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門的辯護人》每個邪惡罪犯的養成,一定有其他邪惡的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部劇透過弱勢族群「阿美族」「印尼移工」為背景,帶出「死刑存廢」的討論。因為我沒有法律背景,也不是人權專家,只能簡單講講我看懂的幾個收穫。

會有劇透,請斟酌要不要繼續往下唷!

我害怕的是什麼?

我以前就是劇裡的笑話之一,知道判決可能不公允,卻又支持死刑存在。老實說,我以前認為死刑不該廢除,並沒有把判決是否公允考量在內,我只是單純認為殺人犯做了傷天害理的暴行,這種邪惡的人不能存在在世界上,應該要判處死刑,因為他犯下天理不容的罪惡。

但其實,我害怕的是這樣的人再回歸到社會上,繼續作惡。

如果他能一輩子被關在監獄裡,無期徒刑終生監禁,好像也....可以接受。我的癥結點不是在於他一定得死,而是害怕這種人回到社會。

比起死刑,可能更要檢視的是被判處無期徒刑的人,是否還有回歸社會、假釋出獄的可能。

做錯事的人要付出代價,但是否該連不屬於他的責任一併擔起?

這點確實是看完這部劇帶給我的反思。

阿布受到船長的虐待是事實,但他殺害船長一家三口也是事實,兩者有關連,卻不能合理化殺人行為,殺人就是要面對法律責任,要付出代價。

但是,「量刑」「判決」卻是有明確規定和客觀標準的,例如18歲以下沒有責任能力、是預謀殺人還是過失致死?定義大不同,判決也不同。在劇裡因為阿布犯下可惡的滅門血案,加上語言不通,事實真相如何沒人在意,反正他就是罪大惡極就對了,「這種殺人犯直接給他判死刑」大概是這種感覺。

根據法律他要付出他該付出的代價,但如果根據法律,他不該負的責任是否也要一併承擔呢?因為他殺了人,所以什麼都推給他就可以了嗎?

真相真的很重要,因為還原真相才能根據事實做出適切的判決,這也是為什麼寶駒會說「判決是為了被告存在」這句話,因為受影響的完全是被告,是被告要被量刑,是被告要承擔罪與罰,因此判決要力求公正公允。

但只要是人,都很難保證絕對公正公允,很多時候事實不一定能被還原,真相不一定能被呈現在法庭裡,畢竟法庭講求的是證據,不是你說了就算數。真相很多時候都是無法大白的,這種狀況下,是否要判處「極刑」(死刑),就是本劇在討論的。

寶駒等人並沒有要合理化阿布殺人的事實,雖然他殘忍殺害寶駒的表哥,甚至溺斃兩歲女童,這些都是極其殘忍的事情,但是他也確實是未成年拿假護照來台當移工,考量到未成年的責任能力,是否該給他適切的刑罰,而不是「反正你都殺人了,管你有沒有責任能力,你都該死」。

有時候法官判決真的會讓大眾失望、違反民意,但是依法判決是法官的職責,而不是依民意判決。比起「難道死刑就可以遏止犯罪率嗎?」這種討論,可能要先討論「這個人滿身髒污,我可不可以順便吐他兩口痰?」

人都死了的正義,還算正義嗎?

令秋部長明知阿布未成年,此案需重新審理,死刑待議,而且部長本人是主張廢除死刑的,可是她仍舊下令執行阿布的死刑,並且匆促快速在記者會結束前行刑完畢。

寶駒大罵部長殺人兇手,明知此案有隱情,卻仍舊順應民意執行死刑。

令秋此舉保住了部長之位,但是阿布死後隔天,她才揭露最新證據顯示阿布其實是未成年,沒有責任能力,所以日前死刑的執行是個明顯的失誤,因此下令重新徹查海濱命案。

這一波髮夾彎的操作真的是瞠目結舌,一個前面幾集都堅決推動廢死的部長,最後竟然要阿布死在對的時間點。她為了讓民眾站在支持廢死的這邊,利用阿布當祭品,親自示範什麼叫做冤獄、誤判。

其實部長不用殺阿布,寶駒一定也能還原真相,讓阿布獲得公允的罪罰。

那麼部長錯殺阿布的差別在哪呢?

