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稱。前面「我」心心念念著一個人,感覺有點黏膩,而這也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能成功傳達這種感受給讀者,很厲害。但又能保有懸念,後來再借由「我」的目光、行動,讓讀者跟著一起被另一位吸引,這位原本是以配角的姿態登場。同時呢,還有一位原本一直陪在主角身邊,原本的純室友/配角,她對主角的影響,感覺也變成了可以攻略的對象!一對三,太香了,每個各有特色和重要性,根本是AVG!
首先是它的文字本身吸引人:行文雖然俐落簡單(就是不華麗的意思),卻張弛有致,很會抓住讀者情緒又不會太過,有很多妥切的比喻、引人思考的句子。還有就是在談情說愛之外,有自己的核心。以這本書來說,它探討很多創作人會遇到的問題——信念、存在價值。雖然是日常、職場的情節,不會讓人覺得無聊。每個角色都很鮮活,不工具,有自己的人生。
我想這些還是得經過一定的世事歷練吧,才能寫出有想法、有層次的作品。難怪我隨便找百合推薦都是她的名字。會說故事、會寫角色,能寫進讀者的腦裡、心裡。(還有我喜歡她的後記。)
比較這陣子讀的三本百合小說。(其實還有其他本,覺得不OK的就沒放。)
這種主打情感的小說,比其他類型更要求文筆,因為需要情緒渲染,所以文字流暢易讀是基本,最好要有文采。例如非逆的文筆細膩自然、一氣呵成;希澄很懂得抓情緒,很多金句,文字也美;楊双子的精實典雅也不用說。除了文筆,這三位的作品主線都有吸引讀者看下去的懸念,配角要嘛幾乎沒有,要嘛差點也變成攻略對象(笑),要嘛各自有精彩人生,不會只是工具。而情感的部分最重要:
《今晚,星光依然燦爛》受方在對方身上看到過去自己,並為其細膩付出打動;《寫給妳的那一個故事》未寫明原因,而是由第一人稱我的目光和行動來讓讀者感受到被吸引;《花開時節》主角被認同、被理解,是主角的定心針。(夜空中唯一的星)
總之雖然百合不是我的菜,之後也不會主動找來看,這次的研究還是讓我獲益良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