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區重出江湖11分鐘之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4月25日,號稱 “ 投資界的傳奇” 彼得林區接受CNBC 專訪11分鐘,然後眾多財經youtuber 紛紛炸鍋,一個接一個作影片分析彼得到底想說什麼? 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接受採訪? 還有,彼得好久沒有露面了,是有什麼大消息要透漏嗎?其實人家說白了只是為了天主教學校募款而已,你們大驚小怪什麼。
錚錚認識彼得,是藉由彼得退休後所出版的3的本書裡面。其實錚錚很佩服出書的人,因為即使你出版的只是投資理財的書籍,讀者絕對可以藉由你的文字一覽無遺你的個性、你的思考邏輯、你對人生的態度,甚至你每天吃什麼餐點他們可能都猜得出來。更何況彼得出版了3本、被譽為投資界的聖經的書。 彼得是一個自信非凡的人,所有行為都可供世人檢視,所以當連主持人問他的投資學是否在當代還適用,彼得都回答的鏗鏘有力。
其實從彼得的書中,錚錚可以感覺到彼得大致上應該是一個老實誠懇、堅持做自己不愛出風頭的人。如果個性可以轉化成投資風格,那麼彼得的風格可以簡化成以下步驟: 靠自己自身的能力、選幾支股票、長放5年、最後可以打敗大盤。
如果你也是這種人格,那麼你跟隨彼得一定會感到無比的快樂。尤其在這個大通膨、經濟前景未知的年代裡,彼得的作法相對保守卻安穩: 找資產負債表健全、現金流量表佳、欠債少的公司 ( 4 月25號專訪中又重複了一次) 。也不忘對心智薄弱,過分擔心經濟前景的投資人喊話: 現在狀況比1980年代好多了,而且是可以預知的! 我們衰退了13次,也復原了13次。
彼得的投資風格可能很適用於現在我們的經濟處境。一個股市兩個世界,極有可能會在未來的日子裡發生。1977-1990年代彼得風光了一陣,不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美國的金融狀況不穩當,人人都遠離股市嗎? 其實彼得的絕活就是在市道不好的時候打敗大盤,如果前幾年資金豐沛、富到流油的時光裡,有誰想起彼得與巴菲特這兩個老頭呢?
彼得老實之餘,其實是相當奸巧的。一個基金經理人有可能連續幾年打敗大盤? 所以彼得在最風光的時候急流勇退,告老還鄉說退休經營自己的家族基金去了。當主持人問他,你投資方法還適用於現代嗎? 他回答什麼就是什麼,反正人家也不是問你這幾年績效如何,也看不到證據,所有話都是彼得說了算了。
當然,錚錚還是相當敬佩彼得的,因為彼得是少數基金經理人裡面如此洞悉散戶心態、言語犀利到位、但又了解廣大小市民生活的人。
舉幾個印象深刻的例子,彼得會形容某支股票適合” 孤兒寡母” 持有,因為這支股票非常穩定。孤兒寡母輸不起,頗有尼采哲學裡面”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的味道。
另外他形容喜歡派對的投資者,專門買那些時下最時髦的股票,但通常這些股票的財務結構都不怎麼樣,但他們就為了” 聊天時有話題”。還有,如果連牙醫師都要跟他報股時,那麼大盤離衰退也不遠了。
這次受訪中彼得又秀出了金句;投資者必須問自己為什麼一支股票會漲? 市場中的白痴變多了,可不是理由。
市場白癡變多了可不是買股票的理由
彼得簡直就是股市裡的寫實派大師。如果彼得再多當幾年基金經理人,個性再更圓融一些,那就不是現在的彼得了。
訪問接近尾聲時,彼得隨口說出了幾隻重點股票,紀錄如下:
後悔沒有買的: 蘋果、nVidia
屬於轉機股的( turn around): Wingstop( WING), analog device( ADI) , Teradyne ( TER) T.J Maxx (TJX) , Target ( TGT)
大家可以追隨彼得的思路,找出屬於自己的勝利模式。
https://www.facebook.com/ticker.pupp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價值投資的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揭示了許多投資者面臨的倖存者偏差問題。通過分析股市的波動與資金流入的關聯,提醒投資者認清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異,並建議在股市中更注重短期的投機策略而非長期的價值投資。文章中還引用故事來強調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困難,並鼓勵讀者理性選擇投資方式。
Thumbnail
投資是一條漫長的路,小火車不敢說自己看過很多書,但若是要提及一本改變自己投資觀念甚多的書籍,「彼得林區的選股戰略」,是小火車覺得還不錯值得朋友們購入的一本書。 這裡小火車擷取書中的其中一段,主要是林區在選擇公司時的觀念,他認為: 一、 投資最好挑選看起來乏味、平凡、不受喜愛、而且還
Thumbnail
