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率團訪華,並在24日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
從俄羅斯的視角來看,米舒斯京此行是為落實3月的中俄聯合聲明、強化兩國政經互動而來,故在23日的俄中商務論壇上,米舒斯京特地發表演講,稱西方國家未能破壞俄羅斯經濟,「去年,俄羅斯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制裁壓力,其目的是破壞經濟,使國家貨幣貶值,引發毀滅性通脹,影響普通公民的生活水準,但這並沒有發生。」與此同時,米舒斯京也強調了中俄經貿的成長,稱近兩年來,中俄的雙邊貿易額增長了約三分之一,並在2022年創下新紀錄,達到約1,900億美元。根據今年第一季度的資料,中俄雙邊貿易額已增長將近四分之一,達到約520億美元,「相信今年我們將完成兩國元首提出的任務,將雙邊貿易額增至2,000億美元。」
此外,米舒斯京還提到了中俄本幣結算的成長,以及農業貿易的高速增長,並稱為加強中俄雙方的交通合作,俄方有興趣進一步向東發展「俄羅斯國際走廊」,通過哈薩克和蒙古與中國建立聯繫,以實現從聖彼得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又稱海參崴)的無縫物流。演講尾聲,米舒斯京特地引用唐代詩人王之渙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用以祝福中俄雙方行穩致遠。
這是米舒斯京2020年1月出任俄總理以來的首次訪華。在普京(Vladimir Putin)已掌權超過20年的背景下,米舒斯京與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Sergey Sobyanin)、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等,皆是各界眼中的潛在接班人選。但與其他精英不同,米舒斯京行事相對低調,即便位居總理,輿論仍視其為沉默的技術官僚,而非手握大權的政治領袖。
然2022年「特別軍事行動」爆發後,米舒斯京的角色日漸凸顯,眼下雖不能斷言其將接班普京,卻已可以確定,其資格不會低於紹伊古或索比亞寧。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右)2023年5月24日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左)會面(Reuters)
米舒斯京的權力之路
回首米舒斯京的從政路,經濟官僚的色彩相當明顯。
1966年3月3日,米舒斯京出生於莫斯科,並在1989年畢業於莫斯科機床工具學院,獲得系統工程師的職業資格,又在同一學院完成了研究生學業。1992年起,米舒斯京在國際計算機俱樂部任職;1998年,米舒斯京正式進入政府系統,擔任國家稅務局副局長,並在1999年至2004年擔任聯邦稅收和關稅部副部長。在此期間,米舒斯京取得了普列漢諾夫經濟科學院經濟學副博士學位。2004年至2006年,米舒斯京擔任聯邦不動產登記署署長,並在2007年至2008年擔任聯邦經濟特區管理署署長。2008年,米舒斯京離開公部門,轉任聯合金融集團(UFG)總裁直至2010年。
但在擔任總裁期間,米舒斯京並未完全脫離政壇。2009年,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發布了「高潛力管理人才儲備計劃」(High-Potential Management Personnel Reserve)的前100人名單,米舒斯京便以「聯合金融集團總裁」身分名列其中。這份計劃進行了全國規模的高階管理人力徵才,並將人員分成三個級別的小組:總統級共1,000人,聯邦級共約5,000人,區域級共約1.6萬人。而米舒斯京所在的「100人名單」,便是總統級的排名前100人,包括來自聯邦機構的36人、來自地方行政部門的23人、來自企業的31人以及來自科學、教育和非營利組織的10人,是由專家提名的1,211人中篩選而出,年齡都在25歲至50歲之間,具大學學歷與管理經驗。
據梅德韋傑夫所述,其希望以此計劃系統性吸納管理專才,以滿足政府部門的實際需要,杜絕賣官鬻爵、用人唯親的現象,「俄羅斯政府是民主的,而不是中世紀暴政,我們必須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努力讓最優秀、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參與進來,並激勵他們。」當然也有部分分析指出,梅德韋傑夫的真實目的,是要建立「有別於普京」的權力基礎,籌組自己的執政團隊,因為在「100人名單」中,沒有一人有過克格勃(KGB)或聯邦安全局(FSB)經驗,且人員的自由主義傾向相對明顯。然伴隨梅德韋傑夫失勢、普京再任總統,此計劃的推行似乎遭遇阻礙,未再有進一步消息。
2020年1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在克里姆林宮會見被提名新總理的米舒斯京。(Reuters)
2010年,米舒斯京取得國民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並在該年重回政壇擔任聯邦稅務局局長。10年之後,梅德韋傑夫內閣於2020年提出總辭,以配合普京提出的憲法修正案。該年1月15日,普京親自提名已任聯邦稅務局局長10年之久的米舒斯京出任總理,此提名在16日獲俄羅斯國家杜馬批准通過,並創下首次無反對票的總理任命表決紀錄。
