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互惠的現象?

2023/08/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互惠(reciprocity)是一個社會心理學的概念,指一個行為作出後帶來另一個正面的行為,來獎勵其行為。白話來說,就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

無論何種文化、人種,還是西方或東方,任何社會都可以看到互惠的現象。舉例來說,台灣和美國的社會都有互相請吃飯的文化。A 方會請對方到家裡或餐廳吃飯,B 方會帶禮物赴約。下一次,A 方和 B 方角色互調,換 B方請客,A 方帶禮物;禮貌也是一種互惠的表現。藉由互相問候、關心,表示彼此承認對方的存在或地位。互惠的現象無所不在,例子數不勝數。

在《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中,作者用演化論的角度來解釋互惠行為的存在。假設你在部落生活,有天,打獵打到了一隻鹿。因為沒有適當的保存技術存在,所以你將多的鹿肉分給了其他人,包含沒有打獵收穫的人。之後,在你沒有任何狩獵收穫的時候,其他人就會把獵物分給你。這樣的互惠現象讓個體降低了食物稀缺的風險。從演化的角度來說,互惠現象是一個有效的生存方案。


接下來,我想試著用誘因的角度來解讀互惠行為。為什麼互惠行為會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人有甚麼誘因要維持它呢?

假設有 A 和 B 兩個人,彼此沒有性吸引力,持續在不固定的時間點碰面。可能有以下四種情況

(1) A 和 B 互相有求於對方彼此互相喜歡

A 和 B 就會互相做出讓對方有好感的行為;同事間互相幫忙,讓彼此在職場上好過一些;讓彼此互惠的商業交易,像是你每天去某一間早餐店買早餐。當彼此有求於對方,只要做出互惠的效益大於成本,互惠的現象就會存在。


(2) A 單方面有求於 B

像是 A 業務向 B 推銷某項商品,於是招待某人吃飯,然後過一陣子就拿到對方下的訂單;A 想請 B 幫忙,送上一些禮物,讓對方有些壓力,必須做出回禮。在這個情境下,有求於人的一方利用給對方好處,讓對方感到虧欠感,而做出回禮。再嚴重一點,可能會變成某種勒索,像是「我對你這麼好,你也應該這樣對我」之類的。為什麼 B 會無法拒絕來自 A 的壓力?「虧欠感」是普遍認為的答案,但我認為 B 是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以及對未來的考量所驅使。禮尚往來是社會源遠流長的習慣之一,如果你收了一些東西而沒有做出回應,容易被說閒話,影響到自身的形象。社會壓力會讓你做出大家期待你應該做的行為;「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你本身也會考量到跟這個人保持一定的關係,是否對未來有所幫助、避免未來的衝突或是你還沒找到可以替代的人際關係。我並不否認心理有虧欠感,但是從這些角度來看, B 之所以回應 A 的行為,主要是因為自身利益的考量。

(3) A 和 B 互相討厭,但沒說開

這在政壇、偶像團體非常常見。雖然互看不順眼,但是如果打破現有局面,直接撕破臉,可能會讓雙方一起面對重大損失,所以大家一起保持友好局面。(3) 可以說是 (1) 另一種變體。


(4) A 和 B 沒甚麼交情,單純會碰到面

就像生活中會遇到沒甚麼交情和交集的鄰居、親戚、同事,彼此可能會送點小東西,互相問候、聊天但不夠。這樣的局面跟 (2) 很類似,為了維護自身的友善形象,以及「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局面會一直維持。


這四種情境中的參與者們,無論動機為何,心中的感受如何,他們都是以自身的考量採取自己認為利益最大的行為。雖然你可能會聽到他們抱怨對方帶來的壓力,但他們並不敢打破局面。因為他們還是認為維護局面的效益最大,只是覺得維護局面所付出的成本高了一些。

互惠行為的局面之所以會長期存在,除了參與者的利益考量以外,其實還有一個關鍵條件--持續在不固定的時間點碰面。如果今天 A 和 B 只見一兩次面的話,你覺得上面 (1) ~ (4) 種狀況還能維持住?如果沒有性吸引力,我覺得不是毫無作為,就是直接翻臉。有性吸引力是另外一回事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想想看。

總而言之,互惠是社會心理學的概念,指行為帶來正面回應,如『你對我好,我對你好』。無論文化、人種,社會都可見其現象。從演化和誘因角度,互惠有利於個體生存和維持關係。維持關係的局面需參與者利益考量和持續碰面。




參考資料

Rolf Dobelli (2012)。《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臺北市:商周出版


維基百科-互惠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A%92%E6%83%A0%E6%80%A7


收下對方的禮物,我們就應該回報對方嗎?聊聊「互惠」的心理現象與道德問題!| 志祺七七

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what-is-mutually-beneficial-relationship





幹話胡蘿蔔
幹話胡蘿蔔
文章主要分享知識和觀點,以及寫寫幹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