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療癒的5W1H》第一篇:療癒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療癒是什麼?

療癒,對於「二〇一一年十月第一次接受療癒,然後十多年來不間斷地向內療癒自己與向外療癒他人」的我來說,至今仍是一件神奇、好玩且富有樂趣的事情,雖然過程中不免得要去再次體會壓抑與塵封已久的情緒。

我的第一次療癒

當時,療癒師在傾聽了我的故事(八、九歲時,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之後,說出一個前所未聞的提問(那妳真實的想法是什麼?);這個提問,使我與闊別二十年的內在真實感受重新連接。而這樣的串連,讓我有一股由內而外的力量,並且順勢、破土而出地崩解由母親所覆蓋的「亂倫未遂受害者」定義。
這股力量,更讓我用「不僅沒有想要責怪,同時還願意去理解」的態度,主動地以「對我來說!那是過度玩鬧!請母親代為轉達的也只是『希望他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的想法」為開頭,向父親談及此事,同時也希望他能放下「我被誤解了!」的受害者姿態、與我修復關係。
那次的對話到父親離世,中間相隔了十一年。在這段時間裡,最開始的一、二年之間,我曾經以為我與父親的關係算是和好的;但是,後來的互動,隨著居住地的改變、家庭成員的增加⋯⋯等等而再次降至冰點。我才知道,那只是我單方面在努力的方向,並不是我們的共識。
與此同時,因著父親始終沒有面對他的行為所造成的、在我們關係之中的破壞,我也更深一層地感受到以創傷為圓心、向外擴散的種種傷害,例如:母親,身為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的主管,在向父親轉達我的想法(這樣玩,不好玩!請不樣這樣跟我玩。)的時候,添加了自己的評斷;以及,對我說出「為什麼妳沒有保護自己?」的回應之後,便將此事塵封,截至離世已超過三十年。
於是,接觸療癒過後的這十多年來,我持續地向內療癒自己,因為這道創傷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子彈入口,但是卻在我的內心世界旋出了一個又大又深的窟窿,並且四散且微小的火藥粉末也嵌入在難以察覺的地方,讓人隱隱作痛。
而每一次的療癒,都讓我因著更多地與自己連結,鍛鍊出更強大的心智肌肉。
因此,我不會將看見需要療癒的創傷視為畏途,而是會出現在遊戲裡玩到新關卡的時候會有的反應,例如:興奮、開心⋯⋯。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的靈魂設定給自己的關卡,突破關卡會讓我更加地成長、茁壯,也會讓我完成此生的生命功課,而生命功課更是指引著我去趨近於人生使命

在這個過程中,我越來越認識「療癒」,也對療癒有了不同面向的理解和定義。


所以,療癒是什麼呢?

一、心靈創傷的修復

對我來說,療癒的直觀定義就是修復創傷。當創傷被確實修復的時候,心裡面會有種「對了!就是這樣!」的感覺,那是一種「身體—情感—靈魂」都被連貫、整合起來的氛圍,會有明顯的力量湧現,同時還能夠針對原本的困境做出反應,不會再繼續處於受害者的軟弱狀態,對整個狀況只能無能為力。
會有這樣的理解,是因為在療癒上述創傷之前,其實我也曾經試圖修復,無論是尋求諮商師,或是向關係緊密的女朋友、朋友訴說;但是,這樣的揭露,並沒有讓我得到原本以為會擁有的、更為靠近的連結,而是「妳受傷了!我需要小心、謹慎地與妳互動」的反應,而那其實並不會讓人感到舒服。

二、重建斷開的連結

療癒/修復創傷的時候,人會「聽見」自己真實感受,這樣的傾聽、理解和接納會讓人與自己整合,而那些受傷的部位,便會回到可以被使用、能夠提供力量的狀態。這些重新啟動的內在資源,不僅讓人有「我能夠依靠自己」的自我肯定,這樣的自我信任會讓人能夠對自己有安全感,不會深陷於「連我自己都無法保護自己」的慌亂、緊繃與焦慮之中。
而這樣有品質的、與自我的連結,會讓人更願意去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感受,以這樣堅固的基礎去與他人建立關係,無論是修復過去的關係,或者是開展新的關係,都能在面對「人際關係中一定會發生的『雙方無法立即理解彼此』」時,擁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抱著「我們都是想要瞭解對方的,並且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的意念來更認識自己和對方,然後擁有更為貼近的關係。

三、完成生命功課

前陣子,我發現:心靈的創傷會大量地吸取人的注意力,因為那就是一個會痛的地方,它會一直發出訊號,無論我有沒有要去關注它。
當我無法/不願意去照顧它的時候,它會佔去我的注意力流量,會用掉原本可以投注在關係、工作上的精力。相反的,當我願意正視、面對它的時候,它會引導我透過關注內在升起的情緒來更認識自己,對自己有一種「原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有這樣的反應和想法是這樣啊!」的了悟,而這樣一步一步地更多靠近自己的過程中,也會慢慢地完成原本設定給自己的生命功課。
以我的創傷為例,再加上這些年裡持續不斷的療癒,我經過彙整之後發現:創傷要我去練習的就是❶關係中的合作、衝突與和好,❷傾聽、理解與確認,以及❸情緒的界線。
過程中,這些課題會反覆出現,甚至會因著「不是療癒過了嗎?怎麼又來?」而感到挫折、氣餒;但是,在仔細的覺察後,又會發現這個課題看起來相似,但是其實是有更進階一些的。於是,我反過來想:而會需要反覆練習的,不就是生命課題嗎?就像數學家會一直練習數學那樣啊!
走在完成生命課題的路徑上,我就在一步一腳印地活出真實的自我,並且同步地朝著人生使命的大方向前進,然後也成為裨益大環境的一份子。

療癒,就是一直關注創傷?

