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流動已成為亞洲新局勢的重要關鍵

2023/07/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即使亞洲對於資料的需求急速成長,中美緊繃關係和保護主義政策仍在基礎建設合作中引發難題,具體而言,這些問題在何處出現呢?

根據TeleGeography的統計,2022年亞洲對於國際頻寬的使用量較上一年度增長了39%,這個增長率大幅超越全球36%的平均水平。因為新用戶的快速增加和經濟的持續發展,亞洲已經成為全球網路基礎設施投資的首選地區。然而,中美兩國的策略競爭升溫和許多國家推動的保護主義法規,已對過去在數位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良好合作氛圍造成破壞。

例如,中美兩國的企業已基本上停止合作鋪設海底光纜,且兩國都在急速建立對方無法進入的數位基礎設施。美國甚至暗地裡將一條私人光纜與迪戈加西亞海軍基地連接,以確保資訊的安全。另外,自然災害和漁船常常無意間損壞海底光纜,這對亞洲的資料流動帶來潛在的風險。

區域內的資料流量佔比超過一半,中美網路仍保持連線,新的資料樞紐,如菲律賓,逐漸崛起。這些現象背後的具體數據和樞紐角色是怎樣的呢?

隨著網路內容逐漸集中於使用者,亞洲內部的資料流量在總頻寬中的比例已從2018年的47%上升到50%以上,而流向北美的流量份額則從40%下降到34%。儘管中美已停止直接合作鋪設光纜,但兩國的網路基礎設施仍然保持連結。

過去,香港、新加坡和日本被視為亞洲的三大資料樞紐。但由於地緣政治風險的升高,新的樞紐,如菲律賓和關島,其定位價值已急速上升。西方國家將它們視為香港的替代地,以增加網路路徑的多樣性,並避開南海航線的風險。

在數位治理上,中國強調主權,歐盟注重隱私,美國則以商業為重。這種分裂是否會提高成本?

全球尚缺乏一致的數位治理規範。中國的政策重視主權,歐盟則將隱私視為至上,而美國則更加重視商業利益。這種分歧將導致數位政策的混亂,各種本地化和資料流量的障礙性措施將會提高企業的法規遵循成本,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的打擊將會更大。專家警告,如果缺乏區域內的數位政策協調,數位保護主義在亞洲的態勢將會越演越烈。

新加坡等國已嘗試推出數位貿易協議,但其影響力仍有限。解決的關鍵在於各方需要在開放與安全間取得平衡,透過良好的合作來避免分裂。


我是一名獨立投資顧問,也是多數醫生朋友的投資桿弟。醫生與工程師都有類似共同點。專業、敏銳、理性的人格特質,最常對現在理專、營業員手續費優先的銷售模式不滿。醫生與工程師尊重專業、習慣定期討論後由顧問訂定清楚投資策略以及風險備案,是成功投資的關鍵。如果醫生與工程師的策略能賺錢,並且月月檢視,相信您的財富也會逐步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