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教條的道德觀】前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提醒此系列文是先前文章〈非教條的道德觀〉拆開的結果)


想寫很久的文章,可以用一段話來表達:

「父執輩的過錯再一次要到第三代或第四代子孫才顯現出來。他們現在發現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指導。想出「道德根本就是胡扯」這個想法的人,腦子裡可是裝滿了各種道德觀念後才想得出來的。」--《小即是美》

倒也不是說我的成長環境沒有道德指導,只是我很不容易透過教條的方式理解那些道德觀,又或者說是不願照著教條的方式做,如果沒有足夠說服力的話。

不因為這個想法是老師說的、是長輩說的,就接受它。

而有說服力且願意說服孩子的長輩並不多,人的精力有限,很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我們也懶得找出一種道理去說服別人。

這系列文會分享我價值觀的來源,基本上都是在犯錯,某方面來說,我不信別人說別人會怎樣,但當真正的對方表達出他的看法時,我會更加重視這個看法。

舉個例子,搭公車時,偶爾會看到父母帶著小孩,孩子吵鬧時,父母會用他人的壓力來威脅孩子:「你再這樣司機會叫警察先生來哦」、「會被抓去關哦」,在我的價值觀中,如果我是那個孩子,我就會覺得「真的嗎?」,我怎麼知道你說的是真的,我真的打擾到了別人?真的會有警察認為我有錯?

不是說腦海裡會有那麼具體的詞彙,只是說我不容易輕信"一個人"對"其他人"想法的預測。

但如果我是那個孩子,真的有一個公車上的人對我說,說我大聲講話打擾到他了,我很可能就會重視他的看法,進而選擇安靜下來。

也就是說,關於人與人之間什麼是正確的,由對方具體告訴我,對我的影響最大,如果是我認識/在乎對方看法的人,影響就更大。

那接下來的文章就開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紹東的沙龍
10會員
31內容數
關於一些生活上的信念,或不輕信世俗道德的人如何培養出自身的價值觀的故事。
黃紹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4
犯錯會受到懲罰。有時你沒被發現,有時你能逃避、道歉能被原諒,但這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2023/07/04
犯錯會受到懲罰。有時你沒被發現,有時你能逃避、道歉能被原諒,但這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2023/07/03
大人們總是對孩子開玩笑,「你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媽媽出去不會回來了哦」。 孩子如何區分他人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的?以及什麼玩笑是不能開的?
2023/07/03
大人們總是對孩子開玩笑,「你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媽媽出去不會回來了哦」。 孩子如何區分他人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的?以及什麼玩笑是不能開的?
2023/06/07
「父執輩的過錯再一次要到第三代或第四代子孫才顯現出來。他們現在發現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指導。想出「道德根本就是胡扯」這個想法的人,腦子裡可是裝滿了各種道德觀念後才想得出來的。」--《小即是美》 那這些非教條的道德觀又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2023/06/07
「父執輩的過錯再一次要到第三代或第四代子孫才顯現出來。他們現在發現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指導。想出「道德根本就是胡扯」這個想法的人,腦子裡可是裝滿了各種道德觀念後才想得出來的。」--《小即是美》 那這些非教條的道德觀又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我最想交給孩子的能力就是同理心 道德標準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開胃菜 當教育只剩下只要不違法就好 我真的不知道我這樣要求孩子到底對不對? 我跟孩子說 有好多的事情其實沒有對錯 雖然你這麼做並不違法 但對這個社會來說也並沒有幫助 以前我們總覺得公
Thumbnail
我最想交給孩子的能力就是同理心 道德標準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開胃菜 當教育只剩下只要不違法就好 我真的不知道我這樣要求孩子到底對不對? 我跟孩子說 有好多的事情其實沒有對錯 雖然你這麼做並不違法 但對這個社會來說也並沒有幫助 以前我們總覺得公
Thumbnail
越長大才會越發現 這個社會的人真的沒有自己想像的單純而善良 還記得國中小的老師最常會同學們的一個問題之一 :「你們覺得人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開玩笑~老師 我有認真上你的國文 孟子曰:人性本善 現在回想,老師之所以這麼說,都是有用意的吧 可能在當成為老師的過程中 他也變成了一個不是全然相信人
Thumbnail
越長大才會越發現 這個社會的人真的沒有自己想像的單純而善良 還記得國中小的老師最常會同學們的一個問題之一 :「你們覺得人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開玩笑~老師 我有認真上你的國文 孟子曰:人性本善 現在回想,老師之所以這麼說,都是有用意的吧 可能在當成為老師的過程中 他也變成了一個不是全然相信人
Thumbnail
受教經驗,會無意識地被複製,進而影響人我互動的經驗。 但如今,我們可以把世代承襲的包袱卸下了!希望透過這樣的看見,我們可以在每次的表達中,選擇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Thumbnail
受教經驗,會無意識地被複製,進而影響人我互動的經驗。 但如今,我們可以把世代承襲的包袱卸下了!希望透過這樣的看見,我們可以在每次的表達中,選擇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不這樣會怎樣? 幸運的是,我可能也算是有點小聰明,雖然有疑問,但知道不必把疑問掛在嘴邊,不必真的說出口,讓體制裡的每個成員尷尬,讓在上位者難以管理,但我確實會在心裡頭,把這些問題跑過一輪,尋求我認為的答案。 思考規則的好處與壞處 很多規定,是對立下規定的那一方有利。 或者,比方說家庭組織。
Thumbnail
不這樣會怎樣? 幸運的是,我可能也算是有點小聰明,雖然有疑問,但知道不必把疑問掛在嘴邊,不必真的說出口,讓體制裡的每個成員尷尬,讓在上位者難以管理,但我確實會在心裡頭,把這些問題跑過一輪,尋求我認為的答案。 思考規則的好處與壞處 很多規定,是對立下規定的那一方有利。 或者,比方說家庭組織。
Thumbnail
  還記得從小的懵懂無知,從他人對我的相處及回應模式逐漸架構出"我"這個人所擁有的價值觀、世界觀、愛情觀、家庭觀等等;有人說性格是天生的,也有人說性格是可以隨著時間調整而改變的;不論是哪一個,看似都很有道理,也無可置喙,畢竟所有人都是踩著天平的兩端不斷平行前進。
Thumbnail
  還記得從小的懵懂無知,從他人對我的相處及回應模式逐漸架構出"我"這個人所擁有的價值觀、世界觀、愛情觀、家庭觀等等;有人說性格是天生的,也有人說性格是可以隨著時間調整而改變的;不論是哪一個,看似都很有道理,也無可置喙,畢竟所有人都是踩著天平的兩端不斷平行前進。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