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瞭解每位員工對於公司的貢獻程度,並幫助所有人對齊公司的目標,團隊管理者需要擬定績效考核的方式,讓團隊成員瞭解未來努力的方向,也讓管理者能夠判斷人員配置是否妥當。根據 104 人力銀行2022年的《人資 F.B.I.》報告指出,企業最常使用的績效管理指標以 KPI 居多,但這樣的方式有時會遇到為了達成目標卻背離初衷,或是因主管直接下令導致部屬反彈的狀況。
為彌補 KPI 無法長久激勵員工以及缺乏彈性等問題,目前已有 Adobe、Google、Linkedin 等大型企業改採取 OKR 作為績效考核的方式,讓員工能夠更專注在真正重要的工作上。以下就為大家整理 KPI 和 OKR 的差異,幫助評估更適合團隊的績效考核方式。
OKR 最初由 Intel 的前執行長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提出,主要由目標(Objectives)和關鍵成果(Key Results)2種元素組成。此方法較注重有挑戰性的目標,是由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讓員工與主管能共同設立目標,適合小型或新創企業。目的在於讓企業每個人知道自己和團隊的任務是什麼,避免迷失方向。
KPI 最初的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Pareto)提出,主要以公司的目標為主幹,由上而下訂定各員工的績效目標。有利於員工瞭解公司的願景和策略,通常適用於較有規模的大型企業。但此方式經常會使員工為了追求業績達標,反而背離原本的目的,或因重視數據導致忽略營運流程優化。
若採用 KPI 作為績效考核的標準,可參考 SMART 原則設定目標,讓團隊目標能更加明確且合理。
延伸閱讀:如何利用 SMART 原則設定目標?提升團隊管理效能最佳化
不論採取 OKR 或 KPI 作為績效管理方式其實都可以,重點是大家的思考的方式是否有跟著改變,或有幫助提升工作績效。因此管理者可根據公司規模、以及員工的素質來做判斷,避免選擇不適合團隊的方式,導致產生更多的管理成本。
團隊可透過會議管理系統快速比對人員行程是否衝突並發起會議,來討論團隊目標和績效考核方式。若需要定期回報進度或做討論,可於系統做週期性設定。例如新增 2023/08/01至08/31,每1星期的星期五下午 14:00的會議,系統就會自動產生4筆會議項目。當會議即將到來時,系統將串接 Lale 機器人,自動發送提醒給所有與會者。
確認績效目標後,員工可於行事曆快速新增及管理個人工作,並和其他團隊成員共享行事曆,培養員工的自主性。系統將自動通知工作、會議及待辦事項等,可避免有所遺漏。
根據團隊成員的工作內容,可將每天的個人進度或問題記錄於工作日誌當中,不僅可讓團隊互助,也可作為管理者在做績效考核時的參考,增進個人印象。
瞭解Lale辦公-專為團隊協作打造的平台:https://lalework.flowring.com/LaleWork/
原文首發於「Lale快報」網站,原文頁面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