我自己推論,如果在真相大白前,寶駒一直要求重審,民意不會站在阿布這裡,任何想幫阿布的人,只會被認為是想幫阿布脫罪,一個殘忍的殺人兇手怎麼可以脫罪?

而部長先讓阿布順應民心死刑伏法了,最後再丟下震撼彈,阿布是被誤判的,打臉當初認為要判死刑的人,這樣重新調查海濱命案就變成與民意符合了,同時透過實際案例讓大家反思死刑存廢的議題,令秋部長一魚多吃的權謀手段,真的是令人不寒而慄。

部長下令重新徹查海濱命案,也許真相能被揭露,可是對於阿布而言,死後的真相算是正義嗎?

部長為了達成「廢死」的目標,利用誤殺阿布作為手段,可是當一個人的手段髒污時,願景也會跟著變質。諷刺的是,部長有句台詞是「我要無謂的殺戮不再發生」,但是她卻一手造就了阿布的殺戮,這種用無辜犧牲換來的正義,讓寶駒最後崩潰咒罵:「殺戮都是一樣的。」

部長殺阿布,無論是為了什麼理想,並沒有比較高尚。

邪惡該被懲罰,那些沒被抓到的呢?

邪惡的人都應該受到懲罰,阿布殺人要處罰,可是那些虐待漁工、把外國人推下海的船長、大副呢?他們有為了自己的罪孽受到處罰嗎?

