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1 敬禮根本上師 蓮生活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回想在高一時,在中壢法舟堂,接受蓮郢上師的代師灌頂,正式成為靈仙真佛宗(現簡稱真佛宗)弟子,皈依蓮生活佛學習佛法。轉眼現在已經超過二十年。


皈依的原因當然跟絕大部分的弟子相同,都是因為閱讀師尊的書才開始的。


而自己因為唸誦南無金剛王菩薩與高王經,有過真實不虛的效驗,所以在未正式皈依前,我對根本上師的信心已經非常堅固。


學習的過程,從師尊早期的靈學、到道學、到顯教佛學、到外密、到內密、到無上密、到現在的金剛法與解脫禪法心要,自己是一路跟隨著腳步認真實修與嘗試。


自己也發現,二十年前與現在的自己,在學習的進展上,有很大的不同。這一切都要感謝給根本上師的教導。


雖然在人間,我與根本上師見過兩次面,談過兩句話,點過一個頭,除此之外,都是從書裡、真佛報裡、網路上學習。


我知道透過這些方式學習,與在師尊跟前學習是沒有差別的,只要真實的想學,與真實的實修,一點差別都沒有。


密教經續中強調:密教弟子一切成就,來自於根本上師。


我舉雙手贊同。若非根本上師循循善誘,弟子們的學習與功德,何以增長?


我自己有過種種生死災劫,若非根本上師與諸佛菩薩救度,現在都不知道轉生到哪裡受苦!


密教弟子與師父之間的關係,就像父與子,弟子視師為父,師父視弟子為子,因為這樣的緊密關係,這樣的虔敬,才能得到永不凅竭的加持!


我是用兒子的心情,看著佛父在說法!


我是用著兒子的心情,看著佛父所寫的書!


我是用兒子的心情,實修佛父所說的法門!


我是用兒子的心情,祈請與供養佛父。


如此,佛父自然會以慈愛自己兒子的心情,照護著弟子們。


這就是父與子之間永不斷絕的三昧耶。


儘管佛父與弟子的人間距離,有美國到台灣那麼遠、有天邊到地下那麼遠,但心靈距離,一點都沒有分開過。


我是用了如此虔敬的心情皈依。


在皈依沒多久後,有一夢。


走進一個大禮堂,裡面坐著很多人。


我東張西望的想確定這裡是哪裡,一路往台前走去。


遠遠看到一些認識的師兄姐,但絕大部分的人都不認識。


我以為是師尊的法會,所以一路往前去,擠到了第一排。


瞬間鐘鼓齊鳴,慢慢從禮堂後方走出一堆喇嘛與和尚,穿的很像,但並非是真佛宗的服飾。


我依然合掌站著,想看看是哪位師父蒞臨。


慢慢走進時,我才發現是圓覺宗的『慧敏上師』。


我恭敬的禮拜慧敏上師。


上師一路的向沿路弟子回禮,走道我面前時,停了下來,問我:你怎麼會在這裡?


我回:我以為是我師尊的法會,所以擠到這裡。


上師問:你師尊是誰?


我回:蓮生活佛盧勝彥。


上師點點頭後接著問:你跟蓮生活佛學什麼?


我回:學密法,學四加行,念高王經。


上師問:你要不要皈依我,我傳你無上的法門?


