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學習日記】六角學院:軟體工程師體驗營|Week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軟體工程師體驗營的第二周,我仿佛置身於精神時光屋,獲得了許多新的樂趣。寫程式依然讓我感到有趣,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期待著有新的發現。在這篇文章中,我紀錄了這一周的心得和體會。

來源:六角學院 2023 軟體工程師體驗營 https://www.hexschool.com/2023/02/16/2023-02-16-2023-software-engineer-camp/

程式體驗營的第 2 周,簡直就像是精神時光屋一樣。我得到了許多新的樂趣:

  • 我仍然覺得寫 code 是有趣的
  • 我每天都很期待學院出的新作業
  • debug 有點煩,閱讀別人的 code 需要花一點時間適應對方的邏輯,但也算有成就感

以下記錄這周的各項心得:


▌分組討論

六角將學員們依照居住地點分組,每組約 10 人,組別中居住在北部的學生是最多的。每組在 Discord 中開各個群組交流。

1.我預想的分組目的

在展開第一次小組討論前,我聽了前端設計師──卡斯伯在六角學院 dicord 內的直播,他提到新手一開始很難找到共同作業的夥伴,所以最好先盡可能認識有共同目標的人脈,因此我在心中將小組定位為這樣的目的。

2.分組實際發生的狀況

■ 隊長是由六角隨機指派的,所以隊長也可能同為程式初學者。可是我們的隊長在第一周就消失無法聯絡,所以一直沒有入隊。我非常積極地推動小組討論進度,也成了新的隊長。

■ 承上,或許是因為我的說話方式有些目的性強烈,或者關係不夠親近,群組中的發言和回應似乎都不太熱絡。我原本以為憑藉我之前經營 NFT 社群的經驗,這應該會很順利,但事實證明社群的建立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儘管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對於共同工作來說,明確的表達是好事,但對於培養情感來說,這未必是理想的。

3.分組心得

第一次小組討論的作業內容其實 15 分鐘就結束了,剩下時間都在聊天,多虧有很會聊天的組員,我們在輕鬆的氛圍中開始交流彼此的興趣和背景,以及各自打聽來不同產業對軟體工程師的技能要求。這讓我更了解其他成員,也讓我們更有共同語言。原本我預計 1 小時內結束會議,最後變成 1.5 小時結束。我很佩服擅長閒聊的人,精準追問也是一種技能,這是我一直很想加強的。


▌程式學習菜單 & 心得

1.每日習題:約 2~3 題練習

■ 開始學習前端的第二周,除了上課之外,我也規律的在練做習題。除了六角原本就會給的每日任務,課堂小節的任務,我也會重複拿出來做每日一題複習。

■ 如果某段習題我覺得解法可以當作日後參考,我會將原本寫在 vscode 中的程式碼 copy 進我的 codepen,創造一個範本資料夾專門放範例,再嵌入我的學習筆記中。

好好地寫下註記,以後才看得懂我當時的邏輯



2.從同學的程式中學習:解 1~2 題

■ 學習表達
我每天會抽看同學繳交的作業,看同學們在社群問了哪些問題,如果我也會的話就做解答。我在網路上閱讀到許多文章都提到一名好的工程師,除了技術外,表達能力也非常重要,所以往往推薦參加 iThome 鐵人賽,透過 30 天學習筆記練習表達。我還沒有自信寫下我的鐵人賽,因此替同學解答對我而言不僅是複習知識,也練習如何讓人理解我的想法,就讓我先從這裡開始吧!

■ 相互切磋
有時會發現一些超前進度的同學用了很厲害的寫法,或是有些同學非常善用標籤,就 copy 進我的筆記中,再留言告訴對方我覺得你好厲害。其實一開始觀看別人的程式碼,重新了解對方的邏輯結構真的有點煩躁,但看多了也慢慢抓到閱讀順序的訣竅,我更有餘力去思考為什麼對方要這麼寫。

■ 除了技術力外的更多思考
我曾經收到過同學表達謝謝解答,但同時也表達認為我把程式變複雜了。當時的狀況是同學先上傳了一個與設計圖視覺相似 50% 的程式碼,並且問了其中一個小的調整問題。但我很雞婆的給了整體調整建議,所以對他來說或許是難以吸收的。或許我應該先解決他的提問,而整體調整可以告知目前的問題,並且提議請他自己 google 答案。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如果對方有意願,再解決下一個。

