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小鎮
兜兜轉轉又來到了鹿港小鎮,這次依舊與家人報名長青旅行團,鹿港是充滿回憶的地方,與家人、同事都來過,幾年前總會報名紫南宮的旅遊,每當去紫南宮求完財總會來到鹿港老街,那時的場景歷歷在目。
寬闊的停車場、空氣中的麻油香、熱鬧喧囂的街道、天后宮朝聖的人潮,記憶中天后宮香火鼎盛信徒眾多,參拜後身上總是被香薰的整身,老街的美食總能喚醒我的食慾。
由於這次是跟團出遊有許多長輩,遊鹿港的方式變成觀光電動三輪車,也與之前逛老街有所區別,這對我也是很新鮮的體驗。
在車上睡了一下醒來已經到了彰化,溫暖的陽光帶點些許寒意,南部的天氣依舊如印象中的舒適,這天風很大,聽司機大哥說這邊經常都是如此,出遊的人潮眾多,試圖抓住最後休假時光。
鹿港桂花巷
到了鹿港小鎮坐上已預訂好的觀光電動三輪車,由三輪車領隊帶頭,乘客全程只需欣賞沿途的景色,領隊帶我們走小路避開車潮,電動三輪車此時發揮了它的優勢,一路上幾乎沒什麼塞車就到了第一站鹿港桂花巷。
桂花巷充滿日式氣息讓我想起去年到過的台中文學館,相同的建築與風格又讓我回憶起從前,對面的日式建築其中兩面牆被塗上了彩繪形成對比,頭上的燈籠海隨風搖曳,短短一截的桂花巷很快就到了終點。
鹿港摸乳巷
再次坐上三輪車前往第二站
鹿港摸乳巷,台灣有許多地方都叫摸乳巷,往往用來形容狹窄攏長的巷弄,是早期便捷的道路。
早期台灣沿海城鎮多有海盜,如淡水、安平、鹿港亦是如此,所以有許多這種複雜的小巷弄,傳聞這種巷弄,能讓海盜更難摸清地形,進而達到嚇阻不敢貿然進攻的功能。
根據網路資料摸乳巷最窄的地方甚至不到70公分,如果觀光的人潮很多都擠在巷子裡,確實讓人感到一絲壓迫。
鹿港龍山寺
來到最後一站
鹿港龍山寺,這是一間建於1653年的清朝的廟宇,斑駁褪色的牆面訴說著它的歷史,歷經數次整修至今仍保留的相當完整,廟前的大廣場總有許多拍照留念的人,與台北龍山寺一樣都是歷史悠久的廟宇,只是這裡的人潮沒這麼多。
這裡的圓拱門讓我想起
台中霧峰林家宮保第,掛起的字畫與紅牆白瓦講究的建築擺設,喜氣的紅燈籠、講究細節的木椅,勾起記憶中的往事,一切都是如此相似。
尾聲
結束鹿港龍山寺的導覽,這次的旅行也接近尾聲,也讓我看見不一樣的鹿港,相同的地方如果以不同角度看待,或許就有不同的樣貌。
坐上觀光三輪車回到鹿港大停車場,來來去去的遊客仍很多,這次的觀光旅遊團,沒有滿載的行程,我想我更喜歡這種節奏,未來再來鹿港,希望能看到不同面貌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