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

含有「國家安全」共 17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執行摘要 2025年是全球無人船舶產業發展的關鍵轉捩點。本年度的標誌性特徵在於初步國際法規框架的成形、關鍵賦能技術的成熟,以及市場規模的穩健擴張。全球市場預計將達到約67億至69.6億美元的規模,並展現強勁的增長潛力 。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源於對提升營運效率、強化航行安全及響應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迫
Thumbnail
src
Morris Yen-avatar-img
2025/08/22
大家都要能源穩定+國土安全+世代正義, 問問看自己, 我們當下還有什麼選著? 大家都想退休, 要如何退休? 大部分都只能先工作的選擇, 是不是? 還是先選擇退休的美好?
Azu-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Morris Yen 沒錯!很多方面需要思考!捫心自問~
三年多了,烏俄戰爭沒有結束,反而更像是一場拉長的延長賽。這不是短兵相接的快打,而是誰能撐得久、誰的社會與經濟能承受得住。對世界是如此,對台灣而言,更是一面照妖鏡。
近幾年,「全球化退潮」已經不只是口號,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中國強調內循環,歐洲加強保護本土產業,供應鏈因此被迫重組。這不只是經濟議題,而是一場由地緣政治主導的權力博弈。 全球化為什麼退燒? 全球化的黃金時代,建立在「效率」與「低成本」之上。資金與工廠追逐最便宜的勞動力,技術與
疫情之後,國際政經與社會風險日益複雜,總統每次的現身都可能面對潛在威脅。立達專業保鑣深耕臺灣多年,專為政商高層打造量身維安方案,結合風險評估、預警應變、即時反制等實戰經驗,提供具備戰術與判斷力的總統級隨扈,成為關鍵時刻最堅實的防線。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24小時#方案#支援
「長安十二時辰」是知名作家馬伯庸的作品,內容情節融合了歷史、懸疑、武俠、動作與權謀,甚至還有一點點愛情,情節緊湊毫無冷場,場景轉換飛快,一翻開就停不下來,讀完方休。
Thumbnail
導論 在現代戰爭的背景下,一個普遍的誤解是,要使一座核電廠失效,必須對其核心——反應爐圍阻體——進行毀滅性的直接攻擊。然而,這種看法忽略了一個更為根本且脆弱的現實:核電廠是一個高度複雜且相互依賴的系統,其持續運作的能力懸於數條關鍵的「生命線」之上。本報告旨在深入剖析,在不直接攻擊反應爐的前提下,存
Thumbnail
執行摘要 各位關心台灣未來的鄉親,大家好。這份報告,我想清楚地告訴大家一個我們無法迴避的趨勢:一個由再生能源、智慧電網和國際現實共同交織的未來,已經注定要淘汰核能發電。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基於七個關鍵支柱的理性分析。我會逐一拆解,證明這條路不僅是環保的理想,更是經濟、技術和國家安全的唯一選擇。
Thumbnail
社會現象觀察: 公投的兩種恐懼 核三公投,我人生中可以投票的第一個公投。我看到的是一如既往地雙方辯論,以及一如既往那背後,相似的擔憂。「沒有任何能源是完全沒有風險的,拒絕核能的代價,是更多的燃煤和燃氣。」(前英國首相 瑪格莉特·柴契爾)「科技可以建造核電,但無法消除它的恐懼與廢料。」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8/09
在這次的公投中,讓我有種再看以英國脫歐公投為背景拍的電影 脫歐:無理之戰 一樣的感覺
前言:別再爭論了,這不是選擇題,是生存題 各位方格子的朋友,大家好,我是陳世芳。今天,我們不談風花雪月,來談一個硬核的、攸關台灣未來生存的議題:RE100智慧電力系統。很多人還在爭論能源轉型的成本、路徑,甚至質疑其必要性。我想說的是,這些討論都搞錯了重點。 在當前全球供應鏈重組、地緣政治風險急劇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