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公司公布 2023 年中期業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即時發布】

2023 年 8 月 17 日,香港

 

新鴻基公司公布 2023 年中期業績

*** ***

財務狀況保持穩健及高流動性業務持續轉型以推動長遠增長

 

新鴻基有限公司(香港股份代號:86)(「新鴻基公司」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集團」),公布公司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止之中期業績。儘管 2023 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為營商環境帶來挑戰,惟集團仍繼續維持穩健的資產負債表,所有業務分項的流動性均有所提升,同時在不確定的經濟背景下採取審慎的資本配置策略。

raw-image


集團 2023 年上半年收入為 1,968.3 百萬港元(2022 年上半年:2,056.1 百萬港元),主要包括來自融資業務的利息收益 1,768.0 百萬港元。除稅前盈利為 36.5 百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則為虧損 55.1 百萬港元。業績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本期間的投資資產撇減幅度比去年同期減少。本公司股東應佔虧損為 287.5 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 401.2 百萬港元大幅改善。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每股賬面值為 11.0 港元(2022 年上半年:12.1 港元)。

 

董事會宣佈派發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每股 12 港仙,維持在與 2022 年上半年的相同水平。期內,公司購回 770,000 股股份,總代價淨額為 2.3 百萬港元。此外,公司於期內購回中期票據共計 28.1 百萬美元,進一步提升資本利用效率,資本淨負債率從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 43.7%大幅下降至 37.2%。

 

集團能夠應對波動的市場環境,得益於其多元化的業務組合、具防守性的資產負債表和強勁的流動性。融資業務及不斷壯大的基金管理平台 Sun Hung Kai Capital Partners Limited 為集團提供了多元化及相對獨立的收入來源。集團資產管理規模的質素及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動蕩引致的負面影響。其多元化全球對沖基金母基金 SHK Latitude Alpha Fund 已較市場基準錄得穩健表現,投資組合內的一系列基金於動蕩的公開市場中表現極其出色。

 

於 2022 年第四季度創立並啟動的家族辦公室解決方案持續發展,資產管理規模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達 45 百萬美元(包括外部資產管理人)。該業務單位為少數私人客戶、家族辦公室及機構提供定製的另類投資方案,著力為其創造長期價值。與眾不同的是,憑藉內部團隊的專業知識,結合集團的廣泛能力,以及新鴻基在財富管理的傳承,為客戶提供價值一致的定製及全權委託的另類投資組合。

 

投資管理部門憑藉集團的專業知識、網絡及強健財務狀況,尋求具吸引力及經風險調整的投資回報。在營運方面,部門亦提升風險管理系統及完善基礎設施,以進一步將投資管理業務制度化。

 

融資業務方面,集團作出戰略決策,縮減在中國內地的無抵押貸款業務規模,將專注力轉移至發掘香港地區的發展機遇,為穩健的業務增長奠定基礎。

 

集團執行主席李成煌先生表示:「展望 2023 年下半年,經營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及波動。

我們密切關注中國內地的經濟復甦步伐、政府刺激政策及其對我們投資組合公司的影響。儘管市況複雜多變,集團堅信另類投資於提供卓越長期回報的潛力,亦將繼續專注於打造基礎設施,以支援我們建立一個領先的另類投資平台。」展望未來,集團將繼續採取審慎的策略以管理風險,並對壯大其投資組合採取謹慎的取態。

同時,集團亦會維持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保持強勁流動性,以確保業務持續穩健營運及促進未來業務增長。

 

- 完 -

 

如欲了解更多2023 年中期業績的詳細資料, 請參閱業績公告

  

關於新鴻基有限公司

新鴻基有限公司(香港股份代號:86)是一家領先的另類投資金融企業,總部位於香港。建基於 1969 年,集團一直擁有及經營行業領先的金融服務平台。集團的投資涵蓋公開市場、另類投資及房地產,並於為股東締造長期經風險調整回報上擁有良好往績。近年,集團拓展其策略,發掘、推動及支持亞洲地區的新晉資產管理公司。集團亦是領先的消費金融公司—亞洲聯合財務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截至 2023 年 06 月 30 日,集團資產總值約為 414 億港元。如欲了解更多公司資訊,

請瀏覽企業網站 www.shkco.com

  

