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棒球名人堂】不穿披風的豆城英雄 Jim Rice
付費限定

【棒球名人堂】不穿披風的豆城英雄 Jim Ric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影像來源: Gregory J. Fisher / USA SPORTS TODAY

影像來源: Gregory J. Fisher / USA SPORTS TODAY

名人堂得票率:76.4% 生涯成績: 打擊率2成98、382轟、1,451打點、OPS 0.854 英雄勳章: 全壘打王x3、打點王x2、明星賽x8、銀棒獎x2、MVP

在魯斯(Babe Ruth)魔咒糾纏波士頓的漫長歲月中,無緣取得冠軍的痛苦也讓眾多紅襪名將儘管取得個人的榮耀卻缺少了冠軍指環在手,例如威廉斯(Ted Williams)、雅澤姆斯基(Carl Yastrzemski)、林恩(Fred Lynn)、伊凡斯(Dwight Evans)和費斯克(Carlton Fisk)都是選手生涯中有此遺憾的選手,還有一位則是本文主角,1978年美聯MVP得主萊斯(Jim Rice)。

新世代外野好手

萊斯在1971年,18歲高中畢業參加選秀,由紅襪隊在首輪第15順位挑中,「第一次打職棒並不是最困難的部份,第一次離開家,不得不照顧自己才是最難的部份。」萊斯回憶自己出道時的日子:「你必須學會適應來自各種背景的人,你得學著如何照顧自己。」

小聯盟等級的球隊顯然沒對這位菜鳥構成威脅,1974年在3A以3成37打擊率、 25支全壘打,93打點的成績贏得所屬聯盟三冠王,當時紅襪隊的農場非常期待萊斯及大他1歲的林恩能夠在大聯盟發光發熱。

果然1975年兩人一起成為球隊新希望,萊斯守左外野、林恩站中外野,與前輩右外野手伊凡斯構築年輕的外野防線。兩人也確實沒辜負球團和球迷,一起入圍年度MVP、年度最佳新人,結果這兩個獎項都由林恩獨攬在手(大聯盟史上第一人),萊斯排在第三、第二名,再加上雅澤姆斯基、費斯克都在陣中,紅襪獲得美聯冠軍。但是令萊斯遺憾的是球季末他因為觸身球造成手腕受傷,因為這樣錯過季後賽,紅襪最後也輸給紅人,在世界大賽中敗北。

光芒與遺憾

接下來的球季萊斯成為紅襪隊主力選手,1978賽季,身心狀況都已成熟,合計出賽163場繳出打擊三圍3成15/3成70/0.600,並有46支全壘打、139打點,校正攻擊指數OPS+值157,純長打率ISO(IsolatedPower)0.285,以及綜合評量攻守的進階數據WAR值7.6等優異成績。尤其406壘打數更是自1937年的狄馬喬(JoeDiMaggio)之後......

(付費訂閱後即可閱讀全文!歡迎MLB文化重度成癮者每月以最低 NT$53 支持《MLB星系》,暢讀專題內的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每月為你送上至少 5 篇扎實專業的文字作品或報導,讓您在短時間內吸收最多資訊,了解 MLB 的方方面面。)

