賽事亮相的Mazda2 Bio Concept生質柴油賽車。
到訪感想
接著筆者來聊聊這回造訪富士賽車博物館的感想。首先就現階段整個展館的規模與全球諸多知名汽車博物館相較下,平心而論其實不算大,館藏亦以完整靜態實車為主,透過剖面實物、互動型式等體驗相對較少。不過優點是內部主題規劃具系統性,且部份展品為向其它車廠租借而來,可感受出館方的用心,另外對一般遊客來說,約莫2~3小時便能逛完整個展館,也算是有利於行程安排,搭配尚可令人接受的票價,整體來說仍頗值得到訪。
此外,對於平日較少接觸賽車運動的遊客來說,倒也不用擔心屆時造訪會覺得無趣。因賽事運動目前仍被用來檢視車輛性能等面向,自賽車沿用至量產車的科技亦相當多,而在早期資訊傳播相對不發達的時代,贏得賽事更堪稱相當有力的廣告,若能理解前述觀點進以回顧歷史,其實也不乏額外收穫。
最後若你正準備到此一遊,其實交通方案反倒是事前規劃較需留意的部份,原因為展館既然緊鄰富士賽道,可想而知並非位處人口稠密地段(主要因應賽車運動自身特性,全球各國際級賽道大多位處偏遠郊區),交通便利性自然不比都會區。另外據官方公佈的資訊,展館距JR御殿場站約有13km,且現場提供170格免費小客車位(若為平日且賽道未有活動進行其實不太會滿),整體來說筆者較推薦自駕前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集結車輛試駕、油耗測試等內容,主要解析各車款的綜合實力與市場定位,無論是潛在消費者或車迷均值得一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進入電影史中汲取寫作靈感近年來,我開始關注起韓國電影中所傳達的政治意義與現代性,偶爾也觀看網飛上的電視影集。不過,坦白說,我的觀劇行為有明確的目的,就是解析它們運用商業手法包裝嚴肅議題的技術(即使有時為了戲劇效果而誇大情節),然後儘可能把這些進步的影像技術引進小說創作裡。我個人認為,小說家習得了高超的電影拍攝手法,有諸多的
avatar
邱振瑞
2024-06-14
進入大休息Allie 要進入大休息的狀態咯!
Thumbnail
avatar
Allie
2024-05-17
【說在賽前-全英公開賽2024】戴資穎挑戰第4冠紀錄 林俊易進入奧運資格射程範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羽球比賽全英公開賽今天揭幕!戴資穎力拚個人賽史第4座冠軍,挑戰21世紀最多冠女單選手紀錄;男單周天成要捍衛前進巴黎的資格,林俊易則鎖定近在眼前的奧運門票。
Thumbnail
avatar
Bau
2024-03-12
進入聖殿-愛無止境「心」是一個神聖殿堂。這是真正祈禱的所在。 它是一個寧靜與隱密的地方,在那兒你與源頭的連結是如此的強而有力,以致於你只需進入,祈禱就會發生。 你說什麼,甚至一言不語都沒有關係。與上主同在那兒就是祈禱,進入聖殿就是神聖的行為。這就是,從喧囂的外在進入一個寂靜與隱密的內室,有助於進入聖殿。
Thumbnail
avatar
sunnielei
2024-03-02
進入意想不到的書中世界-台北國際書展-佳妮2024 年第 32 屆台北國際書展主視覺,邀請設計師李政瀚製作, 他曾以《八歌浪》專輯設計獲 2022 年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同時也是 2023 年國慶主視覺設計藝術總監之一。 主視覺以一波一波間續不斷的海浪意象,呼應閱讀書本時的翻頁,隨著一頁頁的翻閱,思緒的流動也不斷地前進轉變;同
Thumbnail
avatar
姜佳妮
2024-02-22
進入WEB3的世界一年小回顧 | 爆炸與中獎WEB3 雖然進入熊市還是有很多可以回顧,我個人嘗試了很多項目,比方說: 1.NFT、2.AI、3.遊戲,文末分享自己提供部分獎項的活動
Thumbnail
avatar
孔丘山小學徒
2023-01-18
進入DC正義聯盟的英雄世界先前分享的幾本書,幾乎都充滿女孩喜愛的元素。這次來分享男孩可能會喜歡的閱讀英語分級讀本,跟著讀本一起進入DC英雄的世界吧。
Thumbnail
avatar
Millie媽之加拿大陪讀生活
2022-03-30
進入區塊鏈的世界不要再被騙了在進入 區塊鏈世界時,要先讓自己建立不會造成後遺的邏輯判斷能力,這樣的能力則基於相關資訊的搜集及建立,以及自我省思能力的培養。
Thumbnail
avatar
wendad
2022-03-13
進入佛陀的世界45歲這一年回顧前半生,才發現自己尋尋覓覓的原來只是一份平靜,如此簡單,如此難得。曾經多次嘗試親近佛法,屢敗。讀哲學、心理學、文學,想從中找到些許平靜,有些幫助,但依然海上飄搖,禁不起人間風雨。前年賣書捐書,送出去一本金剛經,此前翻閱過一陣子,卻總是讀不進,也不強求。
Thumbnail
avatar
pencil yang
2022-01-03
尤努斯社會企業獎進入決賽! #變革之界 #振奮人心
Thumbnail
avatar
公益出版平台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