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隱藏的力量!遇見另一個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發現隱藏的力量!遇見另一個自己?
為何來到了娑婆世界;入三摩地修行後;提升的品級會愈高愈慈悲!?
世俗教育;現代父母像直升機般的陪伴,反而會影響孩子長大後自制能力?失去競爭的條件?
美/俄合作的研究,先評估孩子的個性,在孩子長成40年後,再深入的比對及調查性格的特徵。結果發現兒童時期的四種表現,會跟著我們到一輩子:
「語言流利度」、「適應能力」、「衝動慾」、「自信心」~~皆會重要影響性格發展。
1-語言發展越好,溝通及社交能力越強。
不善交談的孩子,中年後,多半缺乏主見,較不耐挫折,也有可能在人際關係中間有較大問題。
世間人講:不想造業;話就要越少?
耳不聞(入)為清?(煩惱濁。)
眼不見(思)為淨?(見濁。)
故稱:“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如此修行人;何時?才能使「眾生覩者,生希有心」?因為修行者的“鴕鳥心態”,對眾生的不聞不問(自私自利念佛),何時才能完成「眾生無邊誓願度」!而這種自私的話語,佛陀反指;說得是:凡事皆不存於心中,遇人、遇事、遇物,面對它、了解它、處理它、才能真實的看破它、放下它。故!阿彌陀佛行「光明慧辨」及「善談法樂」為修行人演示。
2-衝動慾控制越好,生活自理及適應力越強。
世俗間講: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那麼與石頭、桌椅有何差別?
你看過、聽過桌椅有成佛的嗎?
石頭倒是有成佛的,唯一「鬥戰勝佛」孫悟空即靈石應化而生!
學佛修行不可「因噎廢食」?若是自己都沒能力解決世俗的問題?如何成為一位佛菩薩來救渡眾生?更不可「自欺欺人」的說要乘願再來?那不就成了一位「泥菩薩」!
所謂:「見苦知福」,佛陀指派佛弟子來到了五濁惡世,就是要我們看得更多!聽得更多!做得更多!故!阿彌陀佛行「修殊勝行」以清淨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
3-適應能力越好,有助於正向思考發展。
適應能力較強的,長大之後有比較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而兒童時期,適應力比較差的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及語言能力較差,生活也比較消極被動。
疼痛可能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輪迴是說得輕巧,苦起來很艱難。
兒童時期衝動慾控制良好的孩子,長大之後,興趣更廣泛,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衝動慾控制很差的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與人更不容易接近。故!作為一個佛弟子,首先要有「道德戒律」才能昇華個人的解脫,聽懂一切的佛語;並了解其意義!
4.自信程度越好,培養獨立又聽話的孩子。
自信心程度較高、認同自我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善於思考,比較容易表現出優越感,而自我貶低的兒童,也就是信心比較不足,長大後,個性就是容易內疚、容易抱怨、需要尋求各方安慰。
世尊說:天下地上唯我獨尊!
故!阿彌陀佛行「那羅延身」。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真正的佛弟子;不會受到一切邪魔歪道的侵擾,佛陀要我們使之大膽的修行,懂得放手。其中;三件事可以提升修行人的品格(植眾德本):
1、引導式教育:
由佛菩薩的故事裡,使用「引導式」的教育我們,而不是「防堵式」的教育,大禹治水;做了最好的演示。刺激修行人去思考,這樣做,比交代甚麼事情都不可以去做,還要更能引導出長久穩定的良好行為。
2、賄賂只會造成失焦(不正確的布施//供養~~觀念)?!以鼓勵讚賞代替獎勵金援。
佛陀在六度萬行中:以無生生法忍;唯心識定,唯修行的首要功課,淬鍊出修行人優越的品格。
3-指令明確.說到做到的演示。
佛陀親自演示「延街乞食」,告誡修行者,切莫狂妄自大,「見苦知福」,為眾生排除艱難,更加不可以叨擾眾生。
現代社會的兒童教育,「3歲看大,7歲看老」的科學證據,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7歲時,孩子的數學及閱讀技能比較傑出的孩子,成年之後會有比較好的收入、較好的工作機會。而為了證實3歲在一個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80年代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及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研究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研究者以當地1000名3歲幼兒為研究對象,先經過一番調查分析,然後將他們分為5種類型:「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當這些3歲孩子都長成了26歲的成人時,研究者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並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走訪。後來,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讓研究團隊十分驚訝,並在2005年提出報告。卡斯比教授指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這意味著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麼樣的人,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和其朝夕相處的成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所以,過去我們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事的年齡,現今的科學發現竟是品格養成的關鍵期。
由此可見,佛陀對於眾生入門「宗教信仰」(阿彌陀佛)的佛弟子成長過程中,「發現隱藏的力量!遇見另一個自己」?適度的放手,佛菩薩的陪伴教養及教育,有著非常關鍵及深遠的影響。天性與教養在天平的兩端,提醒現在的修行人,更該有耐心的引導「接引眾生」:修正心性、觀察調整行為、發展自己的性格優勢。五濁惡世人們在心智不斷的快速變化中,使眾生學佛修行(來得及)去跟上佛菩薩的腳步,一起成長。故而?在娑婆世界的修行者,菩薩的品級會愈高愈發慈悲!端看你學佛修行入門時,所選擇正確引導的修行環境及引領者,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道!