如有垂詢,請聯絡偉達公共關係顧問:林貴珍 / 張雅詠

電話:(852) 2894 6211 / (852) 2894 6284

電郵:SHKCo@hkstrategies.com

 

 

avatar-img
4會員
34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QS Newswir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慧擇發佈Q2成績單:新單保費增速再創新高 上調全年盈利指引至6000萬   慧擇Q2業績超預期:連續三個季度盈利 年內第二次上調全年利潤指引 高繼續率彰顯年輕客戶粘性:慧擇Q2長險投保客戶平均年齡34.4歲 繼續率保持95%以上 線上線下融合“新範本”:慧擇全面完成一線城市群機構佈局 獨代平
赤子城科技發布盈利預告 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約翻倍   8 月 11 日,赤子城科技(09911.HK)發布 2023 年上半年盈利預告。公告顯示,得益於中東北非等優勢市場的快速突破,以及社交産品內容生態的有效調整,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利潤均大幅增長。   截至 6 月 30 日止半年度
8月10日,慧擇控股旗下全資子公司慧擇香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擇香港”)與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壽險香港”)在香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面向香港市場聯合推出“金滿意足多元貨幣版”
SharkNinja“價值”攀升後,重新審視JS環球生活(1691.HK)的價值   近日,SharkNinja正式登陸紐交所,JS環球生活也隨之徹底完成分拆。  面對這一重大變化,市場無疑有必要重新審視JS環球生活的價值邏輯。筆者看來,究其根本有兩點不容忽視。 1、新的“價值錨”  從S
亞博科技公佈2023年中期業績    (香港,2023 年 8 月 8 日)–亞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亞博科技」或「本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 8279)今日宣佈截至2023 年 6 月 30 日中期業績。   財務摘要   •亞博科技於六個月期間收益約為2.94億港元,較202
【2023年8月4日,澳門】美高梅攜同澳門通推出的「MGM x MPay 社區消費齊齊賞」活動圓滿舉辦,以消費獎賞形式刺激社區消費,為中小企商戶拓客引流。此次活動反應熱烈,共吸引近10萬人參與,累計發
慧擇發佈Q2成績單:新單保費增速再創新高 上調全年盈利指引至6000萬   慧擇Q2業績超預期:連續三個季度盈利 年內第二次上調全年利潤指引 高繼續率彰顯年輕客戶粘性:慧擇Q2長險投保客戶平均年齡34.4歲 繼續率保持95%以上 線上線下融合“新範本”:慧擇全面完成一線城市群機構佈局 獨代平
赤子城科技發布盈利預告 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約翻倍   8 月 11 日,赤子城科技(09911.HK)發布 2023 年上半年盈利預告。公告顯示,得益於中東北非等優勢市場的快速突破,以及社交産品內容生態的有效調整,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利潤均大幅增長。   截至 6 月 30 日止半年度
8月10日,慧擇控股旗下全資子公司慧擇香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擇香港”)與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壽險香港”)在香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面向香港市場聯合推出“金滿意足多元貨幣版”
SharkNinja“價值”攀升後,重新審視JS環球生活(1691.HK)的價值   近日,SharkNinja正式登陸紐交所,JS環球生活也隨之徹底完成分拆。  面對這一重大變化,市場無疑有必要重新審視JS環球生活的價值邏輯。筆者看來,究其根本有兩點不容忽視。 1、新的“價值錨”  從S
亞博科技公佈2023年中期業績    (香港,2023 年 8 月 8 日)–亞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亞博科技」或「本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 8279)今日宣佈截至2023 年 6 月 30 日中期業績。   財務摘要   •亞博科技於六個月期間收益約為2.94億港元,較202