本文旨在探討投資界兩大主要流派——成長投資和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及其代表人物。通過分析威廉・歐尼爾、彼得・林區等成長投資大師,以及華倫・巴菲特、班傑明・葛拉漢等價值投資大師的投資策略,本文旨在為新手投資者提供全面的投資思維框架,並論證成長與價值投資策略的互補性。
Thumbnail
 彼得 林區( Peter Lynch )_拔掉鮮花,灌溉雜草 在出任麥哲倫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使其基金資產成長777倍,平均年化報酬率29.2%,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
上一次,我與彼得碰面聊起了彼此的近況。我探問他的收入是否穩定(或金額減損程度),他有感而發地說:這幾年來,美語家教似乎正在走下坡,已經沒有玫瑰色的前景可言,而且,人到中年精神與體力都貶值了,轉換工作大不易,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我理解彼得其悲觀主義的來源,所以儘管他說話的時候,前後上下的語氣
Thumbnail
巴菲特是投資界的泰斗,透過尋找出色的企業進行投資,獲得豐厚報酬。文章中闡述了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和致股東信的看法。
Thumbnail
前言 股神巴菲特曾經在波克夏的虛擬年會上說過,與其盲目追從投資建議,又或者花費大量的金錢來去買選股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S&P 500 ETF),股神巴菲特所經營的波克夏公司其實也是類ETF的概念,因為他投資在他可以了解,且具有護城河的公司,所以,投資他的公司股票,雖然沒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價值投資的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揭示了許多投資者面臨的倖存者偏差問題。通過分析股市的波動與資金流入的關聯,提醒投資者認清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異,並建議在股市中更注重短期的投機策略而非長期的價值投資。文章中還引用故事來強調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困難,並鼓勵讀者理性選擇投資方式。
Thumbnail
投資是一條漫長的路,小火車不敢說自己看過很多書,但若是要提及一本改變自己投資觀念甚多的書籍,「彼得林區的選股戰略」,是小火車覺得還不錯值得朋友們購入的一本書。 這裡小火車擷取書中的其中一段,主要是林區在選擇公司時的觀念,他認為: 一、 投資最好挑選看起來乏味、平凡、不受喜愛、而且還
Thumbnail
本文旨在探討投資界兩大主要流派——成長投資和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及其代表人物。通過分析威廉・歐尼爾、彼得・林區等成長投資大師,以及華倫・巴菲特、班傑明・葛拉漢等價值投資大師的投資策略,本文旨在為新手投資者提供全面的投資思維框架,並論證成長與價值投資策略的互補性。
Thumbnail
 彼得 林區( Peter Lynch )_拔掉鮮花,灌溉雜草 在出任麥哲倫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使其基金資產成長777倍,平均年化報酬率29.2%,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
上一次,我與彼得碰面聊起了彼此的近況。我探問他的收入是否穩定(或金額減損程度),他有感而發地說:這幾年來,美語家教似乎正在走下坡,已經沒有玫瑰色的前景可言,而且,人到中年精神與體力都貶值了,轉換工作大不易,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我理解彼得其悲觀主義的來源,所以儘管他說話的時候,前後上下的語氣
Thumbnail
巴菲特是投資界的泰斗,透過尋找出色的企業進行投資,獲得豐厚報酬。文章中闡述了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和致股東信的看法。
Thumbnail
前言 股神巴菲特曾經在波克夏的虛擬年會上說過,與其盲目追從投資建議,又或者花費大量的金錢來去買選股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S&P 500 ETF),股神巴菲特所經營的波克夏公司其實也是類ETF的概念,因為他投資在他可以了解,且具有護城河的公司,所以,投資他的公司股票,雖然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