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學或許是所謂大數據商業化最早的成功標竿吧。
不管是卜卦、紫微斗數、星座命盤,甚至於鳥卦等等,人類發明了各種不同的算命工具,也各自有廣大的擁護者。
以較常接觸的紫微命盤為例,專業人士表示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一切,在命盤中都有明顯的跡象可以判讀,而這些都跟人在運勢走到每個年歲階段時,各種主次星象入宮位有著極大的關係,每一顆星也有各自好壞的表徵。
我要先稱讚這些命理人,因為大家的記憶力都超強,可以把這麼多宮位、星象的意義背誦到滾瓜爛熟,看到命盤就可以洋洋灑灑講出整篇有聽不一定有懂的分析,而當提出疑問時,他們也會帥氣的告訴你,是由於某某星入相、對宮沖煞等等的原因造成。
但坦白說,從年輕聽到現在,我還是理解不能......
話題回到聽分析內容時的心態。
有些人在命理師還沒開口之前就會劈哩啪啦說著自己這陣子多慘多苦,聽在命理師耳裡不知道有沒有被爆雷的不悅,但據說學藝不精或居心不良的命理師最喜歡這種客人,因為會讓他們得到更多資訊來推敲面對這個對象的說辭。(現成的大數據)
我自己通常是傾向先聽命理師說什麼,偶爾聽到被精準說中某些過去事件時,就會很想出聲附和,但我必須忍住......不過多數只會聽到跟過去的人生完全沒半點相符的分析,這時候也只能壓抑滿腔吐槽,把話咬在嘴巴裡。
但不知是因為心理狀態影響,又或者真的遇上功力高深的老師,當自己人生陷入低潮時,總會覺得對方講(衰的)超準,而聽到接下來會改善或自己會反轉人生時就覺得好爽。
不過根據多年來的經驗,感覺大概有30%的準確吧,應該......
當然必須要為命理師說句話,假如我們能夠提供精準的事前資訊 (出生年月日、時間),其實他們也能夠有比較貼近實際狀況的資訊來解析,只不過像我這種大叔的年代,通常父母只記得大概幾點出生,但不一定會精確到幾分,這對某些命理工具而言是會產生排盤內容落差的,例如星座命盤。
而且不同公司製作的工具系統,也會因為計算程式的不同,就算輸入相同的生辰資訊,也會出現盤位的不同。
不禁讓人對古早還未進入數位世代時,只能純粹靠手工整理資料的大師,簡直人間超級電腦。
在年輕氣盛的時期,總會希望聽到精準的說法,其餘的不要,但在命理分析中,多數是比較隱晦的提示,例如可能有血光、車關、正偏財運好轉或不好。
簡單的辭彙所代表的可能很巨大也可能很微不足道,因為這是一種『跡象』,在接近事件時間點時才有較強烈的感受,而為了預防屆時真的發生難以承受的大事件,有些命理師就會建議先破掉劫數,例如有血光之災就先去捐血,這類的預防措施。
不過,我發現年輕時會因為太多外來干擾分散注意力,讓原本命理師提及的跡象被我們忽略,直到最近年歲增長,內心平靜後才覺察,原來這些所謂的預測都是在『提醒』。
當被提醒某個時期可能會有較好的運勢,是在告訴我們把握身邊可能的良機,畢竟就算天上掉下大禮,如果我們視而不見也是會錯過的;而可能會發生的衰事則是提醒我們要隨時注意生活中某些領域的危險性。
說到這裡,不禁會想「嗯?好像都是些......廢話?」跟每天出門前爸媽叮嚀的事情好像都差不多?
不管是命理還是父母嘮叨的叮囑,其實都是一種大數據的表現。父母的人生比起我們有更多的經驗,所以他們知道什麼東西需要多留心,否則容易發生意外;命理亦然,這是『個人人生大數據』vs『眾人人生大數據』的概念。
那麼到底該不該相信命理呢?我想就是半信半疑,沒有全然的相信和否認。
聽到不好的就提醒自己加倍謹慎小心,聽到好的就提醒自己這只是『有可能』而非必然,保持不執著得失的心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