我答:謝謝上師的厚愛,我恭敬上師。


但我已經皈依了我師尊,我一輩子就只認定一位這位師父,謝謝上師。


上師有點驚訝:你不要皈依我嗎?我沒有要人皈依我過的。


我回:謝謝上師,如果將來有緣,我們一定會見面的。


慧敏上師說:好,我認得你的。


我合掌敬禮:謝謝上師加持。


後來慢慢看著上師遠去,夢也慢慢醒了。


我想說的是:我是一皈依的,連夢裡都沒有動心過。


如果你也是弟子,你也要是一皈依的,這樣,你才有上師相應的機會。


如果我這輩子的修持的不好,那完全是我的問題,與我師尊無關。


我永遠的皈依與敬禮我的根本上師蓮生活佛。


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剛兄弟的對話 - 善守護的沙龍
34會員
1.4K內容數
2025/05/01
20250502 靈魂的相遇 - 方方 事實上,我每周會花上半天的時間,研讀道教的典籍。 有一段時間,我每晚都會持誦著道教的經典,做著道教的學習。 比較常念誦的經典有: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 瑤池金母養正真經;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三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502 靈魂的相遇 - 方方 事實上,我每周會花上半天的時間,研讀道教的典籍。 有一段時間,我每晚都會持誦著道教的經典,做著道教的學習。 比較常念誦的經典有: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 瑤池金母養正真經;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三
Thumbnail
2025/04/30
20250501 << 免費結緣送到家 - 大隨求等經 >> 今年的0317,開始進行了「大隨求等經」的印製工作,本合刊經本包含: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呪經; 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卷。 緣起於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在今年春季
Thumbnail
2025/04/30
20250501 << 免費結緣送到家 - 大隨求等經 >> 今年的0317,開始進行了「大隨求等經」的印製工作,本合刊經本包含: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呪經; 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卷。 緣起於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在今年春季
Thumbnail
2025/04/29
20250430 靈魂的相遇 - 小曼 小曼,可以說是一生平順。 從讀書、工作、家庭、健康,都沒有遇上太大的起伏、或是挫折。 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態度」,產生了疑問。 A跟B之前不認識,怎麼會相處的這麼融洽? B跟C也沒有過節,為什麼彼此處處針對?
Thumbnail
2025/04/29
20250430 靈魂的相遇 - 小曼 小曼,可以說是一生平順。 從讀書、工作、家庭、健康,都沒有遇上太大的起伏、或是挫折。 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態度」,產生了疑問。 A跟B之前不認識,怎麼會相處的這麼融洽? B跟C也沒有過節,為什麼彼此處處針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讀書過程中,沒有錢,學佛的資訊,就是到廟裡拿書回家看。 那時的「中壢新街廟」,有一整面的書櫃,占有半面牆之廣。 書櫃裡,除了佛經,就是鸞書。還有少少幾本「牟尼上師」的雜誌。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薄薄的雜誌,上面寫著「圓覺」。 封面有一張照片,裡面是兩位:頭戴紅帽、身披紅衣的老師
Thumbnail
讀書過程中,沒有錢,學佛的資訊,就是到廟裡拿書回家看。 那時的「中壢新街廟」,有一整面的書櫃,占有半面牆之廣。 書櫃裡,除了佛經,就是鸞書。還有少少幾本「牟尼上師」的雜誌。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薄薄的雜誌,上面寫著「圓覺」。 封面有一張照片,裡面是兩位:頭戴紅帽、身披紅衣的老師
Thumbnail
20230917 了得 昨天20230916早上,我的老師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與一位老者,翩然而至。 老者問:就是他? 師尊:對。 老者上下打量我後,就閉上了眼睛。 我跟師尊頂禮後,也向老者頂禮。 我問:是不是弟子哪裡有了過錯? 師尊:書,你讀了嗎
Thumbnail
20230917 了得 昨天20230916早上,我的老師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與一位老者,翩然而至。 老者問:就是他? 師尊:對。 老者上下打量我後,就閉上了眼睛。 我跟師尊頂禮後,也向老者頂禮。 我問:是不是弟子哪裡有了過錯? 師尊:書,你讀了嗎
Thumbnail
末學在成為一位金剛乘四皈依弟子前,對於學佛修行一直僅於誦經、念佛、親近各宗派道場、隨喜參加法會;祈願自己諸事順利、所求如願;聽經聞法也選擇喜歡聽的神通感應或真人實事分享。沒有透過學佛修行,真正在心性上下功夫,自利利他、懺悔業障。 一次因緣之下,同事邀約末學到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恭聽慈悲 龍
Thumbnail
末學在成為一位金剛乘四皈依弟子前,對於學佛修行一直僅於誦經、念佛、親近各宗派道場、隨喜參加法會;祈願自己諸事順利、所求如願;聽經聞法也選擇喜歡聽的神通感應或真人實事分享。沒有透過學佛修行,真正在心性上下功夫,自利利他、懺悔業障。 一次因緣之下,同事邀約末學到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恭聽慈悲 龍
Thumbnail
回想在高一時,在中壢法舟堂,接受蓮郢上師的代師灌頂,正式成為靈仙真佛宗(現簡稱真佛宗)弟子,皈依蓮生活佛學習佛法。轉眼現在已經超過二十年。 皈依的原因當然跟絕大部分的弟子相同,都是因為閱讀師尊的書才開始的。 而自己因為唸誦南無金剛王菩薩與高王經,有過真實不虛的效驗,所以在未正式皈依前,我對根本上師的
Thumbnail
回想在高一時,在中壢法舟堂,接受蓮郢上師的代師灌頂,正式成為靈仙真佛宗(現簡稱真佛宗)弟子,皈依蓮生活佛學習佛法。轉眼現在已經超過二十年。 皈依的原因當然跟絕大部分的弟子相同,都是因為閱讀師尊的書才開始的。 而自己因為唸誦南無金剛王菩薩與高王經,有過真實不虛的效驗,所以在未正式皈依前,我對根本上師的
Thumbnail
我於佛光山的因緣,源於2015年與同事前往拜會世界神明聯誼會秘書長,當時我們就坐在佛陀紀念館前的問道館內,暢聊宗教交流。 與佛陀的因緣則就更早了,小時候我時常跟著母親到妙雲蘭若(嘉義的一處佛寺學堂),她去念經,而我則喜歡窩在圖書館內,看橫山光輝老師的《三國志》漫畫。
Thumbnail
我於佛光山的因緣,源於2015年與同事前往拜會世界神明聯誼會秘書長,當時我們就坐在佛陀紀念館前的問道館內,暢聊宗教交流。 與佛陀的因緣則就更早了,小時候我時常跟著母親到妙雲蘭若(嘉義的一處佛寺學堂),她去念經,而我則喜歡窩在圖書館內,看橫山光輝老師的《三國志》漫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