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相對論比量子力學更容易接受?

爲什麼相對論比量子力學更容易接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那麼客觀地說,「相對論」算世界上最難的三個字之一。怎麼形容它的恐怖程度呢?你上一次被三個字嚇到,可能還是你的學生時代——

如果非要給狹義和廣義,加上一個恐怖程度的區分,那分別是——

好了,廢話少說,咱們直奔主題,啃一啃這個難題。

相對論到底是幹啥的?

首先你得掌握一個大前提:知道相對論爲什麼難。

因爲在相對論的世界裏,你跟盲人沒啥區別。

我們知道,物理學家這個物種,腦殼裏有着豐富的想法,他們能想到你想不到的、看到你看不到的。比如在他們眼裏,世界有三個尺度:

咱們只能感受到中間這個尺度,其他兩個太小或太大,接觸不到,所以很難被理解。

不過不用怕,跟着混子哥飛到科學最高處,非常通俗粗略地概括一下。

狹義相對論主要說的是:你跑得越快,衰老得越慢。

廣義相對論主要聊的是:

引力不存在,其實是時空被某種東西扭曲了……

咱們展開講講。

一、狹義相對論

在愛因斯坦之前,大家都覺得,時間和空間老公平了,對誰都一樣,一天就是一天,一米就是一米,誰也不多誰也不少。

這叫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

牛頓的那些理論,就是建立在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的基礎上。

結果愛因斯坦出來反駁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

這句話怎麼理解?

混子哥總結了一句不那麼嚴謹但方便你理解的話:

光速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變的。

嚴謹地說,應該是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下光速都是不變的,大概就是說在勻速直線運動和靜止狀態下,光速不變。

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基礎前提。瞭解個大概就行。

如果你書讀得少,我來告訴你這句話啥意思。假設阿貓在車上打開手電筒,

阿狗在車外面看着。

光從手電筒射到車廂上,阿貓看到的光速,和路邊阿狗看到的光速是一模一樣的!

但按照常理,阿狗看到的光速應該是這樣的:

這叫速度疊加原理。

而且對他們來說,光走過的路明明不一樣。

看起來,同一段時間觀察同一束光,速度一樣,位移應該一樣,但實際卻不一樣!

問題出在哪裏了呢?來,我們大家跟着阿貓阿狗一起懵!沒關係,當年愛因斯坦也懵了,不過人家後來想明白了。

阿貓和阿狗經歷的時間,其實是不一樣的!

阿貓打開手電筒射車廂上,它做這件事花了1秒。

阿狗在旁邊看着阿貓做完這件事,卻花了2秒。

看明白了吧,很明顯阿貓的人生變慢了,賺了啊!

但爲啥我們平時感覺不到呢?

因爲速度太慢。把阿貓的車換成復興號高鐵,阿貓和阿狗能感覺到的時間差,可能也只有十億分之一秒。

平時生活中你感覺不出來,說明你很正常,只有車速接近光速,感覺纔會明顯。

你可以理解光速是用來計時的。你跑得越快,你相對別人的時間就慢,這叫時間膨脹,也叫鐘慢效應。

除了會有時間膨脹,還會出現長度收縮和質量變大的現象,這裏混子哥就不多說了。

當然了,在日常生活裏也是感覺不出來的。速度越接近光速,這些現象就越明顯。

好了,恭喜你,已經搞懂了相對論……的核心內容。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軸,但通常情況下,大家會像被梳子梳理過一樣,比較整齊。

於是你下班的時候,我也要下班。

可尺度一大,就容易抓瞎,速度越接近光速,每個人的時空差異就越明顯。有的相對快,有的相對慢。

這個情況就容易造成悲劇。

實際情況不至於這麼誇張,需要取決於你我的位置和速度等狀態,但大致就這麼回事。

像愛因斯坦這種天才,人生格言就是「生命不息,想象不止」,他就想了,運動會讓時間和空間變化,那麼運動會讓質量和能量變化嗎?

於是他提出了那個網紅公式:質能方程

很熟對吧?知道這個很牛吧?表面上看也很簡單,不超出小學乘法的課綱。

咱們先來看這個公式啥意思。愛因斯坦覺得,任何東西既有質量,也有能量,這倆是同時存在的屬性,就像一個人,有身高,也有體重。

於是想知道一個人有多少能量,不用聽他嘴上說什麼,上個秤,得到他的體重,算一下就好。

光速大家已經知道了,約等於300000000m/s,很好算吧。

你可能還好奇一個問題,這玩意兒不是用來造原子彈的嗎?