有時候去探究殺人犯的動機和背景,不是為了幫殺人犯的罪行開脫,而是如果還有其他隱藏的邪惡,也要一併被抓出來,每個邪惡罪犯的養成,一定有其他邪惡的存在。

avatar-img
5會員
16內容數
分享我的影劇心得,從電影故事裡探討人際關係、原生家庭,也從星座的趣味角度解析劇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牧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來以為只是一個反諷芭比的電影,但沒想到導演不只批判父權,也打臉女權,最終要探討的卻是回歸「人」的本質。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精采處就在我以為大概猜到劇情,但其實並沒有。看得出導演和編劇塞了很多當代性別議題想探討,而且手法很直白,直接透過一連串的對白把社會對「女人」的期
⚠️如果你想看這部電影,請勿往下閱讀⚠️ 《怪物》是一部一言難盡的電影,編劇 #坂元裕二 拿下今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確實是一個層層包裹反思與批判的懸疑劇本,這部電影是三幕劇,一件事情從三個不同視角,帶觀眾逐步拼湊真相。以技術面來說,我覺得劇本很精采,懸疑感十足,但是在拍攝或剪接手法上,前
最近的 #MeToo 事件引爆,剛好聽到 愛智者書窩鐘穎老師談論陰影與惡,特別喜歡老師近日分享的概念如下: 陰影可以被認同回來,可以被凝視;但邪惡,那黑暗的根沒辦法。正如尼采所說:「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陰影可以對話,與它對話會為我們帶來自信;
Netflix的 #人選之人造浪者 大概是這一年來讓人拍案叫絕最好看的台劇了!真的大推必看! 因為太好看了,所以有感而發寫了有點長的一篇心得,而且會有討論到劇情,所以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跳過這篇不要看。 ▌以前可以做的事情,不代表現在也可以 劇中讓我最有感的就是職場的男女界線。亞靜被簡哥性騷擾吃豆腐
要跟大家分享一部非常感動人心的動畫電影,是新海誠最新作品《鈴芽之旅》。這是新海誠用來安慰因為地震造成傷痛的人們,電影裡面有著非常暖心療癒的情節,對於那些喪失至親摯愛的家屬們,帶來理解與安慰。 但其實不只是地震受災戶,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是「創傷」,女主角的旅程就是一趟修復創傷之旅,除此之外,從榮格心
我必須承認過去對梅根的印象,僅來自於媒體,而且對她並不是太好的印象,但身為行銷人,知道媒體放出來的訊息都帶有目的性的,絕不是事實全貌。 梅根,一個帶有負面標籤超級多的女人,這次又要利用王室身份海撈一筆了吧!雖然邏輯上她也的確如此,打著揭穿王室謊言的預告,大賺Netflix的錢,但看完六集的我,對梅
本來以為只是一個反諷芭比的電影,但沒想到導演不只批判父權,也打臉女權,最終要探討的卻是回歸「人」的本質。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精采處就在我以為大概猜到劇情,但其實並沒有。看得出導演和編劇塞了很多當代性別議題想探討,而且手法很直白,直接透過一連串的對白把社會對「女人」的期
⚠️如果你想看這部電影,請勿往下閱讀⚠️ 《怪物》是一部一言難盡的電影,編劇 #坂元裕二 拿下今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確實是一個層層包裹反思與批判的懸疑劇本,這部電影是三幕劇,一件事情從三個不同視角,帶觀眾逐步拼湊真相。以技術面來說,我覺得劇本很精采,懸疑感十足,但是在拍攝或剪接手法上,前
最近的 #MeToo 事件引爆,剛好聽到 愛智者書窩鐘穎老師談論陰影與惡,特別喜歡老師近日分享的概念如下: 陰影可以被認同回來,可以被凝視;但邪惡,那黑暗的根沒辦法。正如尼采所說:「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陰影可以對話,與它對話會為我們帶來自信;
Netflix的 #人選之人造浪者 大概是這一年來讓人拍案叫絕最好看的台劇了!真的大推必看! 因為太好看了,所以有感而發寫了有點長的一篇心得,而且會有討論到劇情,所以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跳過這篇不要看。 ▌以前可以做的事情,不代表現在也可以 劇中讓我最有感的就是職場的男女界線。亞靜被簡哥性騷擾吃豆腐
要跟大家分享一部非常感動人心的動畫電影,是新海誠最新作品《鈴芽之旅》。這是新海誠用來安慰因為地震造成傷痛的人們,電影裡面有著非常暖心療癒的情節,對於那些喪失至親摯愛的家屬們,帶來理解與安慰。 但其實不只是地震受災戶,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是「創傷」,女主角的旅程就是一趟修復創傷之旅,除此之外,從榮格心
我必須承認過去對梅根的印象,僅來自於媒體,而且對她並不是太好的印象,但身為行銷人,知道媒體放出來的訊息都帶有目的性的,絕不是事實全貌。 梅根,一個帶有負面標籤超級多的女人,這次又要利用王室身份海撈一筆了吧!雖然邏輯上她也的確如此,打著揭穿王室謊言的預告,大賺Netflix的錢,但看完六集的我,對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透過分析臺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探討死刑議題的多面向,包括制度的不完善、審判過程中的感性與理性辯護,及情境對罪犯行為的影響。儘管對死刑存廢存在激烈的情感對立,作者希望能引發讀者對制度的反思,並理解背後的社會責任。透過故事的力量,探索感性與理性的交錯,期望促使社會對話與理解。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台有有將近七成的人對司法的公平性缺乏信心,將近八成認為窮人比有錢人更容易被判死刑,卻有八成五的民眾支持死刑。」   此為劇中引述廢死聯盟公布的數據,卻也存在民眾對死刑的矛盾,既對司法公平缺乏信心,又支持死刑判決。或者說,對司法缺乏信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沒有符合民眾對公平的想像。本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透過分析臺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探討死刑議題的多面向,包括制度的不完善、審判過程中的感性與理性辯護,及情境對罪犯行為的影響。儘管對死刑存廢存在激烈的情感對立,作者希望能引發讀者對制度的反思,並理解背後的社會責任。透過故事的力量,探索感性與理性的交錯,期望促使社會對話與理解。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台有有將近七成的人對司法的公平性缺乏信心,將近八成認為窮人比有錢人更容易被判死刑,卻有八成五的民眾支持死刑。」   此為劇中引述廢死聯盟公布的數據,卻也存在民眾對死刑的矛盾,既對司法公平缺乏信心,又支持死刑判決。或者說,對司法缺乏信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沒有符合民眾對公平的想像。本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