佛陀為我們請轉法輪,佛弟子應要時時溫故知新!彌陀正法是先生所述,但是!你們所聽到的;都是你們自己的故事!諸大同修:聽聞正法要經常的憶苦思甜,若自已能法喜充滿,自我得利,當應快快接引家人、好友一起來(妙行先生方格子文章)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常隨佛學,請轉法輪,雨露均霑,究竟圓滿,同升極樂!如是罪垢眾生而為說法!同修們:切莫流逝了,這莫大“見聞受持”的機緣啊!同修們要跟緊了。
(願):佛菩薩,天龍護法,為今天到場的諸大同修,護念加持!
(望):同修們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但精進,莫放逸,直至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免除五濁惡世,無明,無常的種種煩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十念)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再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妙行先生
祝褔:福慧增長!萬事如意!究竟圓滿!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2會員
96內容數
佛陀千年以來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歡迎進入到(妙行先生),祝福:性德圓滿,萬事如意!www.miau-sin.blogspot.com(先生不受匯款;請勿受騙上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妙行先生 的其他內容
人生的低潮不會是永遠是低潮? 個人的成功不會是一時的成功! 你有下過中國的半盤暗象棋嗎?又稱;盲棋!是種「隱藏訊息」的中國象棋變向走法。 雙方輪流(或三國);每次可選擇翻開暗棋或移動自己的明棋。也有部分是運氣的觀感!一個人在衰的時侯?要什麼棋就沒什麼棋?將帥的周邊都是兵卒,士(仕)總讓砲解決,棋差一
別總是依賴著「Q鈕」生活?! 莫求便捷的「術流動靜」? 卻不精進於「因緣福德」!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有一種提神飲料的廣告詞: 「不讓你睡」! 先將你自己就有的本底,先拿出來用!等時效過了,喝過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會比原來更加的疲累!提神
該醒醒了!腦袋冰;冰夠了沒? 現代資訊科技的發達,人們享受在AI的生活環境當中,僅差的就剩「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耍廢的生活?早就把生命中的「倫理綱常」拋在腦後,不知山高水深?修行者,如何將佛陀的教育應用在實際生活的價值上:「新修行十二項守則」;諸大同修;當應深切省悟。 新修行十二項守則。 卑
2023年6月19日( 週一 ) 從政治圈的性騷事件,延燒到藝人黃子佼19日因捲入「#MeToo」事件,在臉書發布影片承認此事,並接連牽扯出大小S、吳宗憲~~等人過往事件。點名不少大咖藝人,質問為何他們都沒事,一度吐出「我管他們去死」?我就是要講。 最後;請大家幫我照顧我想照顧的人,(耿如)還年輕
賦予AI生命力;人類正在扮演虛偽上帝的角色? 「AI」人工智慧,機器就是機器,閔話 俗語說:「攏無感情ㄟ哦」! 社會中忽視「人倫道德」的根本?卻虛偽的想扮演上帝的角色「AI」?自古以來「堯舜禹」禪讓皇位,以德治國,其中所謂的「禪讓」,類似於現代「投票選舉」,受眾人敬重;有明顯的道德良知歷程;呼聲最高
修行者有兩點天則絕對不能違背?! <天地間的倫理道德。> <大自然的循環法則。> (一)天地間的倫理道德。 曾子曰: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諸佛菩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忠君報國,安身立命。」 1-儒家:三綱五常! 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 五常,指仁、義、禮、
人生的低潮不會是永遠是低潮? 個人的成功不會是一時的成功! 你有下過中國的半盤暗象棋嗎?又稱;盲棋!是種「隱藏訊息」的中國象棋變向走法。 雙方輪流(或三國);每次可選擇翻開暗棋或移動自己的明棋。也有部分是運氣的觀感!一個人在衰的時侯?要什麼棋就沒什麼棋?將帥的周邊都是兵卒,士(仕)總讓砲解決,棋差一
別總是依賴著「Q鈕」生活?! 莫求便捷的「術流動靜」? 卻不精進於「因緣福德」!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有一種提神飲料的廣告詞: 「不讓你睡」! 先將你自己就有的本底,先拿出來用!等時效過了,喝過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會比原來更加的疲累!提神
該醒醒了!腦袋冰;冰夠了沒? 現代資訊科技的發達,人們享受在AI的生活環境當中,僅差的就剩「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耍廢的生活?早就把生命中的「倫理綱常」拋在腦後,不知山高水深?修行者,如何將佛陀的教育應用在實際生活的價值上:「新修行十二項守則」;諸大同修;當應深切省悟。 新修行十二項守則。 卑
2023年6月19日( 週一 ) 從政治圈的性騷事件,延燒到藝人黃子佼19日因捲入「#MeToo」事件,在臉書發布影片承認此事,並接連牽扯出大小S、吳宗憲~~等人過往事件。點名不少大咖藝人,質問為何他們都沒事,一度吐出「我管他們去死」?我就是要講。 最後;請大家幫我照顧我想照顧的人,(耿如)還年輕
