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23.清.許遇銘雲星硯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本體】縱 15.2 公分 橫13.1 公分 高 2.9 公分 重 884 公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介紹】舊端石,色棕黑。就天然石眼琢為星,旁襯以雲紋。背浮雕一僧膝坐蒲團上。

【背銘】「危坐覺蒲團,不是逃禪醉,片石舊精魂,三生成妙諦。秋月印禪心,春雲凝道氣,抱膝寂無言,誰解西來意。真意到人題」。印「許遇」、「真如」、「煙雲供養」。

許遇,字不棄,一字真意,號花農、月溪、真意道人,侯官人,為許友之子。順治年間貢生,知陳留、長洲。善畫松石梅竹,多作巨嶂,名流多寶之,受詩於王士禎,工絕句。卒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有紫藤花庵詩鈔。

許友,字有介。號甌香,侯官人。崇禎至康熙間閩中隱居子。善畫竹石枯木,工書,書畫喜臨米芾,自銘其屋「米友堂」;王漁洋愛其詩。著有米友堂集。

聽雨,乃日本子爵杉言長號,善詩書畫,精鑒別,多蓄硯,此其中之一也。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石頭夢的沙龍
23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石頭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3
【蘭千山館名硯目錄】總目錄
Thumbnail
2023/08/03
【蘭千山館名硯目錄】總目錄
Thumbnail
2023/08/03
端石,具魚腦、火捺之美。以天然蟲蛀為池,硯端淺雕梅幹臨池。無銘識。
Thumbnail
2023/08/03
端石,具魚腦、火捺之美。以天然蟲蛀為池,硯端淺雕梅幹臨池。無銘識。
Thumbnail
2023/08/03
端石,色棕黑,質佳,製工精雅,作小兔蹲伏狀,兔眼處恰為一重暈石眼。
Thumbnail
2023/08/03
端石,色棕黑,質佳,製工精雅,作小兔蹲伏狀,兔眼處恰為一重暈石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承察度喪偶多年,又一直沒有續弦,所以晚宴上坐在他左右的是南山國第二、三號人物,右相汪英紫、左相無名。 這是小強第一次見到汪英紫,只看一眼就讓他想起北山國的「玉城按司」。 當初北山國內戰時,小強曾陪義兄謝慕志參與奧間勢力與今歸仁勢力的談判
Thumbnail
承察度喪偶多年,又一直沒有續弦,所以晚宴上坐在他左右的是南山國第二、三號人物,右相汪英紫、左相無名。 這是小強第一次見到汪英紫,只看一眼就讓他想起北山國的「玉城按司」。 當初北山國內戰時,小強曾陪義兄謝慕志參與奧間勢力與今歸仁勢力的談判
Thumbnail
端石,色棕黑。硯首陽刻獸面紋,周側及背滿雕海波紋,間出三龍首及一負書卷之異獸。
Thumbnail
端石,色棕黑。硯首陽刻獸面紋,周側及背滿雕海波紋,間出三龍首及一負書卷之異獸。
Thumbnail
端石,色蒼黑。酌留天然石皮、蟲蛀為飾。背浮雕雙飛燕啣花。
Thumbnail
端石,色蒼黑。酌留天然石皮、蟲蛀為飾。背浮雕雙飛燕啣花。
Thumbnail
舊端石,色棕黑。就天然石眼琢為星,旁襯以雲紋。背浮雕一僧膝坐蒲團上。
Thumbnail
舊端石,色棕黑。就天然石眼琢為星,旁襯以雲紋。背浮雕一僧膝坐蒲團上。
Thumbnail
端石,蒼紫色。就天然石形,緣邊琢游龍紋。
Thumbnail
端石,蒼紫色。就天然石形,緣邊琢游龍紋。
Thumbnail
這日是臘月廿八,北風刺骨,捲起鵝毛大雪,飄落偌大北京城,彷彿京師多少隱人蔽事。但凡事只能遮掩一時,不能埋沒永久,就像康熙二十年即將過去,狼煙掃靖之後,來年又是一番局面,別樣風波。
Thumbnail
這日是臘月廿八,北風刺骨,捲起鵝毛大雪,飄落偌大北京城,彷彿京師多少隱人蔽事。但凡事只能遮掩一時,不能埋沒永久,就像康熙二十年即將過去,狼煙掃靖之後,來年又是一番局面,別樣風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