我的閱讀順序:在已經有設計稿的狀態下,先看一眼就能發現的視覺問題,再打開開發工具看 html 結構,最後開編輯使用 outline 語法加入線框做更詳細檢查。



▌相較前一周的學習調整

1.我決定先放棄更深入研究 CSS 了

我發現我在進入 SMACSS 和 OOCSS (讓 CSS 模組化的設計模式)卡關,我沒辦法明確辨別什麼設定該放在 base、modules 等分類,而且我的 vscode 要 import 模組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失敗,花費了我大量時間。由於這堂體驗課對我而言,重點在感受自己是否喜歡寫程式,而程式中 JavaScript 是必定必須學好的,所以我決定先跳過這些,去上 JavaScript 的課程了。

2.我沒有繼續準時上直播

經過開學典禮和第一次直播上課的經驗,我發現目前的課程進度其實不太需要跟著直播 on live。直播課程內容還是有一些新的技巧傳授,但多數在課程影片中就已經非常完整了,所以我改成隔天開倍速看錄影,這是比較適合我的方法。
另外,我發現校長在每次直播開始時公布今日課綱,這真是個很讚的作法。這對講者和學生來說都可以知道目前直播講授的進度,授課內容也不會有疏漏。


▌我還在持續摸索的部分

1.html 語意標籤 & CSS 樣式名稱

我還在嘗試讓 CSS 樣式取名能一眼看出上下結構性,但又不至於使用太長的名稱。有時做了太多共同樣式拆解,在一個物件上使用很多樣式,閱讀上就會眼花。

開始寫 code 之前,先分析架構,接著把重複可使用的文字與顏色樣式列表,接著看結構能否拆出共用樣式。雖然解構需要花些時間,但在書寫時會非常快,也能清楚知道自己寫到哪個區塊了。