賦予AI生命力;人類正在扮演虛偽上帝的角色? 「AI」人工智慧,機器就是機器,閔話 俗語說:「攏無感情ㄟ哦」! 社會中忽視「人倫道德」的根本?卻虛偽的想扮演上帝的角色「AI」?自古以來「堯舜禹」禪讓皇位,以德治國,其中所謂的「禪讓」,類似於現代「投票選舉」,受眾人敬重;有明顯的道德良知歷程;呼聲最高
修行者有兩點天則絕對不能違背?! <天地間的倫理道德。> <大自然的循環法則。> (一)天地間的倫理道德。 曾子曰: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諸佛菩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忠君報國,安身立命。」 1-儒家:三綱五常! 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 五常,指仁、義、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夢見好友 Sophie 帶著兩個孩子到佛教道場參加受訓,希望她的孩子能受到保佑。 法師問這兩個孩子,只有在道場才能做這些修行嗎?兩個年輕人說不是,他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實踐佛法。 其實 Sophie 的兩個孩子發展都很好,但她還是帶他們到道場來受訓,希望他們更好。 我記得他們還發願要做什
Thumbnail
  我自小在宗門長大,一路以來都接受著最正統的修仙教育。和路邊的野路子需廝混拼殺不同,宗門有丹藥、有典籍,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修煉便能順理成章地突破,因此從小到大,我不是在閉關,就是在閉關的路上。   記得還小的時候,我問過許多前輩,為何要修仙?得到的答案都是要追求「道」,可道有好多種,有人說要長生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不要他考不及格或留級,光會打他、罵他,還有講更嚴厲的話:「你下次再這樣.....我就給你怎樣.....」不要講這個。如果這一招很有用,小孩都出類拔萃了?問題是沒有!小孩這樣被折騰,心理變態的很多。所以,要給他(子女)「除障」,去除障礙、消業障,多給他助印佛經,讓他開智慧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波仔的原生,就是無一不是罪惡,無一不是更好的學習機會,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鬥雞的世界。小和寫下次生活法:次生世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有夢想的慈悲,我們的內在就有一個小孩,因此可以演化孩子王心法。如果有人將這個內在小孩殺了,此人所演化的不是夢想的慈悲,而是鬥雞的精神。 小柔的次生,就是無一不是檢討,
Thumbnail
以佛法的觀點,小孩常受霸凌,想保護他,你自己要做一個常常愛護有情、利益有情的人,用這樣的功德來福蔭自己的子女。小孩子直接受到祖先、跟父母親的福蔭;祖先、父母親如果造業也會禍延子孫,形成共業。所以,你能結婚、能生小孩、能養他,也要能教他。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多為他助印佛經、戒殺護生..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夢見好友 Sophie 帶著兩個孩子到佛教道場參加受訓,希望她的孩子能受到保佑。 法師問這兩個孩子,只有在道場才能做這些修行嗎?兩個年輕人說不是,他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實踐佛法。 其實 Sophie 的兩個孩子發展都很好,但她還是帶他們到道場來受訓,希望他們更好。 我記得他們還發願要做什
Thumbnail
  我自小在宗門長大,一路以來都接受著最正統的修仙教育。和路邊的野路子需廝混拼殺不同,宗門有丹藥、有典籍,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修煉便能順理成章地突破,因此從小到大,我不是在閉關,就是在閉關的路上。   記得還小的時候,我問過許多前輩,為何要修仙?得到的答案都是要追求「道」,可道有好多種,有人說要長生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不要他考不及格或留級,光會打他、罵他,還有講更嚴厲的話:「你下次再這樣.....我就給你怎樣.....」不要講這個。如果這一招很有用,小孩都出類拔萃了?問題是沒有!小孩這樣被折騰,心理變態的很多。所以,要給他(子女)「除障」,去除障礙、消業障,多給他助印佛經,讓他開智慧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波仔的原生,就是無一不是罪惡,無一不是更好的學習機會,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鬥雞的世界。小和寫下次生活法:次生世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有夢想的慈悲,我們的內在就有一個小孩,因此可以演化孩子王心法。如果有人將這個內在小孩殺了,此人所演化的不是夢想的慈悲,而是鬥雞的精神。 小柔的次生,就是無一不是檢討,
Thumbnail
以佛法的觀點,小孩常受霸凌,想保護他,你自己要做一個常常愛護有情、利益有情的人,用這樣的功德來福蔭自己的子女。小孩子直接受到祖先、跟父母親的福蔭;祖先、父母親如果造業也會禍延子孫,形成共業。所以,你能結婚、能生小孩、能養他,也要能教他。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多為他助印佛經、戒殺護生..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