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試作:台北市立國樂團【春之祭—黃佳俊& TCO】音樂會聆聽速記x個人札記。

2023/08/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少聽完音樂會-尤其是國樂音樂會,讓人像是坐了一趟雲霄飛車那樣刺激,今晚應該可以記上一筆。

【春之祭—黃佳俊& TCO】音樂會主視覺

【春之祭—黃佳俊& TCO】音樂會主視覺


  北市國的老師們在合奏技術方面的精湛不用多說,值得一提的是拉弦組在音色融合程度上好像又更進化了,胡琴樂句齊奏的同時,聽感上非常明亮飽滿。

  黃佳俊指揮對於整個樂團的掌控性和拍點也穩重而清晰,看不出任何一絲猶豫(不過某些樂句,右手處理起來也是挺「奔放」...),雖然不是國樂出身,但也充分感受到樂團老師們在他的帶領下表現出絕佳的專注,想必新加坡華樂團和葉聰指揮給予年輕音樂家的發展空間,帶給他不小的影響。

  但還是要說一些不盡完美的地方,中山堂這個場地的硬傷就是音響效果太「乾」,弦樂和彈撥中音區表現容易被吃掉,管樂聲部依舊沒有辦法觸及銅管那樣恢弘雄厚的音色,製造持續懸疑以及獻祭主題的暴力程度被降低了不少,私心認為要是cello與bass能再增加五把就好了。在配器上,雖然感覺得到王辰威老師努力想要保留原作配器衝突的張力,但總覺得高音和低音區營造的對比還是可以再更飽滿、豐富一些。

---

不專業的音樂評論說完了,以下是由樂曲改編外溢出來的網路現象評論:

  作為一個超過十年、非專業的國樂樂迷,我會將這場音樂會看作是對於「可能性」的追尋。

  撇開國樂跟交響樂團聲響之間難以被跨越的美學鴻溝,作曲家王辰威做了一個值得效法的嘗試,移植作品重點不在於如何「模仿」、「超越」原作,在音樂會散場後,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跟王辰威老師請教,才再次確認老師的起心動念,是希望打開一個新的路徑,去發現既有國樂樂器音色重新組合後的驚喜,站在經典作品的肩膀上刺激大家想像國樂團新的創作語彙或配器可能。

會後在中山堂前台得到王辰威本人的簽名一枚。

會後在中山堂前台得到王辰威本人的簽名一枚。


  開演前幾週也概略式地瀏覽了關於這場音樂會的各家意見,毫不意外有正反兩面、門戶之見的交鋒(不論是國樂圈內還是古典樂圈)。論行銷及推廣,北市國這場音樂會的影響力確實外溢出了同溫層,站在圈外的視角,這場音樂會的話題性,讓不曾碰過國樂的古典樂迷走進來聽看看我們究竟努力在做什麼,而不是只有《陽明春曉》或《金蛇狂舞》(請見我愛的臉書古典樂評論大台:All things considered 版上的一波討論,有沒有在古典樂圈達到推票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而站在圈內人的視角來看,我也可以理解國樂圈內人被挑動敏感神經的原因,對於一個受眾相比古典音樂仍有侷限的藝術場域,這樣短時間內確實需要適應。不過,個人是樂見越來越多這樣觀點的互動和交鋒發生在不同藝術群體之間,讓國樂樂迷們去習慣任何聽起來可能是刺耳的意見,才能在原本看似僵固的音樂語彙中激發出新的聲音。
  就如同110年前Stravinsky在巴黎對古典樂界丟出《春之祭》這顆震撼彈,有人認為他所做的是毫無內涵,難登大雅之堂的垃圾,卻也有人看出一條「反思」的可能。我想音樂就是得經歷吵鬧與衝突,沉靜的池水才能被攪動,激盪出新的想法,國樂,作為一個發展史不到100年的新音樂形式,任何實驗都應該被視為是可能性的追求。

黃奕智
黃奕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