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聊:天地無限〈舉手之勞的正義〉與〈舉手之勞的正義v2.0〉(有劇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舉手之勞的正義〉是2012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屆徵文獎首獎作品,收錄在《死亡遊戲》,〈舉手之勞的正義v2.0〉則是響應2022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二十周年紀念的續集,收錄在《故事的那時此刻》。兩篇相距十年,故事裡的時間也過了十年。
〈舉手之勞的正義〉以記者駱鴻秋為主角,為了報導「臺灣高譚市」的某意外事故,發現這件意外是經由一連串的巧合湊成,深入追蹤查到可疑的「Tyche」手機程式,並聯繫上自稱為「堤喀」的組織。謎底在於這起意外的真相。
〈舉手之勞的正義v2.0〉除了駱鴻秋,還多了真實犯罪頻道Youtuber喬百里,兩人一起回溯報導這十年間「堤喀」的發起、分裂與敗退,謎底在於導致「堤喀」核心成員被捕的事件真相。
以閱讀的感受來說,續集由於濃縮十年的數個事件,且在幕前/幕後兩者間做敘事切換,感覺起來內容跟層次都比前作豐富,本來以為字數也會比較多,結果認真算一下:
v1.0 滿版 44字x18行x55頁=43560字
v2.0 滿版 41字x16行x54頁=35424字
續集字數竟然反而少這麼多!果然天地無限老師這十年的創作功力又再提升,筆法更凝練老到。不過初讀〈舉手之勞的正義〉時那種直擊人心的感動,還是其他作品難以比擬的就是。
以下未讀原作慎入。
關於「舉手之勞的正義」的執行方式也與時並進:
舊版透過萬能APP單純讓參與者打卡回報任務,由核心成員決定任務目標;
新版透過區塊鏈技術讓參與者可以得到判決幣,拿來競標下一個受制裁者。
兩者的收尾/讀後感:
v1.0 半開放式、保留正向期待/看壞人受報應大快人心;
v2.0 毛骨悚然、必定腥風血雨/警醒群眾暴力的容易與可怕。
以現在的角度讀前作,會發現一些過時的梗:貞子、絕命終結站,現在的小朋友必然不知它們是啥吧,就連裡面被影射為「臺灣高譚市」的高雄市,也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樣子,不知是否有鑑於此,或我沒有跟到,在續作就少見類似的梗了。
(本文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323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巷弄裡的雪花 的其他內容
閱讀本書的理由: 一、讀者:可以更了解既晴的作品,無論你是不是他的粉絲。 二、評論者:不同風格的評論範本,看說書人如何同場競技。 三、寫作者:可以從中師法學習創作技巧,或得到寫作靈感。
距這部作品上市已經兩個多月,我第一時間就買回來讀完,卻遲遲無法完成文章,主要是因為不確定撰寫的方向。要推薦是無庸置疑,可是推薦文、解析文完全是不同寫法,最後我決定回歸最原始的讀者身分,以「讀後感想」的方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雖然會有些發散,還會有一些個人的有的沒的,卻是我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文石律師與助理玲芝探案系列〉中短篇合輯第二彈!除了補充兩人過往,《山怪魔鴞》和《翠鳥山莊神祕事件》裡的中短篇在方向上也跟正作不同:正作以社會議題為基底,法庭攻防有理有據,如陽光普照;外傳以私人恩怨為核心,邪魔歪道靈異驚悚,如陰風吹拂。兩種幾近相反的類型,在咱們文石鈴芝身上,竟然可以說是毫無違合?