【2023年8月4日,澳門】美高梅攜同澳門通推出的「MGM x MPay 社區消費齊齊賞」活動圓滿舉辦,以消費獎賞形式刺激社區消費,為中小企商戶拓客引流。此次活動反應熱烈,共吸引近10萬人參與,累計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個人持股七月營收+半年報 1.8349 恒耀: 七月營收10.88E,年增12%,今年累計營收是22年新高,很不錯 ,雖然營收沒有爆發性成長,屬於溫和型的 2.3019 亞光: 下殺的時候我的持股回升最快的之一,所以小加碼,目前籌碼是屬於嘎空,營收也創新高,累計營收是27年新高,獲利也新高,有機
Thumbnail
新光金、富邦金與國泰金,都是規模非常大的公司,保單已經累積非常的多,保險本業的經營比較不太可能僅靠短短1,2年的新契約就大幅度改變了整體保單的體質,通常要靠時間,等待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後才能夠逐漸轉變,而今年度上半年台灣壽險業受惠於台灣股市大漲,因此整體壽險業都有比較漂亮的稅後損益表現。
Thumbnail
鴻海2024年第二季營收報告顯示一些值得注意的趨勢和數據。第二季營收表現強勁,遠高於預期,尤其是AI伺服器的增長趨勢顯著。AI伺服器營收有望達到1兆新臺幣,有望改變鴻海以往的營收慣例。總的來說,鴻海仍展示出強勁的成長勢頭和穩定的市場地位。
Thumbnail
在2024年五月,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表現穩定,已有10家公司在累計獲利方面超過百億元。這些金控公司的營運正逐漸步入佳境,配息的公司也逐漸增加,投資人應該漸漸恢復對公司的信心。殖利率和觀察結論也顯示了金控業績的穩健。 投資人應該注意科技股和金控股的表現,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
Thumbnail
我們的投資組合核心持股並沒有台積電,是以這二年來我們的投資績效總是跑輸台股大盤。不過,也別灰心,路還長著呢!
Thumbnail
金控公司公佈2023年全年度自結EPS,兆豐金表現不錯,年度增長率高達80%;而新光金則遭受嚴重虧損,全年度EPS衰退達-536%。大部分金控表現平穩,今年配息有望回歸正常。
Thumbnail
2023年金融股獲利自結全數公布,14家金控2023年合計自結稅後淨利達3,652.79億元,較2022年成長29%,創下史上獲利第三高。去年的兩大焦點與銀行、證券業務有關,畢竟升息後的高利差,加上去年股市全面翻揚,都是大幅提升金融股獲利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個人持股七月營收+半年報 1.8349 恒耀: 七月營收10.88E,年增12%,今年累計營收是22年新高,很不錯 ,雖然營收沒有爆發性成長,屬於溫和型的 2.3019 亞光: 下殺的時候我的持股回升最快的之一,所以小加碼,目前籌碼是屬於嘎空,營收也創新高,累計營收是27年新高,獲利也新高,有機
Thumbnail
新光金、富邦金與國泰金,都是規模非常大的公司,保單已經累積非常的多,保險本業的經營比較不太可能僅靠短短1,2年的新契約就大幅度改變了整體保單的體質,通常要靠時間,等待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後才能夠逐漸轉變,而今年度上半年台灣壽險業受惠於台灣股市大漲,因此整體壽險業都有比較漂亮的稅後損益表現。
Thumbnail
鴻海2024年第二季營收報告顯示一些值得注意的趨勢和數據。第二季營收表現強勁,遠高於預期,尤其是AI伺服器的增長趨勢顯著。AI伺服器營收有望達到1兆新臺幣,有望改變鴻海以往的營收慣例。總的來說,鴻海仍展示出強勁的成長勢頭和穩定的市場地位。
Thumbnail
在2024年五月,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表現穩定,已有10家公司在累計獲利方面超過百億元。這些金控公司的營運正逐漸步入佳境,配息的公司也逐漸增加,投資人應該漸漸恢復對公司的信心。殖利率和觀察結論也顯示了金控業績的穩健。 投資人應該注意科技股和金控股的表現,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
Thumbnail
我們的投資組合核心持股並沒有台積電,是以這二年來我們的投資績效總是跑輸台股大盤。不過,也別灰心,路還長著呢!
Thumbnail
金控公司公佈2023年全年度自結EPS,兆豐金表現不錯,年度增長率高達80%;而新光金則遭受嚴重虧損,全年度EPS衰退達-536%。大部分金控表現平穩,今年配息有望回歸正常。
Thumbnail
2023年金融股獲利自結全數公布,14家金控2023年合計自結稅後淨利達3,652.79億元,較2022年成長29%,創下史上獲利第三高。去年的兩大焦點與銀行、證券業務有關,畢竟升息後的高利差,加上去年股市全面翻揚,都是大幅提升金融股獲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