2.與組員互動的方式,口吻可以再更輕鬆一點。

3.應該不時幫這些心得做筆記的,一周回憶一次難免疏漏。

4.稱不上持續摸索的部分,我只是想自白我的運動計畫很快就失敗了,只有椅子體操有持續下去而已。


▌第二周總結

在人生有限時間內替自己排程,更聚焦於執行目的與自己的慾望。發現自己還是有點貪心地想學會更多東西,獲得更多體驗。



本文章將同時於 Matters方格子 刊載。
Ann Chou 喜愛電影和威士忌,既是藝術家,也是行政愛好者。以自己架設的品牌營運系統,紀錄每次發行作品的企劃案與過程,掌握經驗與隨時提取的感覺很好。
藝術合作委託可電郵聯絡 bunnyteeth.annchou@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n Chou的沙龍
16會員
28內容數
從藝術領域轉職到前端工程師,喜歡書寫學習歷程和技術文件,掌握經驗與隨時提取的感覺很好。
Ann Ch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這篇文章說明如何在 Windows 電腦上設定 Android 推播通知,包含使用 Expo 串接 Firebase 和 Azure 的步驟。文章涵蓋 Firebase 和 Azure 的設定,以及 Android Studio 和 JDK 的配置。
2025/04/27
這篇文章說明如何在 Windows 電腦上設定 Android 推播通知,包含使用 Expo 串接 Firebase 和 Azure 的步驟。文章涵蓋 Firebase 和 Azure 的設定,以及 Android Studio 和 JDK 的配置。
2025/04/20
介紹在 React Native / Expo 中實作推播通知的方式,並比較使用 Expo Notifications 與整合 Firebase Cloud Messaging(FCM)或 Azure Notification Hubs 的差異。
2025/04/20
介紹在 React Native / Expo 中實作推播通知的方式,並比較使用 Expo Notifications 與整合 Firebase Cloud Messaging(FCM)或 Azure Notification Hubs 的差異。
2025/04/19
本篇主題是 React Native 小介紹。 因為先前在測試 Ionic + PWA 開發,對相機功能實在太失望,結果現在我開始用 React Native / Expo 了。 如果還不清楚 Ionic 和 Reac Native 能做不同種類的 App,可以先閱讀 App 種類概述 。
2025/04/19
本篇主題是 React Native 小介紹。 因為先前在測試 Ionic + PWA 開發,對相機功能實在太失望,結果現在我開始用 React Native / Expo 了。 如果還不清楚 Ionic 和 Reac Native 能做不同種類的 App,可以先閱讀 App 種類概述 。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遭受學習挫折的一周,開始發現社群的重要性,最終還是回歸於自己報名體驗營的目的。
Thumbnail
遭受學習挫折的一周,開始發現社群的重要性,最終還是回歸於自己報名體驗營的目的。
Thumbnail
軟體工程師體驗營的第三周,對於知識、學習、課程、社群的感想,持續內化中,我不想只有上課,也希望從學習過程獲得更多經驗,所以寫下了這篇記錄。我也意外發現剛學習的 JavaScript,說不定能讓我重拾學習程式互動藝術,這很令人開心,即使我正在考慮轉職,但創作是終生的,希望下次發作品能有些新展現。
Thumbnail
軟體工程師體驗營的第三周,對於知識、學習、課程、社群的感想,持續內化中,我不想只有上課,也希望從學習過程獲得更多經驗,所以寫下了這篇記錄。我也意外發現剛學習的 JavaScript,說不定能讓我重拾學習程式互動藝術,這很令人開心,即使我正在考慮轉職,但創作是終生的,希望下次發作品能有些新展現。
Thumbnail
在軟體工程師體驗營的第二周,我仿佛置身於精神時光屋,獲得了許多新的樂趣。寫程式依然讓我感到有趣,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期待著有新的發現。在這篇文章中,我紀錄了這一周的心得和體會。
Thumbnail
在軟體工程師體驗營的第二周,我仿佛置身於精神時光屋,獲得了許多新的樂趣。寫程式依然讓我感到有趣,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期待著有新的發現。在這篇文章中,我紀錄了這一周的心得和體會。
Thumbnail
為什麼會參加這個課程 2022年是個不一樣的年,因為當初自學由設計轉前端工程師、一路上跌跌撞撞因為想要把基底打穩所以今年下定了決心從2022切版班、Js直播班、一路跟到目前2022秋季Vue直播班。 Vue直播班的心得 前兩週其實都還跟得上,但到了第三週對我而言確實感覺有些難了啊~正在心裡徬徨第三週
Thumbnail
為什麼會參加這個課程 2022年是個不一樣的年,因為當初自學由設計轉前端工程師、一路上跌跌撞撞因為想要把基底打穩所以今年下定了決心從2022切版班、Js直播班、一路跟到目前2022秋季Vue直播班。 Vue直播班的心得 前兩週其實都還跟得上,但到了第三週對我而言確實感覺有些難了啊~正在心裡徬徨第三週
Thumbnail
相信不少人在學習寫程式的過程中,光是學習知識點就已經消耗大量腦細胞,如果跟我一樣選擇自學,本身美感和創意並不充裕到可以完成一份設計稿,也不像在學校裡有一起學習的夥伴,雖然有想做side project的念頭,也會完全不曉得該如何著手吧... 那麼我是怎麼完成的呢?
Thumbnail
相信不少人在學習寫程式的過程中,光是學習知識點就已經消耗大量腦細胞,如果跟我一樣選擇自學,本身美感和創意並不充裕到可以完成一份設計稿,也不像在學校裡有一起學習的夥伴,雖然有想做side project的念頭,也會完全不曉得該如何著手吧... 那麼我是怎麼完成的呢?
Thumbnail
從去年7月開始上六角的直播課,最終的心願當然是轉職為前端工程師,Vue直播班的最終作業是實作出電商網站,但沒有提供樣板,所以每個人做出來的作品都會是獨一無二的。
Thumbnail
從去年7月開始上六角的直播課,最終的心願當然是轉職為前端工程師,Vue直播班的最終作業是實作出電商網站,但沒有提供樣板,所以每個人做出來的作品都會是獨一無二的。
Thumbnail
這一次再分享心得,主要是要跟大家聊聊,在結束 JavaScript 直播班後,我發現自己的切版技能跟不上實作功能的開發速度,於是又再投入了同樣是六角學院開的切版直播班之學習心得。
Thumbnail
這一次再分享心得,主要是要跟大家聊聊,在結束 JavaScript 直播班後,我發現自己的切版技能跟不上實作功能的開發速度,於是又再投入了同樣是六角學院開的切版直播班之學習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