曾經,有人在由我所經營的【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專貼文下面留了「就是一直看著創傷!」的話;說實在的⋯⋯是,但也不是。
療癒,的確會需要去看著創傷,但是那只是旅程的第一步,不是終點;就像身體生病了,去醫院看醫生,如果醫生只給一句「喔!我看到了!」,我們怎麼可能會滿意?我們的期待,當然是醫生可以做出處置,讓身體朝著痊癒的方向進步。

療癒的目的也是要讓心靈的創傷痊癒啊!

於是,我整理了能夠讓心靈創傷痊癒的、完整的療癒過程的五個必經階段,彙整成【療癒❺步驟】;並且將這套療癒的系統稱之為【心秩序】,因為「心」作為連結「身」和「靈」的中間者,心的情緒感受是非常關鍵的訊號,當心裡面響起「對!就是這樣!」的聲音時,就是「身—心—靈」串連在一起的時候。
之後,我會依序介紹【療癒❺步驟】,步驟❶覺察當前事件裡面的反射性情緒、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裡的舊有經驗、步驟❸理解自己與釋放情緒、步驟❹與自身秩序相符的、新的自我認知,以及步驟❺新行動。
如果你對於完成生命課題和人生使命有渴望、期待自己可以有處理創傷的能力,或是至少能夠照顧自身情緒⋯⋯都歡迎你追蹤和訂閱我的專欄喔!:)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靈創傷的本質、常見的療癒方法以及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建立和解與平和的關係,提供有效的療癒方法,並提出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和平共處的策略。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我很少幫人療癒,卻每天用所學的靈氣與擴大療癒法幫自己療癒。 從四年前接觸擴療開始,我便沒有一日停止練習,連出遊或受傷,仍會堅持每日修煉。其實擴療是CP值很高的療癒法門,學費不貴,學成後每日只要花20分鐘修煉,生命便可在光中逐漸脫胎換骨。 我從八年前學習靈氣至今,也是從未間斷的每日為自己療癒,輕鬆
Thumbnail
在我成為一位療癒師(導護師)之後,慢慢發現,一般人對於療癒師(導護師)普遍有兩個誤解: 1. 許多人會認為療癒師(導護師)是天生自帶療癒能力的,就像是手機的內建模式一樣,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輕易解決,殊不知,很多療癒師(導護師)之所以會成為療癒師(導護師),都是因為自己經歷過各式各樣的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2020.12.30 原來自我療癒,靈魂對議題的順序與進程有自己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只是有願意療癒、願意面對自己的心。 在第一次清理家族業力時,雖然在老師的冥想帶領下,有進入、並看見爸媽各自身後所揹負的業力與框架,當時只是”看見”,並無法真心原諒與接納。 之後各種想趕快清理自己,好讓自己輕盈舒服
Thumbnail
"熟悉回家的路,就可以隨時回家",這句話說明了情緒療癒不可能保證我們往後的生活都一帆風順,但可以確信,我們在療癒過後,再次遭遇負面情緒時,可以更容易地面對和處理它們,而不至於被風浪摧毀或淹沒 因為,在療癒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認識並處理自己的情緒,理解它們的起因和影響,透過健康的方式來處理負面情緒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靈創傷的本質、常見的療癒方法以及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建立和解與平和的關係,提供有效的療癒方法,並提出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和平共處的策略。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我很少幫人療癒,卻每天用所學的靈氣與擴大療癒法幫自己療癒。 從四年前接觸擴療開始,我便沒有一日停止練習,連出遊或受傷,仍會堅持每日修煉。其實擴療是CP值很高的療癒法門,學費不貴,學成後每日只要花20分鐘修煉,生命便可在光中逐漸脫胎換骨。 我從八年前學習靈氣至今,也是從未間斷的每日為自己療癒,輕鬆
Thumbnail
在我成為一位療癒師(導護師)之後,慢慢發現,一般人對於療癒師(導護師)普遍有兩個誤解: 1. 許多人會認為療癒師(導護師)是天生自帶療癒能力的,就像是手機的內建模式一樣,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輕易解決,殊不知,很多療癒師(導護師)之所以會成為療癒師(導護師),都是因為自己經歷過各式各樣的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2020.12.30 原來自我療癒,靈魂對議題的順序與進程有自己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只是有願意療癒、願意面對自己的心。 在第一次清理家族業力時,雖然在老師的冥想帶領下,有進入、並看見爸媽各自身後所揹負的業力與框架,當時只是”看見”,並無法真心原諒與接納。 之後各種想趕快清理自己,好讓自己輕盈舒服
Thumbnail
"熟悉回家的路,就可以隨時回家",這句話說明了情緒療癒不可能保證我們往後的生活都一帆風順,但可以確信,我們在療癒過後,再次遭遇負面情緒時,可以更容易地面對和處理它們,而不至於被風浪摧毀或淹沒 因為,在療癒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認識並處理自己的情緒,理解它們的起因和影響,透過健康的方式來處理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