與梅德韋傑夫相較,米舒斯京的總理表現相對低調,且行動大多集中在經濟領域。總理任期開始後,米舒斯京於2020年2月啟動全國考察,然因新冠疫情無預警爆發,米舒斯京的工作重點逐漸轉向防疫作戰。該年3月,米舒斯京成立防疫協調委員會並親自領導;然不久之後根據總統令,俄羅斯國務院再成立防疫工作組,由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親自領導,引發了首都市長與總理爭權的政治疑雲。
但在隨後的經濟作戰上,米舒斯京脫穎而出。2020年6月,米舒斯京向普京提交時長一年半的經濟復甦計劃,該計劃包括3個階段、9個板塊、30個優先領域,預計在2021年底實現實際收入的可持續增長,將失業率降至5%以下,並確保俄羅斯的GDP增長率為每年至少2.5%。以IT產業為例,米舒斯京提議將IT公司的所得稅從20%降至3%,並將保險費從14%降至7.6%,希望鼓勵產業成長、推動俄羅斯經濟的數字化。此一計劃獲得普京支持。
2020年7月,米舒斯京又宣布啟動莫斯科-喀山高速公路的建設,其既是俄羅斯近代最大公路工程,也是疫後經濟復甦的重點項目;2020年11月,米舒斯京推出一系列政府部門改革法案,計劃削減公務員人數,重組多數聯邦國家單一制企業(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將其解散或改制為股份制公司,進一步走向私有化,足見米舒斯京的改革壯志。
在被提名為總理前,米舒斯京自2010年以來一直擔任俄聯邦税務局局長。(Reuters)
戰爭之下的另類崛起
然而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米舒斯京的改革被迫中斷,因為俄羅斯正遭遇1990年代「休克療法」以降最嚴峻的經濟挑戰:西方的聯合制裁。而這一場景,米舒斯京未必樂見。
雖說缺少官方聲明,但有不少跡象指出,俄羅斯精英對於是否進行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存在立場分歧。綜合各方媒體引述消息,普京決定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更多是受到國防部長紹伊古、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聯邦安全局局長博爾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Sergey Naryshkin)等軍情部門的官員支持;但諸如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總理米舒斯京、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Elvira Nabiullina)、總統辦公廳負責人瓦伊諾(Anton Vaino)等文職人員、技術官僚,便似乎對此多有保留。
但無論如何,當「特別軍事行動」演變成消耗戰後,承受代價的還是俄羅斯整體,故儘管技術官僚事前不完全同意普京決策,也必須硬著頭皮面對挑戰,BBC甚至如此描述:「米舒斯京總理肩負著拯救經濟的艱鉅任務,但對這場戰爭幾乎沒有發言權。」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5月24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Reuters)
而從結果來看,雖說俄羅斯的GDP在2022年下降了2.1%,這卻已是出乎外界預料的成績。因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承受超過13,000項經濟制裁,比伊朗、古巴和朝鮮的制裁總和還多。但在技術官僚的浴血奮戰下,俄羅斯成功抗阻了經濟崩潰的危險風暴,例如在貨幣政策上,俄羅斯央行限制盧布流動並將關鍵利率提高到20%,成功攔阻銀行系統的資本外流。
或許正因如此,即便米舒斯京在「特別軍事行動」後未如梅德韋傑夫般、持續展演「民族主義」的強硬姿態,並一度被「將遭普京撤換」的流言纏身,其依舊穩居總理之位,不僅陪同普京會晤訪俄的習近平、向國家杜馬報告2023年預算案與稅制,更擔任戰時經濟下的協調委員會主席,協助軍隊與企業進行動員及對接,二把手姿態隱約可見。
圖為2023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莫斯科舉行的會議中交談。(Reuters)
2023年3月習近平訪俄時,中國領導人的兩大涉俄政治表態引發外界關注:第一,公開祝福普京連任俄羅斯總統,由於距離2024年總統大選尚有一段時間,就連克里姆林宮都尚未確認普京將競選連任,中國領導人便率先「代為官宣」,自然會引發不少討論;第二,習近平對陪同普京的米舒斯京發出訪華邀請,「我也歡迎您,總理先生,在您合適的時間訪問中國,盡快與中國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建立密切聯絡。」此一表態被部分外媒解讀為:習是否已在不公開會晤中得知,普京屬意米舒斯京接班,故在維繫中俄戰略協作的長遠考量下,希望普京接班人先與中方團隊培養合作默契?
當然從現實視角來看,在結果正式一錘定音前,米舒斯京都只是普京的潛在接班人。眼下應有極高機率,是由普京在2024年競選連任,且根據俄羅斯最新修憲結果,如果普京願意且勝選,最長可以執政到2036年。若情況如此發展,普京會否在往後十餘年發掘更年輕的接班人選,以取代現下活躍的米舒斯京、紹伊古、索比亞寧、梅德韋傑夫等人,猶未可知。但由俄羅斯倚仗專業官僚、外交處境艱困的現狀來看,經濟系統出身、外顯立場溫和的米舒斯京,不失為一個可靠選項,於普京如此,對俄羅斯亦然。
原文發表網址:
202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