※訂閱《MLB星系》,幫助我們延續書寫運動的熱情,訂閱請點選頁面右上角「付費閱讀」紅色按鍵。^^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3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MLB星系 Galaxias MLB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MLB星系 Galaxias MLB
10.5K會員
690內容數
由著名雜誌刊物《美國職棒雜誌》前編輯群共同經營,透過社群運作與運動書寫傳遞對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情,囊括賽事、人物、趨勢、考古、科學、文化等面向的討論與寫作,以共享、交流大聯盟棒球的各種樂趣。是一個入門進階兩相宜,有專業有歡笑、有感動有淚水的優質棒球文字聚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LB星系 Galaxias MLB 的其他內容
之所以能在壓力破錶的季後賽場上展現超齡膽識,甚至被前《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波斯威爾(Tom Boswell)譽為「沒有脈搏的人」,邦加納超凡的的專注力堪稱主因之一。隊友肯恩曾說:「在重要時刻,我們常想試著做些不一樣的事,但他就只是投入其中、做好份內的事,然後讓該發生的事情發生。」
所幸,還有季後賽這個強者限定的究極戰場。而當「世界大賽勝率百分百」、「世界大賽生涯防禦率0.29」等鬼神數字映入眼簾,沙丘上那個髮絲蓬亂、四分之三側投與落腮鬍同樣不羈的邦加納(Madison Bumgarner),這才有機會走到聚光燈束下,以他連發的速球和卡特球,宣示沉默強者的巨大存在...
正力松太郎記取「運動協會」、「天勝野球團」的教訓,認為這些職棒先驅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他們都是單打獨鬥,最終獨木難支。正力松太郎認為應該組成職棒聯盟,才有長遠發展的基礎。1936年2月5日,東京巨人軍、大阪虎、阪急軍、名古屋軍、名古屋金鯱軍、大東京軍、東京參議員隊,七球隊組成了「日本職業野球聯盟」。
提到「酒醉投球」,想必多數稍有資歷、或是對於大聯盟歷史有研究的球迷,腦海中會馬上浮現1998年5月17日由紐約洋基隊投手David Wells所投出的史上第十三場完全比賽......
雖是暖冬,2015年12月初的台北街頭已可略感寒意。趕在芬利(Steve Finley)南下和港都豔陽碰頭前夕,這位抵台不到20個小時的退役傳奇球星特地撥冗接受此行唯一平面媒體專訪。
波士頓紅襪隊先發投手Nick Pivetta在今天對戰匹茲堡海盜一役中主投5局被敲出2發全壘打,寫下了開幕至今該隊先發投手連續五場挨轟、且都被敲出超過兩發紅不讓的悲情紀錄...
之所以能在壓力破錶的季後賽場上展現超齡膽識,甚至被前《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波斯威爾(Tom Boswell)譽為「沒有脈搏的人」,邦加納超凡的的專注力堪稱主因之一。隊友肯恩曾說:「在重要時刻,我們常想試著做些不一樣的事,但他就只是投入其中、做好份內的事,然後讓該發生的事情發生。」
所幸,還有季後賽這個強者限定的究極戰場。而當「世界大賽勝率百分百」、「世界大賽生涯防禦率0.29」等鬼神數字映入眼簾,沙丘上那個髮絲蓬亂、四分之三側投與落腮鬍同樣不羈的邦加納(Madison Bumgarner),這才有機會走到聚光燈束下,以他連發的速球和卡特球,宣示沉默強者的巨大存在...
正力松太郎記取「運動協會」、「天勝野球團」的教訓,認為這些職棒先驅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他們都是單打獨鬥,最終獨木難支。正力松太郎認為應該組成職棒聯盟,才有長遠發展的基礎。1936年2月5日,東京巨人軍、大阪虎、阪急軍、名古屋軍、名古屋金鯱軍、大東京軍、東京參議員隊,七球隊組成了「日本職業野球聯盟」。
提到「酒醉投球」,想必多數稍有資歷、或是對於大聯盟歷史有研究的球迷,腦海中會馬上浮現1998年5月17日由紐約洋基隊投手David Wells所投出的史上第十三場完全比賽......
雖是暖冬,2015年12月初的台北街頭已可略感寒意。趕在芬利(Steve Finley)南下和港都豔陽碰頭前夕,這位抵台不到20個小時的退役傳奇球星特地撥冗接受此行唯一平面媒體專訪。
波士頓紅襪隊先發投手Nick Pivetta在今天對戰匹茲堡海盜一役中主投5局被敲出2發全壘打,寫下了開幕至今該隊先發投手連續五場挨轟、且都被敲出超過兩發紅不讓的悲情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