隨著近年來台灣推理的多元化與在地化,以社會議題為題材的犯罪文學作品可說越來越多,本文以《春天的幻影》、《人性的試煉》為例,試析兩書的結構如何讓沉重的故事更輕快易讀。
幾個月前讀牧童《天秤下的羔羊》覺得很喜歡,追讀《山怪魔鴞》,越讀越覺得相見恨晚,得知新作《午夜前的南瓜馬車》出版,第一時間就連同《珊瑚女王》一起下單。本文從系列看點聊起,再談分部重點和台灣意象,最後聊個人私心推薦的地方。
台灣推理推廣部版主楓雨,繼去年《沒有神的國度》後,今年為我們帶來金車奇幻獎優選作品、犯罪文學《我所不存在的未來》。
閱讀本書的理由: 一、讀者:可以更了解既晴的作品,無論你是不是他的粉絲。 二、評論者:不同風格的評論範本,看說書人如何同場競技。 三、寫作者:可以從中師法學習創作技巧,或得到寫作靈感。
距這部作品上市已經兩個多月,我第一時間就買回來讀完,卻遲遲無法完成文章,主要是因為不確定撰寫的方向。要推薦是無庸置疑,可是推薦文、解析文完全是不同寫法,最後我決定回歸最原始的讀者身分,以「讀後感想」的方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雖然會有些發散,還會有一些個人的有的沒的,卻是我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文石律師與助理玲芝探案系列〉中短篇合輯第二彈!除了補充兩人過往,《山怪魔鴞》和《翠鳥山莊神祕事件》裡的中短篇在方向上也跟正作不同:正作以社會議題為基底,法庭攻防有理有據,如陽光普照;外傳以私人恩怨為核心,邪魔歪道靈異驚悚,如陰風吹拂。兩種幾近相反的類型,在咱們文石鈴芝身上,竟然可以說是毫無違合?
隨著近年來台灣推理的多元化與在地化,以社會議題為題材的犯罪文學作品可說越來越多,本文以《春天的幻影》、《人性的試煉》為例,試析兩書的結構如何讓沉重的故事更輕快易讀。
幾個月前讀牧童《天秤下的羔羊》覺得很喜歡,追讀《山怪魔鴞》,越讀越覺得相見恨晚,得知新作《午夜前的南瓜馬車》出版,第一時間就連同《珊瑚女王》一起下單。本文從系列看點聊起,再談分部重點和台灣意象,最後聊個人私心推薦的地方。
台灣推理推廣部版主楓雨,繼去年《沒有神的國度》後,今年為我們帶來金車奇幻獎優選作品、犯罪文學《我所不存在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單篇-2019 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武俠企劃(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參與者),先有角色設定(司徒斬&景雲清),才有故事的。背後的龐大設定就不貼上來了,單純放故事。 角色設定在此: ※武俠,字數多多本身就是拆兩篇。 任務事件:問世間情為何物 地點:清怨村(自設) 目標:少林派小沙彌淨智、萬惡道女
《人權影片系列-頭城事件》是一部深入探討台灣二二八事件中,頭城地區發生的集體屠殺案件的紀錄片。該影片透過受難者家屬的口述、歷史學家的研究和地方居民的回憶,重現了1947年3月19日夜晚,在宜蘭頭城慶元宮前發生的慘劇。影片以其真實、深刻的敘事方式,引發觀眾對轉型正義的思考,並喚起大眾對政治受難者家屬處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Thumbnail
《辦公室瘋雲》系列影射台灣電商史上的免運大戰,描寫電商公司內部鬥爭以及人物之間的糾葛,以及辦公室裡的權力分佈和兩大主管的明爭暗鬥。作者天地無限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再進化,即便只是置身事外的讀者也有十足的臨場感。
Thumbnail
本件是不服臺北市士林地政事務做出的繼承登記罰鍰裁處決定,向臺北市政府提起訴願。從訴願決定書内容,拼凑出繼承登記的事件過程,及提出我的看法。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單篇-2019 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武俠企劃(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參與者),先有角色設定(司徒斬&景雲清),才有故事的。背後的龐大設定就不貼上來了,單純放故事。 角色設定在此: ※武俠,字數多多本身就是拆兩篇。 任務事件:問世間情為何物 地點:清怨村(自設) 目標:少林派小沙彌淨智、萬惡道女
《人權影片系列-頭城事件》是一部深入探討台灣二二八事件中,頭城地區發生的集體屠殺案件的紀錄片。該影片透過受難者家屬的口述、歷史學家的研究和地方居民的回憶,重現了1947年3月19日夜晚,在宜蘭頭城慶元宮前發生的慘劇。影片以其真實、深刻的敘事方式,引發觀眾對轉型正義的思考,並喚起大眾對政治受難者家屬處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Thumbnail
《辦公室瘋雲》系列影射台灣電商史上的免運大戰,描寫電商公司內部鬥爭以及人物之間的糾葛,以及辦公室裡的權力分佈和兩大主管的明爭暗鬥。作者天地無限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再進化,即便只是置身事外的讀者也有十足的臨場感。
Thumbnail
本件是不服臺北市士林地政事務做出的繼承登記罰鍰裁處決定,向臺北市政府提起訴願。從訴願決定書内容,拼凑出繼承登記的事件過程,及提出我的看法。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