其實不是,質能方程跟造原子彈沒啥關係,它只是能算出原子彈的威力。

簡單地講,原子彈靠的是核裂變啥的,中間的過程很複雜。你只需要知道,原子彈一爆炸,就有部分質量消失了。

那消失的質量去哪兒了呢?

重點來啦,其實質量沒有憑空消失,而是以能量形式釋放出去了。

這裏要注意,不能說質量變成了能量,它們不是轉化關係。

質量與能量同時存在,是等價的,所以要說以能量形式釋放了。

那能量有多大呢?

這時候咱們用上面的質能方程就能算出來,而且因爲光速的值極大,就算一點點質量,也能釋放巨大的能量。

所以原子彈威力才能如此恐怖。

二、廣義相對論

講這個,咱們還得請出家住牛家村的牛頓。

據說有天他坐在村頭蘋果樹下,被蘋果砸了,於是他說,萬物之間有種力,叫萬有引力。

以咱們的地球爲例,起初他是個無憂無慮的追風少年。

但是拗不過太陽的引力,就只有被牽着鼻子遛彎的份兒,這就是傳說中的公轉。

這個大家都學過,萬有引力揭示了一個宇宙真理:噸位決定地位,誰減肥誰腦子進水。

可是愛因斯坦又跑出來唱反調。

是胖子太胖,扭曲了時空,瘦子自己站不住,溜過來的!

愛大爺的解釋是這樣的:世上根本沒有引力,引力本質是質量扭曲了時空。

啥意思呢?

至於扭曲程度,取決於物體的質量。這事兒就好比玩蹦蹦牀。

時空就像蹦牀上的網,一旦時空被扭曲了,就會影響周圍的東西。

扔一個橙子,橙子就會繞着熊孩子轉,同理,地球也這麼繞着太陽轉。

這就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大概的核心內容。

奇妙不?咱們常識以爲,地球繞太陽公轉,是因爲引力。

但用廣義相對論解釋就是:太陽太胖,壓彎了時空,地球是自己溜過去的!

這話聽了,擱誰誰不蒙啊!大家紛紛要證據。證據是啥呢?

日全食的照片可以證明。故事是這樣的:當日食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看太陽,科學家們卻盯着其他地方。

日食發生時,天空一片黑,

白天的時候也能看到星星。

如果太陽周圍的時空被扭曲了,那麼星星的光線經過時就會拐彎……

在地球上看就是星星的位置改變了。

等到半年以後,地球繞到太陽的背面,就會發現星星的實際位置。

這時候有人就不服氣了,這事兒萬有引力也能解釋啊!不就是光線被勾引着拐了個彎嗎?

真別不服,後來愛因斯坦設計了一通非常複雜的計算,結合其他天文學家的觀測,證明了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厲害就厲害在這兒,他憑着一腦之力,愣是想出了一個複雜的宇宙,最後還能被科學證明不是亂說!

好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簡單講到這裏,具體原理其實很複雜,還涉及很多數學計算,混子哥也不給你多講了。

最後照例做個很學術的總結吧,讓你出門跟別人聊也能顯得專業。愛因斯坦的成就主要體現在統一這件事上:

相對論統一了時間和空間、質量和能量。

用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結個尾吧: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它包含了一切,推動着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avatar-img
petter的沙龍
46會員
930內容數
所見所聞,皆是感悟,人來人往,萬物生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ett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以說,兒子考上大學,是他停手不在作案的關鍵原因。 兒子的出息,滿足了高承勇多年來,沒過上好日子的「遺憾」。 而這個遺憾,正是他的作案動機…… 高承勇清晰的記得,那是1988年的春末夏初,對,5月26日,那天下午自己騎着自行車在外面閒逛。誤打誤撞地騎進了白銀區永豐街的一個小區。 那個居民小區全是平
聊得累的人說明聊得不對。 失去了情緒價值的聊天,只會讓人感受到乏味。 大部分人都能意識到,無論交友還是戀愛,其實都是建立在「舒適溝通」的前提下的。 但到實際操作,大家又會無從下手,甚至陷入誤區。 1.委屈自己,討好別人 2.過度使用「同理心」 很多人爲了讓自己和他人的溝通,擁有一個「看似舒適」的聊
爲什麼畢業三四年後,同學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1:我在大一的時候,非常沉迷於享受那種「多元感」。 我會一點PS,會一點繪畫,懂一點寫作,又懂一點健身……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一點,又什麼都懂一點。 我發現我的同齡人都完全不懂,和他們對話的時候,我總是在輸出的那個,於是我開始飄飄然了,覺得自己就算懂得不
如果將中國歷史上最具特點的三個都城「西安、北京、南京」連起來,正好在大地上圍成了一個三角形,而且幾乎是等邊的。 仔細看上圖你會發現,中國歷史上所有統一王朝的都城,甚至南北朝的分立,如鄴城、洛陽、開封等等,也都未曾出過這個三角形的範圍內。 那麼這個三角里,到底有着什麼奇葩的魔力呢? 但其實只要你到過
強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杜特爾特就是爲了禁毒不要命的總統。 從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各國領導人的影子,他不是縫合怪,卻是各種統治風格的集大成者。 接下來,請讓我榮幸地爲大家介紹: 美國「懂王」的靈魂伴侶,岡比亞賈梅的治國同好,烏干達阿明的內政繼承者,赤道幾內亞馬西埃的執法同志,智利皮諾切特的海外
死於亂箭之中。 這一天,朱元璋望着烈火中死去的陳友諒,同樣長嘆出一口氣。 這個對他常年虎視眈眈的鄰居,是他爭奪天下間最強的一個對手,陳友諒胸懷大志,以梟雄自任,如今落得這般下場,想來也不失爲一種命定的歸宿。 朱元璋自封吳王,花兩年的時間消化陳友諒的勢力,接着很快蕩平了偏居一隅的張士誠。 途中,小明王
可以說,兒子考上大學,是他停手不在作案的關鍵原因。 兒子的出息,滿足了高承勇多年來,沒過上好日子的「遺憾」。 而這個遺憾,正是他的作案動機…… 高承勇清晰的記得,那是1988年的春末夏初,對,5月26日,那天下午自己騎着自行車在外面閒逛。誤打誤撞地騎進了白銀區永豐街的一個小區。 那個居民小區全是平
聊得累的人說明聊得不對。 失去了情緒價值的聊天,只會讓人感受到乏味。 大部分人都能意識到,無論交友還是戀愛,其實都是建立在「舒適溝通」的前提下的。 但到實際操作,大家又會無從下手,甚至陷入誤區。 1.委屈自己,討好別人 2.過度使用「同理心」 很多人爲了讓自己和他人的溝通,擁有一個「看似舒適」的聊
爲什麼畢業三四年後,同學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1:我在大一的時候,非常沉迷於享受那種「多元感」。 我會一點PS,會一點繪畫,懂一點寫作,又懂一點健身……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一點,又什麼都懂一點。 我發現我的同齡人都完全不懂,和他們對話的時候,我總是在輸出的那個,於是我開始飄飄然了,覺得自己就算懂得不
如果將中國歷史上最具特點的三個都城「西安、北京、南京」連起來,正好在大地上圍成了一個三角形,而且幾乎是等邊的。 仔細看上圖你會發現,中國歷史上所有統一王朝的都城,甚至南北朝的分立,如鄴城、洛陽、開封等等,也都未曾出過這個三角形的範圍內。 那麼這個三角里,到底有着什麼奇葩的魔力呢? 但其實只要你到過
強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杜特爾特就是爲了禁毒不要命的總統。 從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各國領導人的影子,他不是縫合怪,卻是各種統治風格的集大成者。 接下來,請讓我榮幸地爲大家介紹: 美國「懂王」的靈魂伴侶,岡比亞賈梅的治國同好,烏干達阿明的內政繼承者,赤道幾內亞馬西埃的執法同志,智利皮諾切特的海外
死於亂箭之中。 這一天,朱元璋望着烈火中死去的陳友諒,同樣長嘆出一口氣。 這個對他常年虎視眈眈的鄰居,是他爭奪天下間最強的一個對手,陳友諒胸懷大志,以梟雄自任,如今落得這般下場,想來也不失爲一種命定的歸宿。 朱元璋自封吳王,花兩年的時間消化陳友諒的勢力,接着很快蕩平了偏居一隅的張士誠。 途中,小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